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可能會遇到大問題。據美媒報道,越來越多數據表明,一場破壞性超過 1929 年至 1933 年大蕭條的經濟崩盤可能在 2024 年降臨美國。
美國經濟到底怎麽樣?
客觀來看,當前美國經濟确實面臨很多問題,比如整體通脹壓力雖然有所緩解,但核心通脹風險仍然較大;銀行業風險上升,大量發放抵押貸款固定利率的中小銀行可能會因爲美聯儲長期維持高利率而陷入困境,進而拖累經濟下行。
但是,美國經濟的韌性同樣不能小觑。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子榮分析說,美國經濟确實在部分領域出現了放緩甚至衰退,但并非同時發生在所有領域,因此美國經濟仍然能獲得比較穩定的支撐。
此外,盡管美聯儲開啓了近四十年來最快速度的持續加息,但貨币政策還不算過度限制,且存在時滞效應,這意味着美聯儲加息的影響還沒有充分傳導到實體經濟。
就在今年 6 月,世界銀行還把今年美國經濟增速預期上調到 1.1%。另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 7 月的預測,2023 年美國經濟增速将爲 1.8%,2024 年增速爲 1%。
因此,現在就下結論說美國經濟 " 會崩盤 " 或者 " 不會崩盤 ",其實都爲時過早。
不過,如果美國今後還要繼續搞 " 脫鈎斷鏈 "" 小院高牆 ",那經濟韌性再強恐怕也經不起如此消耗。畢竟,開放合作才能爲一個國家真正帶來繁榮。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說,國際競争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不是給其他國家 " 下絆子 ",而是全力提高自己。美國的主要精力沒有用在提升自身經濟效率上,而是不斷限制中國,給中國發展設障,這是在人爲制造不必要的管制和政治風險,擡高企業成本,降低投資和創新動力。
多家國際機構看好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經濟前景陰雲密布時,多家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态度。
花旗銀行日前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 4.7% 上調到 5%,因多項經濟指标趨于穩定,官方近期亦出台一系列支持經濟增長政策措施。
花旗銀行報告稱,中國零售和工業生産可能改善。此外,調查顯示制造業數月來首次進入擴張區間,出口降幅也可能減小。報告認爲,中國經濟 " 周期性底部已經形成 ",所有人都在關注有效需求是否将在政策力度加大的情況下得以回升。
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格林斯潘說,他們不認同對中國經濟非常悲觀的預測。中國 " 和其他國家不同,有很大的财政空間 ",因此仍有辦法實現反彈并支持經濟。
剛剛結束的中秋國慶假期更凸顯出中國經濟的複蘇活力。據官方數據,在這個超級 " 黃金周 ",中國共有 8.26 億人次出遊,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 71.3%,按可比口徑較 2019 年增長 4.1%;旅遊收入 7534.3 億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 129.5%,按可比口徑較 2019 年增長 1.5%,文化和旅遊行業恢複勢頭強勁。
來源:國是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