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進和上班之間,還是選擇了上香。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寺廟,已經成爲了當今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既然這樣,你怎麽沒想到自主創業,開一家寺廟?
别急。
Sir 把項目計劃書給你搞到手了——
絕廟騙局
� � � � � � � �
很 " 佛 " 的泰國,搭配很爽的 Netflix,這部新劇起飛——
一個靠寺廟發橫财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片名雖說是 " 騙局 ",但 Sir 看下來發現,用 " 創業 " 的視角去看這部劇好像更合适——
寺廟是受人尊敬的項目。
信仰是穩賺不賠的商品。
宗教是龐大且長久的流量。
于是,當一個天才、一個技術骨幹、一個談判專家組成一個泰國版的《我不是廟神》團隊,他們能不能創造奇迹。
01
賣佛的不信佛
泰國有超過 95% 的佛教徒。
無論婚喪嫁娶,還是排憂解惑,老百姓都喜歡往寺廟跑,甚至生病,他們首選的也不是上醫院打針,而是去寺廟捐款、積功德。
正所謂" 破财消災 "。
這些錢最終會流向哪兒?佛祖的口袋嗎?
不,是不信佛的人的口袋。
男主阿勝(披納若 · 蘇潘平佑 飾)隻是在陪媽媽去拜佛時,無意間擡頭看了一眼電子屏上的捐款流水,便發現了寺廟暴利的商機。
兩千多萬泰铢,相當于 400 多萬人民币。
不需要技術,不需要工廠,也不需要交稅,每天有成千上萬人心甘情願地來送錢。
窮人求平安,富人爲贖罪。
阿勝想,如果把這流量運營起來,肯定大賺特賺。
于是,他立馬聯系了兩位好友——
執行力超群的技術流寶兒(阿绮拉雅 · 妮缇布恩 飾)和談判、融資小能手 Game(帕查拉 · 奇拉錫瓦特 飾)。
新項目,寺廟創業,搞搞搞。
爲什麽這麽快?
因爲這三人之前合夥開的遊戲公司破産,欠了幾千萬的高利貸。
而現在有一門投資小、來錢快的生意擺在面前,當然說幹就幹。
于是,故事進入了 " 創業爽文 " 階段:
寺廟除了門票、香火、撞鍾、求簽等基礎的産品形式之外,還有生老病死各個階段、各種價位的誦經服務。
對,捐功德也分三六九等——
30000、60000、90000...... 或者直接購買 23 萬的貴賓套餐。
這不就跟遊戲充值一樣的嗎?
更重要的是。
這些收入的去向國家基本不太過問,什麽概念?
稅務部門幾乎不來管,每一分都是純賺。
但這麽好的生意,當然也有門檻——
從頭開始建一座寺廟成本太大,且沒有政府的支持很難立足,因此過去少有人這麽幹。
但阿勝他們不一樣。
直接互聯網思維走起。
不用起步,直接抄底。
然後承包運營。
打造品牌,拓展渠道,做大做強 ……
可泰國有 4 萬多座寺廟,怎麽選?
奈飛這劇的良心也在此,它是真準備教會你做這門生意。
來,開始教學:
首先,這座寺廟不能太大,因爲大寺一般話事人比較多,承包人夾在中間不好獲利。
其次,選址不能太偏遠,要考慮到客戶群體消費能力。
也不能是寺廟集中的地方,畢竟競争太激烈。
同時,廟宇也不能太舊,不然翻新成本太高劃不來。
就這麽一家家排除,終于在城鄉結合部的路邊,遇到了夢中情寺——
普蘭寺。
沒什麽人氣,但地段不錯,好引流。
雖有些破舊,但面積不小,各種建築設施也都完好、齊全,隻需簡單裝修一下,肯定比 " 成都迪士尼 " 強一百倍(bushi)。
地方選好了,接下來怎麽辦?
碼人。
因爲三人并不懂行,所以沒有貿然去向寺廟的住持談合作。
于是開高價,拉攏了普蘭寺裏,一位經常靠搜刮寺廟油水斂财的義工大叔——阿唐。
他曾掌管寺廟賬本和捐款箱的鑰匙,還在住持身邊當過助理。
典型的業内人士。
于是在阿唐吹耳旁風之後,住持同意了合作。
那麽問題來了。
運營一個寺廟分幾步?
第一步,翻修(包裝)。
一尊佛像下巴的馬蜂窩,看上去像一撮胡子。
捅了?
錯。
這個馬蜂窩正是亮點,要留着,增添了一番神秘色彩,這種差異化也是一種營銷點。
此外,他們還從各種項目流程的便捷度上,提高了用戶體驗。
哪裏捐款該用現金,什麽服務可以掃碼支付,都設計得十分考究。
第二步,新媒體運營。
上線普蘭寺官方社交賬号,把寺廟人格化,以佛祖的口吻不定時發布動态,拉近和香火客們的距離。
對,佛祖叫你去燒香啦。
第三步,福利引流。
先發一波福利。
但來的人都隻想領免費的聖水,一個捐款的都沒有,反倒是三人損失了很多,開支的賬單一張接一張。
沒辦法,泰國的寺廟太飽和了,在沒有差異化産品的情況下,想要吸引人來主動關注是很難的。
除非。
能請到一位自帶流量的和尚,來當代言人。
寺廟,也是品牌。
寺廟經濟,可能也是最早的粉絲經濟。
故事開始走向了奇怪的地方。
02
一場大型的 " 飯圈文化 "
廟有了,要供哪尊佛?
就是說,你要能打造出一個 " 偶像 "。
三個小年輕運營的寺廟,用戶定位也偏年輕。
所以從用戶定位上看,普蘭寺的代言人自然不能選太老的法師,至少形象上要過得去。
但也不能太年輕,不然沒有信服力。
比如現在自媒體上的網紅和尚,他們動不動就被錘睡粉,容易塌房。
苦苦找了好幾天,阿勝和 Game 終于在一座鄉下的寺廟裏發現了一位完美人選——
多爾法師。
瞧這歐式大雙桃花眼,瞧這清秀的面龐,禁欲的外表下,竟隐約透着一股 …… 性感的氣息?
也難怪人家粉絲多。
大廳裏一衆信男信女,都被他溫柔聲線講出的佛道迷得七葷八素的,就連阿勝和 Game 都聽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導演在這裏的鏡頭很微妙:
兩個不信佛的人,可能是第一次感受到了佛教的魅力。
他們決定把多爾法師挖過來。
可獵頭也不是那麽好當的,你想從别的寺廟挖人,就必須開出更好的條件。
繼續開始生意經教學(挖人版):
首先,看多爾法師當前的職業困境是什麽。
阿勝就地采訪了一位奶奶,打聽到多爾法師曾想建一座佛法精修亭,但這座寺廟以預算不夠爲由,工程被擱置了好幾年。
痛點,往往就是突破口。
于是他們連夜肝了一張精修亭的設計圖,并以此作爲條件,向多爾法師抛出了橄榄枝。
但他們忘了,對方可能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之人,早已不會爲物質利益動搖身心。
這種時候怎麽辦?
真誠,是唯一的必殺技;利他,是合作最好的出發點。
阿勝打着想讓更多年輕人信佛的旗号,再次懇請多爾法師出山,因爲他講的道,是年輕一輩會感興趣的内容。
多爾法師被這個品牌願景打動了,同意去普蘭寺短修三個月。
很快,創業三人組就靠代言人的魅力嘗到了甜頭。
多爾法師的形象的确很有說服力,攝影師給他拍宣傳照都免費,因爲收錢好像亵渎了神靈。
而且,這組形象照一發布,就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普蘭寺借此推出了第一場修行活動,來聽道的人,都對這位人帥聲靓的法師贊許有加。
線上同步的直播也反響不錯,粉絲一路高漲。
跟這個時代大部分的網紅事件一樣。
普蘭寺,火了。
就和追星一樣,大家不管是不是真的信佛,都跑來普蘭寺打卡 " 應援 "。
加上草根音樂節、跳蚤市場等各種遊園活動的宣傳發力,寺廟賺的錢總算讓三人還上了第一筆高利貸利息。
甚至有位當地的政客也慕名而來,一口氣給他們贊助了 16 名集體出家的和尚。
(對,和尚也是可以捐的。)
這座寂寂無名的普蘭寺,瞬間被盤活成了方圓十裏的最大流量池。
但廟紅也惹人妒。
跟所有的生意一樣,有同行就有競争,有競争,就有各種台面上下的 " 手段 "。
比如有家同行的寺廟住持發現客戶被搶了,居然找了群摩托黨趁夜去普蘭寺搞破壞。
沒錯,不是每個修行之人,都真的與世無争、六根清淨。
道場也如戰場。
有些人是真修行。
但有些人是用修行,來滿足自己的貪念和欲望。
身爲資深互聯網人的 Game 很快就找到了幕後黑手,他在網上挖到了這些僞和尚的黑料,然後去網吧找水軍發帖,用輿論讓這家同行名聲掃地。
爲什麽他這麽熟練?
因爲真正的 " 宗教戰争 ",并不比粉圈大戰來的高端。
與此同時,創業三人組也開始意識到。
群衆的信仰是穩固的,但對寺廟的依賴不是。
光有一位佛的代言人還不夠。
他們最需要的,是創造一場" 神迹 "。
03
人性的遊戲
故事說到這,觀衆也能看出來:
很多宗教生意,就是一場拿捏人性的遊戲。
舉個例子,同樣款式的琉璃手串,拼夕夕上 10 元兩串的沒人買。
但換個宗教場地賣幾百一串,人們卻天天排隊搶。
隻因爲這串,原料中加了該福澤之地的香灰,雖成本不高,但信仰和心靈寄托的價值無可限量。
同樣的原理。
《絕廟》裏的阿勝也以寺廟那尊蜂窩佛像爲參照物,生産了一批蜂神符,他打算編造一個神迹故事,來作爲賣點。
有了神迹,文創周邊才會變成" 聖物 "。
故事變得更癫。
主角們本來嘗試把蜂神符放在一起車禍的現場,然後準備買通幸存者,讓對方向記者謊稱自己之所以能活下來,全是因爲這個護身符的庇佑。
這不是虛假廣告嗎?
但癫就癫在——
車禍幸存者并沒有因爲錢去說謊。
可是,當他車禍受傷的腿,奇迹般地恢複了知覺時,他又對這個蜂神符的靈性深信不疑,甚至主動在鏡頭前爲他們宣傳。
這也是劇集也展現出了思辨:
宗教行爲可以解構,被做成生意。
但信仰本身,并不能用邏輯輕易去解釋。
這種不确定性,可能才是讓信衆癡迷的原由。
劇集完全呈現了這一套:
有了老百姓 " 神迹 " 的背書,蜂神符變成了供不應求的網紅産品,甚至還被黃牛炒到了天價。
可在依靠造神、販賣信仰,而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
被造的神,被販賣的信仰,也開始迅速對主角們進行反噬——
比如因爲神迹騙局的 " 聲望 " 太大,他們家人也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Game 的爺爺摔跤骨折,不去住院,而是去買蜂神符回來供奉。
阿勝的父親失蹤多年,他母親不願意相信對方已死,而是去求蜂神符,保佑父親平安回來。
即便他們拿嚴謹的科學邏輯,去證明那些神迹是假的,家人們仍執迷不悟。
甚至還反被教育道:不許污蔑神靈。
更諷刺的是。
當故事把宗教和信仰掰開揉碎了聊的時候。
會赫然發現:
對于一些真正的信徒,他們信的并不是所謂的 " 神靈 "" 神迹 "。
而是 " 因果 "" 報應 ",是那個冥冥之中,丈量世事人心的天平。
比如早在主角們做聖物周邊之前。
多爾法師就說過,這是迷信。
對,一個修行者勸你不要迷信,怎麽看都有點奇怪。
可多爾法師最終并沒有阻攔三人去 " 制造迷信 " 和 " 宣揚迷信 ",還作爲推手參與到了其中。
因爲他的 " 沉淪 ",是從另一邊解構信仰這件事。
不是錢财,也和玄學無關,而是因爲人最本能的情感。
從小出家爲僧的他,沒有經曆過普通人的青春期,也不理解什麽是性吸引力。
第一次見到可愛的寶兒時,他在潛意識裏,并沒有把對方當成普通的女施主。
後來,在粉色的晚霞和螢火蟲飛舞的浪漫氛圍下,兩人在談論 " 愛情和佛教的關系 " 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從未愛過。
而在之後一次次與寶兒有關的 " 春夢 " 中,他逐漸明确了愛的感受。
爲了愛,多爾法師申請長期轉到普蘭寺,協助心愛的女子做任何事。
他不忍拆穿三人組的 " 迷信 " 之說,且一再遷就他們對佛教的亵渎。
甚至想要還俗。
有網友說:多爾法師的愛情比寺廟騙局的尺度還大。
但 Sir 認爲,這兩者之間其實一直是暗合的,且都指向了同一種東西——
人性的弱點。
爲什麽宗教和信仰能夠存續至今,依然香火不斷?
因爲每個來到這個世界的嬰兒,都是一個從遠古降臨的先祖。
他們帶着原始的欲念。
也注定要從頭走一遭前人走過的怪圈。
劇集裏,随着修行之人的下墜,随着世道輪回的報應顯現,三人組的創業故事似乎是玄學的那一面獲得了最終勝利。
但很快,陰謀顯現,所謂的不确定,又隻不過是更大更高規模的信仰騙局的一部分,結尾爲第二季留了尾巴。
但相信 Sir 的老粉絲都能從這個故事裏發現很多熟悉的東西——
粉圈大戰,偶像崇拜,棄絕思考的争吵,對立,黨同伐異,乃至錯誤歸因帶來的反智,迷信。
看似是當下的頑疾,但仔細想,不論現在還是過去,不論是國内還是國外。
哪怕被手把手地解構,它依然有着讓人癡迷的魅力。
人類并沒有因爲科技的進步,就擺脫精神困惑。
所有的理性,都可能在一晃神的工夫,被趁虛而入。
這,可能才是最讓人無力的地方。
所謂寺廟的騙局,重點是被騙的錢嘛?
不過是。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無處安放的人性,無非要尋找一個理得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