昨晚,在上一個交易日市值逼近阿裏後,拼多多市值實現了對阿裏的超越,一度成爲美股市值最高中概股公司。雖然到收盤拼多多市值依然低于阿裏,但 11 月 29 日依然是一個曆史性時刻。朋友圈感慨的聲音很多,有的說是新世界來了,有的說是新舊勢力交替,有的說是新王登基……雖然隻是一個數字的變化,但這确實很有裏程碑意義。
不過,在 " 拼多多市值超過阿裏 " 這件事,我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很有意思。
一、" 拼多多是沒有未來的?"
其大概理由是 " 拼多多充分支持人性之惡,是人類文明的倒退,市值超過阿裏是社會的悲哀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這就是爲了黑而黑了,抑或說偏見吧。尊重市場吧,用戶的選擇,商家的選擇,投資者的選擇,說明了一切。
二、" 看好拼多多的都是事後諸葛亮。"
" 你既然看好,就前兩年直接梭哈 10 倍杠杆财務自由,或者說你現在賣房去 All In 啊。" 這有些流氓邏輯了,看好一隻球隊就要每場加杠杆買它赢?看好中概股的增長潛力就要家家都買?對一個公司的看法,跟是否、何時、如何投資是兩碼事。好公司,還有好價格。
三、" 你在分析拼多多市值超阿裏的原因,結果它市值下一秒被阿裏反超了,那你是不是會被打臉?"
這是不看本質看表象了,拼多多市值三五天甚至三五月是否超阿裏絲毫不重要,重要的是趨勢。哪怕拼多多之後市值一直低于阿裏(當然,可能性不大),但它 " 一度超越 " 甚至 " 逼近 ",本身就很重要。電商行業乃至互聯網科技行業關注再正常不過。
四、" 拼多多市值超阿裏,字節上半年營收超騰訊,互聯網格局徹底變天了 "。
這種說法對騰訊是很不公平的。姑且認爲字節上半年營收超過騰訊是事實(第三方爆料而非官方宣布的信息)。但市值的超越和營收的超越,是兩碼事。
市值是二級市場對企業公允的價值判斷,不管什麽原因導緻了股價的表現,終歸是最有說服力的企業價值量化體系,比估值更準。因此,拼多多市值表現才會驚動馬雲。但 " 營收超越 " 這個事是截然不同的性質,京東營收早就超過阿裏以及一衆互聯網公司了,很多人可能沒留意京東是營收最高的民營企業。字節相當部分營收來自電商這一新引擎,它的營收超過騰訊跟商業模式有關,跟市值的超越不是一回事。如果騰訊當年不放棄電商,營收自然是另一個量級了。
抖音很成功,視頻号也不錯,雖然慢一拍,但也是可能後來居上的,這個市場變化确實太快。字節剛剛戰略收縮的遊戲業務當初很多人不說會 " 必成 " 嗎?三五年前誰能想到拼多多可以趕上阿裏呢?
至于字節上市後市值是否超過騰訊,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五、" 拼多多和阿裏都跌了很多,拼多多跌得少了一點,回血快了一點 "。
公允地說,拼多多市值超過阿裏,确實跟阿裏跌太多有很大關系。阿裏市值也曾逼近亞馬遜,如今其市值距離巅峰的 8000 多億美元跌了 3/4,這完全是非正常下跌後的非正常估值了。被罰款算是一個轉折點,之後阿裏發展就有些束手束腳了,疫情後世界方方面面也發生了很多變化,中概股被深刻影響。很多人可能沒注意,拼多多市值一度超阿裏,但它距離自己的市值高峰還有一段距離,依然有很多投資者被套着的。中概股都很難,拼多多自身狀态相對好點。
六、" 阿裏沒有做好下沉市場,因此才一敗塗地 "。
下沉市場是很早的較量了,淘寶做了特價版等等去打下沉市場且取得了成績。但 2021 年拼多多用戶規模就跟淘系相當了(大陸市場),不再是下沉市場的電商平台。拼多多和阿裏電商業務的競争是全方面的,今天的表現跟下沉電商已經沒太大關系。到底什麽導緻了今天的結果?
什麽事是拼多多做了淘系沒做或者沒做好的?
" 以用戶爲中心 "。" 僅退款 " 這樣的設計充滿争議,但拼多多确實是很激進地在做,淘寶天貓被诟病很多的是用戶體驗問題,這些區别在雙方 App 上有一目了然的答案。
" 供應鏈直供 ",淘寶旗下的聚劃算一直在做,但做得不如拼多多徹底、深入與專注,拼多多死磕農産品等特色品類,單點突破。
在公司層面,拼多多人更少,更專注,執行力更強。大多數百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都有多元業務布局,拼多多 2000 億美元依然隻有電商。專注對巨頭公司來說本身就是難得的競争力。當小米都去造車了,蘋果到今天依然堅持不造車,因爲專注。阿裏今年搞 1+6+N 分拆,也正是想要每一個業務單元可以變得更專注,更精簡,更高效。
什麽事是淘寶天貓堅持做拼多多卻不做的?
網紅直播。淘寶天貓重注網紅直播,且放任其坐大,導緻平台價格體系不一緻(直播間擁有議價權,凝聚商家與用戶,導緻内部小生态、小平台割據),平台價格力受損(直播間最便宜,不看直播很可能買貴),用戶體驗受損(要蹲優惠,很多時候會被 " 盾 " 就是到了 " 上鏈接 " 還是搶不到,體驗感很差),平台長期利益受損(主播分走的錢,來自商家、平台還是用戶?),平台生态受損。這一點,前段時間雕爺的文章說透了,業界很多人包括很多阿裏小二都看得明白,不過,淘天高層依然更大力度推動網紅直播帶貨,實在讓人疑惑。
雖然抖音快手也力推直播帶貨,但對它們來說,這一則是符合用戶習慣,二則是貼合平台生态,三則是屬于新增蛋糕,并不存在左右手互搏等諸多問題。直播帶貨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平台應該更多鼓勵商家去自主直播,将直播帶貨當成基礎設施,而不是營銷渠道。
七、" 大勢不可逆,淘寶天貓會像微軟一樣王者歸來嗎?"
拼多多市值超過 / 逼近阿裏這個事,在三五年都沒人敢想。拼多多員工,以及段永平這樣的拼多多大投資人,都沒想到會發生這件事,至少沒想到會這麽快。阿裏的很多人,到現在還是 " 不服 " 的,不會認爲拼多多真的比自己強,而是因爲 " 估值邏輯出了問題 "。淘寶天貓在阿裏内,需要給虧損業務輸血,它單獨分拆出來估值邏輯會變化,應該跟拼多多相當甚至更高才對。由于阿裏 1+6+N 分拆計劃并未結束,淘天單獨價值幾何,還有待市場檢驗。
不過,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很大程度不是取決于今天的表現,而是要靠明天的潛力,說得直接點就是 " 未來的餅有多大 ",這并不是靠 " 講故事 " 決定的,在财務指标上就是營收、利潤、活躍用戶等等核心指标的增速。拼多多在單季營收幾百億時依然是倍速增長的,天花闆足夠高。1 年多搞出了 TEMU 這一增長新引擎,競争對手從阿裏京東變亞馬遜。
跟 TEMU 同一個賽道的 SHEIN 的增長一樣很猛,有媒體報道其秘密交表赴美 IPO,估值 900 億美元。若成功上市,SHEIN 一定會再度改變電商行業格局。再多說一句,阿裏 1+6+N 增長最好的也是國際數字商業,跨境電商本身有巨大的賽道紅利,與此同時,SHEIN、TEMU 們不隻是跨境電商,更是新一代按需柔性數字化供應鏈驅動的新型電商平台,這是電商乃至零售行業的未來。
對拼多多市值 " 一度 " 超過阿裏這事兒,阿裏人不可能不 care,不可能不爲所動。馬雲都說了要變、要改。期待阿裏特别是淘寶天貓接下來的動作吧,希望不要隻是繼續加速 App 改版這樣的 " 改 ",而是在商業模式與工作方式上改,高質量決策、高質量執行、高質量增長,将用戶爲先落到實處。對巨頭來說,強有力的競争對手的逼近,長期來看也不一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