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從港樂季出發,将芒果音綜帶出自《歌手》後的長久沉寂。
而以台灣音樂爲主題的 " 寶島季 ",算是逆行于當時尴尬的兩岸關系,相比第一季的驚豔,隻能算反響平平。
今年,這檔節目再次回歸,主打一個兩岸三地大團圓,于是有了——
《聲生不息 · 家年華》
熟悉節目的觀衆都知道,這節目的概念就在一個老歌新唱的傳承。
開篇的百萬文案,可謂是正面迎戰當年董卿的《朗讀者》,榮登高考滿分作文模版。
紀錄片式的曆史脈絡 + 訪談 + 懷舊濾鏡,要的就是品味、高度、格局。
先是香港音樂發展史,後有台灣音樂發展史,所以到今年必須 " 包餃砸 " ——中國音樂百年發展史、中華音樂編年史。
于是,今年的節目又被大家戲稱爲《聲生不息 · 春晚季》。
實話實說,它确實比這兩年的春晚都更像以前的春晚,不知道 2024 年的導演到底要改多少策劃方案。
因爲整個節目,從裏到外透着一句:" 給大家拜個早年!"
先是陣容上," 大姐大 " 毛阿敏坐鎮,定海神針。
接着大部分來自當年陣容最強的《我是歌手第三季》,像孫楠、韓紅、古巨基、胡彥斌、譚維維。
嘉賓入場一如既往得來點兒尴尬社交,那 XXXL 的韓老師也沒客氣,直接來了句:" 第三季我是歌手,到這來!"
然後,五人小團體來了個抱團,剩下其他沒參與過的面面相觑。
畢竟像黃绮珊、周深、郁可唯、汪蘇泷也都是實力唱将。
然後就是這兩年翻紅的披哥浪姐:王心淩、陳楚生、張淇,也都是熱度持續。
不過争議最大的還得是小宋,作爲後輩,觀衆對他的能力還有所懷疑。
但也可以理解,畢竟節目是 " 家年華 " 的主題,各個年齡層的歌手都要湊一環才能把這個概念做紮實。
尤其相較于這兩年春晚插入的純關系戶,這孩子小時候唱歌真的還可以。
接着,一個超級大的命題貫穿節目始終——中華流行音樂。
從 1900 年的學堂樂歌到抗戰音樂到千禧年的流行音樂,再到如今多元化的音樂面貌。
以各大音樂院校、協會、音樂組織委員等專家作爲節目先導串講,緩緩道來祖國變遷、滄海桑田。
像是什麽《毛毛雨》《送别》,不知道音樂生考研會不會有相關考題?
改革開放後,以《鄉戀》爲代表的流行音樂,從春晚打開出口成爲幾代人的回憶。
《彎彎的月亮》《讓世界充滿愛》《黃土高坡》《一無所有》,簡直暴露年齡。
在過往的影像與熟悉的旋律裏,我們看見了曾經的淳樸、豐沛、稚拙卻充滿人情味的氛圍。
所謂經典的意義,就是可以經曆時代變遷,打破時空的局限。
流行音樂的發展、聚合、統一、傳播,既是時代環境的記錄方式,又是青年文化的重要載體。
節目中注重呈現 " 流行音樂 " 在整個民族語境下的廣義概念,也就注定其立意和高度會将文化價值導向的正确性遷至綜藝節目的娛樂性之前。
于是第一期節目的選歌從《山河圖》開始,将整個曆史文脈書寫其中。
接着以年代爲索引,從《漁光曲》改編的《跟着你到天邊》開始抓住觀衆群。
然後,以抗美援朝老兵與烈士回國的故事引出《英雄贊歌》《唱支山歌給黨聽》。
一如既往,經典影視劇 OST《上海灘》《你快回來》《誰》《籬笆牆的影子》等,更是召喚集體記憶的絕對密匙。
接着第二期的合唱又是貢獻了孫楠和韓紅《美麗的神話》、周深和黃绮珊《歲月》的神級組合。
還得是何炅老師,每次哭得都比觀衆還動情。
按照節目老傳統,結尾必須集體大合唱,這兩期一個是《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個《大中國》。
就目前播出成效看,完全可以說——
父母輩兒又得貢獻收視率了,懷舊風兒又占領高地了,紅歌會又前緣再續了,炎黃子孫的血脈又覺醒在中華大地了 ……
但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節目的評論區被惡意差評給攻陷了。
要說這屆年輕人反感的是什麽?
大概就是 " 炒冷飯 "" 煽情 "" 說教 "" 賣情懷 ",乍一看這節目好像是每一腳都踩了雷區了。
可實際就如前面所說,前兩期節目的主題正是圍繞 " 中華流行音樂 " 進行曆史梳理。
這幾期的老歌、老人、老故事,也都是實實在在的曆史重現,不是虛無的唱高調,也非強行炒冷飯。
從訪談剪輯和影像曆史都看得出,芒果一如既往是謹慎的。
但主題深刻與綜藝娛樂并不沖突,如果說在娛樂性相較于前作有所下滑。
在小妹看,這與以韓紅爲代表的歌手前輩的氣場,以汪蘇泷爲代表的後輩歌手的社交包袱等有關。
因爲 14 位歌手見面的方式,遠不及港樂季氛圍輕松,這裏可以兩季做比對非常明顯。
但這些,在節目還沒有進入到正式分組比拼前,不宜過多評論。
網上的評論有一部分是對意識形态刻闆印象的玻璃心斷言。
而彈幕的實時反應,或許更有參考意義。
不可否認的是,當格局、立意、文明都提升到國家高度的時候,作爲音樂節目的觀感就會有距離。
當所有歌曲在聆聽前都要有一個文化預設的前提,這種 " 高姿态 " 的審美優越反而會使節目落入 " 無聊 " 的尴尬境地。
節目中至少一半歌手都是目前歌壇的中流砥柱,在歌曲的呈現效果上也具有很大的聽覺沖擊力。
作爲音綜愛好者,在質量本身沒有問題的前提下,如果芒果能放下 " 立标杆 "" 提高度 " 的架子,回歸音樂與人的本真,反而更容易讓大家接受節目。
本山大叔當年那句話誠不欺我:
尤其《歌手》也快要回歸了,音樂綜藝歸根到底,還得是音樂本身。
如果能留下幾個驚爲天人的舞台,剩下的價值引導都是錦上添花,反之很容易又當又立。
下期就要分組對抗了,以唱和舞台水準來說依舊值得期待。
隻不過,在如此浮躁的環境裏,大家耐心還有多少,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