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沒看過比 OpenAI 上周四開播的宮鬥劇更燒腦的了,我們有理由懷疑劇本、導演都是 ChatGPT……
反轉反轉再反轉,三天換了三位 CEO;奧特曼從黯然失色的 "AI 界奧本海默 ",搖身一變成了微軟高管;OpenAI 超過 700 名員工簽署聯名信,以離職 " 逼宮董事會 "。
這一波微軟赢麻了,不僅一個小時市值增加了 1150 億美元,還有望實現零元購 OpenAI。
吃瓜群衆紛紛喊話 Netflix:别逼我求你,趕緊拍劇吧。
要狐妹說,還得是中國的 ReelShort(中國出海的 " 霸總 " 短劇 App,目前在美國受到歡迎,一度登上美國 iOS 娛樂榜第一名) 來拍成爽文短劇才帶感:" 三天期限已到,恭迎龍王回歸!"
" 宮鬥 " 一波三折
上回書說道,北京時間 11 月 18 日,奧特曼被董事會 " 掃地出門 ",并官宣了臨時 CEO 米拉 · 穆拉蒂,詳情可回顧→剛剛,ChatGPT 之父被開除了 ...
此消息一出,瞬間引爆了全球科技圈。大佬退場,僅僅是因爲 " 不夠坦誠 ",誰信啊。
到底哪裏不坦誠?具體做了什麽讓董事會忍無可忍?你倒是細說啊。
反正,有用的話,官方是一句舍不得透露。
這也怪不得外界陰謀論甚嚣塵上,連奧特曼的私生活都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有人推斷,奧特曼被董事會踢出局這個事情的主導者,是 OpenAI 首席科學家伊利亞。
這位不僅僅是人工智能技術大牛,還是 OpenAI 董事會成員之一。而且奧特曼的支持者們在推特拼命發的 "I Love You All",被指出是一個藏頭文,就是指 Ilya。
至于他爲什麽這麽幹,解釋也有各種版本,有權力說、資本說和技術說。
權力說就是字面意思奪權,這個沒啥可細講的。
資本說指的是奧特曼不斷引入資本,把公司搞的商業氣息越來越濃,這讓伊利亞大爲不滿。他認爲這違背了非營利性公益組織的信仰,公司應該專注技術路線,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加速商業化上。
而且 OpenAI 現在已經不是當初的 " 窮小子 " 了,估值超過 900 億美元,暫時根本不缺錢。但作爲 " 融資小達人 " 的奧特曼依然沒有放棄搞錢,錢是越拿越多,步子也越邁越大。
最後一個技術說,雖然聽着有點末世感的陰謀論,但卻是很多人認爲可能性最強的。
大概就是 OpenAI 近期出現了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而圍繞這個突破的安全性,兩人産生了分歧。伊利亞認爲奧特曼過于激進了,對安全性關注不夠,所以,将他踢出了公司。
爲什麽說這個最可信呢?
因爲幾周前,奧特曼表示 OpenAI 得到一個新的重大突破。那時候就有人猜測,難道 GPT-4 已經離 AGI(通用人工智能)不遠了?
雖然不像斯馬斯克那樣公開要求暫停 AI 研究,但從伊利亞過去的各種訪談中可以看出,他對 AGI 的安全問題也抱着極大的擔憂。
他認爲 AGI 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翻天覆地的,但又包含着極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用來作惡的後果是極其嚴重且不可逆的。所以才提出,将來 OpenAI 要投入五分之一的算力來解決超級智能的威脅。
* 來源 @經緯創投
而在奧特曼的運作之下,OpenAI 顯然坐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一直在積極推進各種先進技術落地。再這樣下去,AI 将面臨着失控的風險,萬一出了問題,可能真需要全人類買單。這才是伊利亞最害怕的,也是當年馬斯克拍拍屁股撤資走人的原因之一。
正當吃瓜群衆分析矛盾原因,擔憂 OpenAI 未來何去何從的時候,第一個反轉出現了。
奧特曼發文,熱情表白 OpenAI 團隊,好哥們格雷格也跟着送上一個小心心。
而且這不是單方面示好,OpenAI 臨時 CEO 米拉,也回了一個小心心。
有來有回的,在這裏 " 打情罵俏 " 呢?
而且 OpenAI 員工支持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于是,網友紛紛猜測,估計要官複原職,還有傳言說資本施壓,要求董事會必須請回奧特曼。
這時候,外界的聲音自然就變成了坐等 " 熹貴妃強勢回宮 "。
* 來源 @量子位
11 月 20 日,奧特曼随手曬出了一張自己帶着訪客證的照片。還配文表示,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戴訪客牌。
從他雲淡風輕的表情來看,似乎這場談判已經毫無懸念、勝券在握了。來這一次,隻不過是給董事會一個面子,下最後通牒。
事情發展到現在,吃瓜群衆把爽文都寫好了,現實版 " 龍王回歸 ",下一步狠狠打臉董事會。
未來,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否變成 " 惡龍 ",還是個未知數,但現在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資格成爲 " 執劍人 "。
所以說,這一出 " 反轉反轉再反轉 " 的大戲,遠遠還沒有結束。
量子位、刺猬公社、饅頭科技
編輯: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