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要聞一:華爲或将發布新一代 " 向上捅破天 " 技術,應用場景已拓展至民用市場
華爲将在巴塞羅那時間 2 月 27 日 -3 月 2 日參加 MWC2023 大會。據媒體報道,華爲 P60 和華爲 MateX3 都有可能在 MWC 上亮相,爲今年新機發布 " 熱身 "。兩款手機都有望采用第二代北鬥衛星通信技術,增加語音通信和雙向互發短信功能。
作爲一項特殊的通信技術,衛星通信的角色定位是地面蜂窩通信系統的補充。近年來智能手機産業鏈不斷探索衛星通信。市場人士指出,目前衛星互聯網已納入我國 " 新基建 " 成重點發展方向,空間軌道及頻譜資源乃稀缺戰略資源。目前 ITU 對于衛星軌道 / 頻率規劃遵循 " 先登先占 " 原則,頻率與軌道成爲重要戰略資源。
相關上市公司
三維通信(002115)在海事商船衛星通信運營領域,子公司海衛通目前已累計爲全球 3500+ 衛星小站提供寬帶上網服務,累計服務船員用戶 40000 餘名,服務覆蓋全球五大洲四大洋。
華力創通(300045)在衛星通信領域,公司較早的參與了我國天通一号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建設,研制了适用于我國天通衛星通信系統的基帶芯片,并推出了多款移動衛星電話。
必讀要聞二:首個新能源配儲标準來了
近日,由國家能源局牽頭的《新能源基地跨省區送電配置新型儲能規劃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對外發布。這一文件明确了确定儲能配比的部分重要原則,也已提出評價中需考慮的關鍵參數。據行業垂直媒體指出,這是國家層面出台的首份指導新能源儲能配置規模的規劃技術導則。
2022 下半年以來,國内儲能招标高景氣持續。2023 年 1 月招标容量持續增長,根據各儲能網站統計,2023 年 1 月,國内新增儲能 EPC 和系統招标 7.2GWh,同比增長超 10 倍,環比增長 2%。券商人士分析資産,儲能有望随新能源發電上量迎來快速發展,海外儲能已開始繪制陡峭成長曲線,國内集中儲能有望在政策等因素的支持催化下快速放量。
北京科銳(002350)控股子公司杭州平旦儲能 EMS(能量管理系統)産品已投入到了商業化應用中。
南都電源(300068)儲能産品及系統已累計獲得 140 餘項 UL、IEC、GB、KC 等全球儲能領先标準安全認證。
必讀要聞三:數字化轉型的重點領域之一,這一行業将搭建應用大數據平台
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 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加快國家農業遙感應用與研究中心建設,搭建應用農業農村大數據平台。
在農業數字化方面,農業生産經營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數字要素、數字技術的運用或将加快農業商業模式的快速叠代,智慧農業潛力巨大。券商人士指出,在産業融合過程中,農業數字化、文化産業賦能鄉村的相關領域有望帶來新産業新業态。
科大國創(300520)在智慧農業領域,打造了智慧農業農村綜合服務平台,開發了農業農村大數據平台、精準種植管理、智慧農機管理、人居環境整治等多個産品。
中電興發(002298)在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平台建設、智慧平安鄉村建設等方面擁有多項自主産品及全面解決方案能力,以及豐富的項目交付和運營服務經驗。
必讀要聞四: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攻堅戰,目前我國大型科研儀器七成以上靠進口
全球科學儀器市場規模不斷提升,根據 SDI 預測,2026 年規模可達 1020 億美元,較 2021 年增長 48%。當前,我國科學儀器仍主要依賴海外品牌,大型科研儀器七成以上爲進口産品,國産化率較低。
此前,教育部等多部門制定并印發了《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标工程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改善職業學校教學條件,其中對中高職業院校的儀器設備配備(作爲重點監測指标之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般中等職業學校:儀器設備總值不低于 300 萬元,生均儀器設備值不低于 2500 元。高等職業學校:工、農、林、醫院校及綜合類院校的生均儀器設備值不低于 4000 元,文、體、藝院校生均儀器設備不低于 3000 元。券商人士認爲,職業院校對科研設備儀器的需求以教學演示爲主,科研爲輔,購買國産設備儀器的意願将強于 985/211 高校。
皖儀科技(688600)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四極杆飛行時間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的研制及應用開發 " 項目屬于高端質譜儀。
聚光科技(300203)三重四極杆串聯質譜儀适應于環境檢測、醫學檢測和食品安全等廣泛的應用領域。
钛小股 · 钛媒體财經研究院
2023.02.23
下載钛媒體 App,關注更多财經投資機會!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