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紀錄片也越來越 " 卷 "。
觀衆最熟悉的自然景觀,早已不再是熱門。
紀錄片拍攝者,大膽地将鏡頭伸向黑暗深淵。
搶婚、性侵、邪教、資本 ……
可喜的是,也有越來越多的受害者,敢于站出來,對罪惡說:不。
然而,還是在今天,有人視而不見。
甚至當罪惡暴露時,以冷漠的态度,替他們遮掩。
今天要說的,正是月初 BBC 放出的一部紀錄片——
喜多川是誰?
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多少會聽說過他旗下藝人的名字。
少年隊、光 GENJI、岚、關 8 等多個偶像團體。
東山紀之、佐藤敦啓、木村拓哉等數代當紅偶像。
他們都有共同的名字,傑尼斯。
而作爲傑尼斯數十年的掌權人,喜多川把這家造星工廠帶到了一家獨大的水平。
無論是後來的韓娛、内娛炮制偶像的路子,都是師從于傑尼斯。
這些練習生們,被稱之爲傑尼斯 Jr.
十來歲左右就進入公司,經曆唱歌、跳舞、演戲等各類培訓,也會被安排給前輩伴舞、參加綜藝影視等任務。
而最終,決定他們未來的關鍵一票,就掌握在喜多川手裏。
出道之後,偶像們能得到多少曝光,獲得多少資源,也和幕後的喜多川不無關系。
2019 年,喜多川因蛛網膜下腔出血逝世。訃告裏聲稱:他在孩子們的愛的輪回中離開了。
如今日本人提到他,仍然不乏溢美之詞。
但,在傑尼斯的老對頭,知名媒體文春周刊那裏,可不是這麽回事。
早在 1999 年,文春就爆出過驚天醜聞:
喜多川涉嫌性侵,受害者正是這些尚未出道的未成年 Jr 們。
在傑尼斯内部,有着久遠的 " 合宿 " 傳統。
男孩們住在傑尼斯的 " 宿舍 " 裏,實際就是喜多川的家。
當夜晚降臨,喜多川就會進入他們的房間,對男孩們實施猥亵行爲。
有的房間,不隻住了一個男孩。
有的男孩躺在自己的床上,清楚地聽着隔壁的同伴被猥亵。
腦海裏回蕩着 " 下一個可能就是我了。"
喜多川對男孩們施暴的場合,不僅限于他們集體生活的宿舍。
有受害者曾經提到,喜多川曾經到他們家裏去做客。
父母把孩子和喜多川安排在了同一個房間裏。
當天晚上,在自己的家裏,喜多川性侵了他,而他的父母就在隔壁。
更可怕的是,有藝人透露:
爲了減緩男孩的發育,使他們能更長遠地符合喜多川的喜好。
他們會被注射雌激素,盡可能地保持 " 小男孩 " 的模樣。
當年被文春爆料之時,如日中天的傑尼斯,立刻将文春告上法庭,索賠 1 億日元。
哪怕文春掌握着充足證據,法官也判定性侵屬實。
但文春仍然支付了 120 萬日元的賠償金。
因爲這隻是一樁訴訟案,甚至連警方都沒有發起調查,喜多川繼續掌控着自己的帝國。
在喜多川去世 4 年後,BBC 的曝光,在日本本土引發的讨論仍然十分有限。
與其說這是一部紀錄片,不如說是一次 " 炒冷飯 "。
少了驚天爆料,缺乏專業評斷。
這更像是歐美媒體,對日本多年 " 娛樂圈潛規則 " 的 " 大驚小怪 "。
因爲最早從 60 年代開始,就已經有關于喜多川的零星報道出現。
而大多數知名媒體,對此不聞不問,傑尼斯的态度,隻有封殺。
不接觸,不回應,哪怕隻是大樓的外景,也是不允許拍攝。
像老對頭文春周刊,因爲多次爆料,一度被納入了傑尼斯的采訪黑名單。
因爲媒體的沉默,導緻大衆也對此非常冷淡。
在街頭采訪時,有不少人都表示确實聽說過這一新聞。
但 " 人死爲大 ",所以并不想讨論," 沒有價值 "。
反倒是傑尼斯自己,在面對這一事件時,仍然保持着和喜多川活着時一樣的态度。
加害者沉默不語,那麽受害者呢?
當問及自己的父母時,不止一位受害者認爲,他們的父母完全知情。
但,比性侵更鮮明的事實是:
取悅了喜多川,就有可能成爲偶像,飛黃騰達掙大錢。
如果拒絕了喜多川,就一定會被打入冷宮,最後灰溜溜滾回家。
正是抱着這樣的心情,那些家長反而利用自己的孩子來讨好喜多川。
他們把孩子和禽獸安排進一個房間,換取更多的名利資源。
甚至有的父母對兒子說:" 爲了成名,你要對喜多川先生擡高你的屁股。"
何其殘忍。
在全社會沉默施壓之下,數十年下來,大多數受害者也選擇了閉嘴。
願意接受采訪的受害者,随受害的程度不同,态度也不大一樣。
被性侵過的受害者,迄今無法徹底接受。
當他在攝影機面前闡述過去時,仍然哽咽不已,痛哭失聲。
BBC 也采訪到了一些被 " 按摩 ",被喜多川動手動腳,或是中途叫停的受害者。
很明顯,他們從此之後失去了 " 飛黃騰達 " 的機會。
然而,在長期的沉默之中,他們甚至在思考:
别人都在接受,在忍耐,我這樣做是不是錯了?
也有人爲喜多川辯護:
他這樣做,是出自于對孩子們的愛。
甚至有人主動去渴求來自喜多川的 " 愛 ",甚至會争寵。
來自 BBC 的記者大爲震撼。
但在心理醫生看來,這是一種常見且合理的行爲。
出于自我保護,受害者會否認創傷,甚至加以美化。
在日本 " 恥感文化 " 的渲染下,勇敢站出來承認,更像是一種荒謬羞恥的行爲。
遭遇了羞恥的性侵,一定是你自己的問題,不要大聲說出來,給别人添麻煩。
而喜多川的行爲,這麽多年大家都是默許的,又怎麽可能錯誤呢?
受害者在陰影中沉浸得太久,甚至以自己的沉默,助長了黑暗。
但,無論輕重,受害者們對這段往事記憶猶新的态度,卻說明了無需重複的事實。
喜多川帶來的恐懼,已經深入他們的生命。
BBC 的紀錄片以遺憾收尾。
甚至在外網上,還有一些粉絲評論者認爲是 " 無事生非 "。
不過就在前幾天,文春又更新了自己的猛料,爲這部 " 恐怖片 " 添磚加瓦。
據接受采訪的受害者透露,在合宿時,有不少孩子都試圖逃避喜多川的魔爪。
他們會穿着牛仔褲睡覺,在褲子上 " 系三根皮帶 ",避免被輕易脫下。
多日被 " 翻牌子 " 的孩子房間,會成爲安全屋。
因爲喜多川會把目光轉向其他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而被盯上的 JR,會被大家主動遠離,以免 " 殃及池魚 "。
很明顯,當大衆以 " 保護受害者 " 之名緘口不言之時。
那部 " 輪到我了 " 的恐怖片。
仍然在每個深夜,在昔日少年的腦海中再一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