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劉婷
" 金九銀十 " 前夕,房地産行業迎來政策密集期。
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7 月,全國已有超百省市 (縣)優化調整房地産政策,出台調控措施超 360 次。7 月共有 33 省市(縣)出台政策 42 條,政策頻次趨穩。8 月,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均相繼釋放積極信号,相關細則有望落地。
政策利好下,地産股強勢反彈,多隻股票走出複蘇行情。7 月,A 股漲幅最大的股票爲金科股份(000656.SZ),累計漲幅達 108.11%。此外,榮盛發展(002146.SZ)漲幅也達 79.22%。
政策持續落地的背景下,房地産市場是否将啓動上升趨勢?房地産企業将如何抓住機遇?購房者又應如何應對?
8 月 8 日,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在 2023 年博鳌房地産論壇,接受了時代周報等多家媒體采訪。
當時代周報記者問及現在是否爲市場底部、是否建議一二線城市年輕人入手買房時,邵宇表示,不好判斷現在是否爲市場底部,但建議年輕人謹慎點。
" 如果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一開始去買大房子,按照市場價格去買的話肯定有壓力。因爲可能要把上下幾輩的積蓄都要用進去,加杠杆。那麽,這個行爲對于年輕人來說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可以再看一看。" 邵宇指出。
面對市場變化,邵宇認爲此輪複蘇需要等待的時間比想象中的更長一點,要有更多耐心。房地産行業肯定不會消失,但玩家和玩法将有極大不同。隻有适應變化的企業才能繼續存活并且繁榮下去。最終能生存下來的企業并不是最強的,而是最能适應的。
圖源:圖蟲創意
應保持耐心
問題:今年年初,房地産市場有較好的表現。但進入 5 月,市場發展趨向平穩。你怎麽看待這種現象?
邵宇:年初的話市場比較強勁兩個原因。首先,因爲防疫政策調整,商務出行的恢複力度非常大。其次,去年很多刺激政策在今年第一季度有明顯釋放。
爲什麽複蘇速度開始慢慢放緩?因爲過去 3 年,居民收入增長并不明顯。爲應對未來的不确定性,居民保守的情緒,也就是增加儲蓄的欲望會更強。
問題:下半年房地産市場是否會有所回暖?
邵宇:現在總體的措施在邊際上有助于房地産市場的穩定,但并不是特别強烈的刺激政策。房住不炒的邏輯沒有變化,這次複蘇需要等待的時間比以往想象中的可能要長一點,所以要有一些耐心。
問題:近期,鄭州出台 15 條新政穩定房地産市場發展。你認爲接下來會有其它城市繼續跟進嗎?
邵宇:二線城市可能訴求會更加強一點。
适者生存
問題:未來房地産行業的空間在哪裏?
邵宇:城鎮化進程還未結束,每年有上千萬人湧進大城市,進來的人大部分可能是學生,現在的北上廣深房價過高,他們不可能買得起。
按照經驗看,這些人進入城市要租房,這就意味着新增的需求,可能隻能通過公租房或者是租賃住房或者長租房來滿足。
這形成一個比較大的壓力,一方面,要如何維持現有存量房價穩定,另一方面要讓新人能負擔得起,這其中蘊含着房地産發展的空間。
首先,是現有存量的運營管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能不能提供年輕人能夠負擔得起,又符合他們品位的住房,用哪種方式适應現在的供給跟需求的變化,便形成了新的考驗。
房地産行業肯定不會消失,但是玩家和玩法有非常大的不同。隻有适應變化的企業,才能夠繼續存活并且繁榮下去。最終能生存下來的,并不是最強的,是最能适應的。
問題:今年有不少房企已經退市,還有一些企業遊走在退市邊緣,這些企業未來會是面臨什麽處境?
邵宇:如果在以前的周期,基本上政策出台後,企業出了 ICU 就直奔 KTV。但現在出了 ICU 後,也有一段長時間的刮骨療傷。當項目清理以後,會有一部分資産被并購處理。
按照交易所的規則,因爲企業達不到既定的要求,自然就會退市。那麽這些企業會不會回來,取決于基本面有沒有根本好轉。即便回來,跟以前也肯定完全不一樣,實控人、經營模式、經營内容等會發生較大轉型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