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團隊 - 微漫煙葉
字數:3582,閱讀時間:約 9 分鍾
編者按:提到軍隊與戰争,人們通常想到的是披堅執銳的軍士;是如林如牆陣勢;是金戈鐵馬,浴血拼殺的刺激場面;鮮少有人會在意紮營這麽無聊的事情,也因此在許多人眼裏,行軍紮營是打呆仗的顯著特征。這也不能怪人們會有這樣的浪漫幻想,畢竟《管子 · 制分篇》也有過 " 善用兵者無溝壘而有耳目 " 的說法。隻是現實沒有這麽浪漫,紮營這個并不起眼的 " 呆事 " 恰是戰争中極爲重要的部分,即便在遙遠的漢朝,它也是值得有識之士狠抓嚴抓的軍事素養,今天就讓筆者帶大家看看 2000 年前的漢軍究竟是如何看待設防紮營之事的吧。
▲修築營寨既 " 呆 " 也苦,自然不受待見
與羅馬人即便隻臨時停留一天都要紮個設防營寨類似的是,中國古代也有《六韬 · 臨境篇三十六》這樣強調 " 深溝增壘而無出 " 的軍事思想,如趙充國則 " 行必爲戰備,止必堅營壁 ",程不識率軍也 " 部曲行伍營陳,擊刁鬥 "。
不過也有如管子所說的那樣,不設溝壘全憑耳目,如李廣、耿秉這類将領,就屬于放縱派,耿秉 " 休止不結營部 ",李廣更爲誇張,甚至 " 行無部曲行陳,就善水草頓舍,人人自便,不擊刁鬥自衛 "。
▲李廣素有飛将軍的美稱,軍中頗有威望
不管你是急行突擊還是穩紮穩打,都不可避免需要休息,這時軍隊最爲脆弱,也很容易成爲敵人的獵物,而選擇紮營便是防備敵人偷襲最有效的手段。而且營壘還可以在士兵出擊時保護軍隊的财産、物資,爲戰事不利後撤的士兵提供支點,同時爲士兵營造安全感,保障士氣。
▲士兵在奮勇殺敵之餘,自然希望能有個安身之地
從戰例中我們也能得知紮營設防的必要性:公元前 90 年的燕然山之戰,匈奴趁着夜色在李廣利所率漢軍的營地外挖溝,完成後發動突襲把漢軍趕到了溝裏,從而打的對方 " 軍大亂敗 "。
若李廣利能好好紮營、設防、警戒,何至于讓匈奴在眼皮底下挖溝,又通過襲擊輕松擊垮漢軍呢?這便是爲何羅爾綱在其著作 11 章中總結曾國藩的湘軍特點時給出:" 湘軍用兵,以孫子兵法‘善戰者緻人而不緻于人’争取主動爲原則,分别說來,不外四點:一紮營壘以求自固,二慎拔營以防敵襲,三看地勢以争險要,四明主客以操勝算。" 此番評價的原因。
▲直到晚清,設防營寨都是極爲重要的
所以程不識在銳評李廣時便深刻的指出紮營設防的必要性:" 李将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而其士亦佚樂,爲之死。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實踐中,也有英布、公孫瓒這樣擅用營壘的将領讓我們知道漢軍也有 " 盛修營壘,樓觀數十,臨易河,通遼海 "" 深溝壁壘,分卒守徵乘塞 " 的情況。
▲漢代長期駐設的軍屯通常會壘土坡,在其上修建樓觀、壁壘
個性化的漢代營壘
不同于羅馬軍營統一做成方形,設置木栅欄、土堤、女牆、木塔和壕溝的模闆式結構,漢軍營壘的布置并無定制,目前已知衛青遠征漠北時,所紮的營地是圓形的,但一是孤例,二是應付敵襲臨時組成的,并非定制,隻能參考其他信息,如《後漢書 · 岑彭傳》所記載的 " 彭與諸将依東山爲營 " 就告訴我們漢軍營寨依山而建的情況,而《漢書 · 灌夫傳》記載:" 吾益知吳壁曲折 " 亦告訴我們漢軍營寨(此吳軍乃是漢帝國治下封國吳國的軍隊,亦屬于漢軍體系)形狀不規則,從而道路曲折。
▲在許多史家的記載中,标準的羅馬人軍營均是方形的
再看軍屯營寨這種永久性或半永久的堡壘遺址形狀,更是印證了這種感受,比如石羊河流域的九墩故城和漢代出土的塢堡模型都基本是方形的;而三角城略呈三角型;四川昭覺縣四開壩子的蜀漢軍屯遺址則背靠山丘而建,從所遺留的各處圓形土台分布情況來看和山勢來看,整個軍營形狀非常不規則。
雖然理論上半永久或永久的堡壘形狀不能直接說明行軍營寨的情況,不過這些線索綜合起來,大緻可以管中窺豹,得出漢軍設防營寨的形狀并無定制,根據地形和作戰情況而定的初步結論。
▲蜀漢軍屯遺存的夯土堆分布情況,可以明顯看出依山勢而建,沒有規則的形狀
形狀比較自由,防禦設施自然也是看情況而定了,《六韬》談及設營壘時隻提到了有天羅、武落、行馬和蒺藜幾類簡易設施,天羅即是帷幕,覆蓋于各項工事之上,遮蔽視線;武落又稱虎落,是一種類似藩籬的工事,在漢代用竹制作又稱竹虎;行馬又名木螳螂,後世又叫鹿角或者拒馬,是一種栅欄形狀的簡易工事;蒺藜則是用鐵或木仿照同名植物帶刺的形狀而制作的暗器,撒于地面用于刺傷人畜的腳。
光有簡易設施顯然不能滿足設防營地的全部需求,通常來說堅固的營地還需要壁壘、塔樓、溝壑等更爲牢固的工事。雖然《六韬》這樣的兵書中沒有要求設置這些,但實戰的經驗仍讓部分漢将重視牢固營地的構建,如公孫瓒在紮營時大修牆壘和塔樓,英布要求挖掘深溝、構築塔樓。到了兩漢之交,天下大亂,民間更是通過 " 作營壍自守 "" 依險固築營壁 " 成功自保,避免了賊寇的襲擊。
▲有拒馬的建議營地
說到這裏,大家或許會好奇,這壁壘、溝塹和塔樓究竟是怎樣配置的呢?首先對于外牆,史料中有寫爲 " 壁 " 的,如《漢書 · 趙充國傳》記載的 " 止必堅營壁 ",《漢書 · 韓信傳》記載的 " 開壁擊之 ";有寫作 " 壘 " 的,如《後漢書 · 公孫瓒傳》記載 " 盛修營壘 ",《漢書 · 英布傳》記載 " 深溝壁壘 ";又有寫作 " 垣 " 的,如《漢書 · 胡建傳》記載 " 穿北軍壘垣以爲賈區 "《漢書 · 郦商傳》記載 " 攻其前垣 "。
雖然僅僅三個近義字乍一看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根據解字著作仍可以得知一些信息,如《說文解字》稱 " 壁,垣也 "" 壘,軍壁也 ",簡而言之,三個字說的都是一個,即垣,而它在《說文 · 土部》中段玉裁的注釋中解釋爲不高的大牆:" 垣自其大言之,牆自其高言之 " 由此可以得知軍營的壁壘爲粗厚(若排除高,牆的大則隻能理解爲厚)的矮牆。
牆的材質、樣式、高、厚的具體數據已不可靠,若參考河西長城,牆基大約寬達 1.5-3 米,高度大約 4.5 米以内,其材質應爲夯土版築、夯土夾砂石、紅柳、蘆葦混築。至于其上無女牆、射箭窗的問題,因缺乏記載與遺址,目前無從考證,僅能參考漢代塢堡模型推測,塢堡的牆體基本都配有瓦楞頂蓋,均無女牆,大多沒有射箭孔,有少數在牆上開有射擊孔(許三灣漢墓的塢堡);而一些塢堡有飛閣(武威雷台漢墓塢堡),飛閣兩邊也無女牆等設施;女牆僅在一些塔樓上得見(黃陂滠口鎮三國塢堡)。
▲左上塢堡牆面有射孔,右上塢堡有飛閣,左下塢堡塔樓完全無女牆,右下塔樓圍牆有女牆
大概了解了壁壘以後,我們再來看看溝壑與塔樓。二者都缺乏尺寸、樣式的記載,前者在史料中僅有 " 深溝 " 一詞讓我們大緻知道溝壑不淺,但具體是垂直溝還是倒三角,裏面是否插有木樁灌有水就不得而知了。
幸運的是後者可以通過觀察塢堡模型了解一二:塔樓整體呈方形,類似房屋,頂部鋪有四角瓦楞頂,牆面有高窗或射孔便于觀察和射擊。塔樓通常在方形圍牆的四角和整片區域的中央架設,但也有圍牆内側設有多個塔樓的情況,中央的塔樓通常最高,且爲多層,其材質從光滑的表面看應是夯土制作。
▲留存至今的夯土牆
由此,由牆壘、溝壑、塔樓組成的設防營地的形象便相對完整的呈現在我們眼前了,不過這隻是漢軍紮營的選擇之一,艱苦的行軍後要修建工事完備的營地而且第二天就拆了,未免過于爲難軍人。而且與匈奴作戰,機動性是第一位的,慢慢吞吞的隻能在匈奴騎兵屁股後面吃灰,于是一些将領便大膽的用車輛取代牆壘,組成臨時營地,最出名的便是衛青遠征漠北時候構建的武剛車營,以及李陵在出征匈奴時于兩山之間搭建的大車營。
前者所用專爲設防需求制作,根據《文選》注:《孫吳兵法》曰:" 有巾有蓋謂之武剛車 " 再結合後世《明史 · 兵志》對武剛車的描述來看,這是一種 " 四圍箱闆,人處其中,下穴铳眼,上辟小窗 " 的封閉式火力平台,專門爲射擊提供保護。後者史無明言,可能使用了辎重車建設,故而記載李陵部隊并非站于車上而是列陣營外。不論是什麽車,車營确實很符合漢軍的需求,它構建起來簡單省力,經濟實惠,應付攻堅能力不強的敵人綽綽有餘,是向前或向後快速機動的絕佳選擇。
▲後世所繪的武剛車,與文字描述相比較簡陋,不過尚能提供火力平台與掩護,大體符合定義
結語
經過介紹,相信讀者們都對漢代營壘的構建情況有了充分的認識,一言以蔽之,漢軍将領對紮營的重要性雖然各有其辭,具體怎麽設置,如何布防也是樣式不同,但現實的經驗讓不少漢代将領仍然充分意識到紮營的必要性,以至于這些擅紮營壘的将領均以其治軍的精神青史留名。
參考書目:
《管子》
《六韬》
《漢書》
《後漢書》
《湘軍兵制》
《石羊河流域漢代邊城軍屯遺址考》
《四川昭覺縣四開壩子漢代遺存的調查與清理》
《昭覺蜀漢軍屯遺址應爲諸葛亮 " 軍卑水 " 的指揮部考論》
《說文》
《西漢河西長城與羅馬哈德良長城比較研究》
《塢堡式民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