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6 日晚間,大衆集團放出了兩顆炸彈:
(1)大衆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合作框架協議;
(2)奧迪與上汽集團簽署備忘錄,深化現有合作。
大衆集團的目标非常明确——聯合中國車企開發專屬中國市場的電動智能網聯汽車。
其中,與小鵬的合作尤其引人矚目,大衆将以每 ADR(美國存托股票,每股 ADS 代表兩股 A 類普通股)15 美元的價格向小鵬汽車增資約 7 億美元,交易完成後,大衆汽車集團将持有小鵬汽車 4.99% 的股權,成爲繼何小鵬(20.50%)、阿裏巴巴(11.10%)之後的第三大股東,并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受此消息影響,小鵬汽車當日美股開盤持續拉升,漲幅一度達到 40%。
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當晚也曬出了自己與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 CEO 貝瑞德的合影,并期待 " 大和小的攜手 "。
根據技術框架協議,與小鵬汽車合作的主體是 5 月份剛剛成立的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坐落于安徽合肥,彙集研發、創新及采購功能,是大衆汽車集團除總部外最大的研發基地,具有 2000 名研發和采購專家。
小鵬汽車在公告中寫到:此次戰略技術合作中,小鵬汽車與大衆汽車集團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以及小鵬汽車的 G9 平台、智能網聯和高級輔助駕駛技術,共同開發兩款在中國市場以大衆品牌銷售的 B 級純電動汽車(BEV)車型。這兩款車型預計将于 2026 年開始生産。
以此來看,大衆與小鵬汽車的合作,大概率是通過搭載小鵬汽車智能化軟件技術,匹配大衆在安徽的整車研發、采購與制造,以小鵬汽車的智能化領域爲大衆品牌安徽工廠的産品賦能。公告說明,具體相關合作内容還取決于最終協議的達成。
爲什麽大衆會選擇與新勢力合作?又爲什麽在新勢力中選中的小鵬?
智能化是最重要的關鍵詞。
智能化已是當下新能源産業的大勢所趨,它包括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座艙,而小鵬自成立以來,就是一家強科技驅動的車企,尤其智能駕駛領域的深耕,硬件方面上已經具備雙激光雷達、雙毫米波雷達和雙視覺感知模塊等設備,軟件方面還掌握了深度學習網絡、高精地圖和雲端計算等功能,算法方面還包括多目标跟蹤、多傳感器融合和多場景規劃等技術,同時還有算力可達 600PFLOPS 的扶搖架構。
上述技術基礎,讓小鵬 XNGP 智能輔助駕駛成爲行業首個量産的全場景輔助駕駛系統,無論城市 NGP、高速 NGP 還是停車場等多種場景的輔助駕駛上都是國内第一梯隊。
而在智能駕駛數據層面,小鵬也具備本地化優勢,截至今年 7 月初,小鵬汽車高速 NGP 累計行駛裏程達到 3160 萬公裏,用戶滲透率達到 84.32%,這些積累都是智能快速落地的關鍵。
選擇小鵬汽車作爲合作商,大衆顯然看中了小鵬汽車的智能化研發水平。通過收購小鵬汽車 4.99% 股份,大衆汽車用 7 億美元将小鵬汽車智能技術與 MEB 平台進行整合開發,按照兩年研發、制造與實驗的開發周期,推出兩款中型智能汽車,強化大衆汽車在中國智能汽車市場的競争力。這也代表着小鵬汽車在智能領域的技術積累,得到了全球最大汽車集團的認可。
對大衆意味着什麽?
此次合作的背景,是大衆集團在智能化賽道的乏力。
大衆汽車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衆汽車集團在全球的純電動汽車交付量達到 32.16 萬輛,同比增長 48%,占大衆集團汽車總交付量的 7.4%(去年同期爲 5.6%)。
盡管全球市場在增長,但在中國市場,大衆汽車集團純電動汽車的交付量反而比前一年下降了約 2%,僅爲 6.24 萬輛,中國市場的交付量僅占到大衆集團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的 19%。
這說明在智能化、三電技術以及成本控制上,大衆集團在華優勢已經失去,但顯然,大衆不願将内燃機時代建立的主導地位拱手相讓。
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 CEO 貝瑞德(Ralf Brandstaetter)表示:" 我們正在加速拓展本土電動汽車産品組合,同時爲下一步的創新變革做好準備。與小鵬汽車的攜手,讓我們在中國的關鍵技術領域有了另一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在競争激烈、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中,我們将合作方的核心競争力結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協同效應,更快地向市場推出符合中國客戶獨特需求的新産品。同時,我們還能優化合作各方的開發和采購成本。"
對小鵬汽車意味着什麽?
另一邊,小鵬也将在本次合作中受益匪淺。
今年第一季度,小鵬汽車的财務狀況可以用一個「慘」字來形容,汽車銷售收入 35.1 億元,較 2022 年同期下降 49.85%,幾乎腰斬。淨虧損達到 23.4 億元,現金儲備也日漸減少。而第二季度,随着小鵬 G6 上市,小鵬汽車的銷量雖然有所回升,但還是不如當年。再加上日益激烈的價格競争,小鵬汽車實際上正面臨着巨大的财務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小鵬汽車抓住了機會,通過與大衆集團合作來将自身在智能化層面的優勢和能力進行财務變現,從而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
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表示:" 大衆汽車集團和小鵬汽車高度互補的優勢是雙方長期戰略合作的基礎。我們将互相分享智能電動汽車的技術和世界一流的設計及工程能力,并相互學習。自小鵬汽車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堅持全棧自研電動汽車平台以及車聯網和自動駕駛軟件。我很高興能爲雙方的戰略合作貢獻我們的技術專長,同時爲小鵬汽車和我們的股東創造價值。"
實際上,大衆汽車集團對小鵬汽車的增資和股權收購,還是一個開始;在雙方的合作框架中,後續車型的開發和落地,對于小鵬汽車的長遠業務發展來說,意味着新的變現機會和可能性。
裏程碑式的合作
簡單來說,這次大衆集團與小鵬汽車的合作,可以說是一個雙赢的局面。
大衆汽車此前已經在電動化方面進行了數百億歐元的投資,受限于智能座艙和高階智駕的能力,大衆汽車在華電動車業務銷量表現不及預期,與小鵬汽車的合作能夠彌補大衆汽車的能力短闆,并有望盤活大衆在華遍布長春、上海、合肥、佛山等地的項目。
在今年的大衆資本市場日活動上,大衆汽車集團 CEO 奧利弗 · 布魯姆(Oliver Blume)公開表示,大衆集團的業務也高度依賴中國,但純電産品線與中國市場相比沒有競争力。
在此之前,中外合作中,外資品牌主要瞄準的是中國的市場紅利,如今随着中國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中國汽車制造商所擁有的智能化技術水平、低成本供應鏈、高效率的制造和投放能力成爲更重要的吸引力。
類似中外技術合作的案例已經不少——
2019 年,豐田與比亞迪聯手,共同開發純電動車型以及所需動力電池,車型将使用豐田标識,計劃于 2025 年前投放中國市場;同年,長城和寶馬也合資成立光束汽車,戴姆勒和吉利汽車合資成立智馬達汽車;2021 年,吉利和雷諾也宣布合作,雙方合作推出新能源汽車将采用吉利和沃爾沃共同開發的模塊化架構(CMA)。
此次大衆集團與小鵬汽車的合作,是中國汽車品牌又一技術輸出的新案例。當然,大家也不要高興得太早,畢竟還要到 2026 年才能看到雙方合作的最終成果。
結語
大衆集團成立于 1938 年,小鵬成立于 2014 年。一位 85 歲的世界汽車巨頭,向一位 9 歲的中國新勢力遞出橄榄枝,這也說明世界終于認識到了中國汽車市場的殘酷現實,想在這塊蛋糕上分上一塊,就不得不應對競争、尋求變革。我們也終于将世界汽車工業拉入了我們的節奏。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