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8 月 11 日電 不光銷售要有 " 渠道 ",收賬的時候也要 " 打點 "…… 長期以來,醫藥購銷過程中的 " 回款 " 環節也被不少人盯上,相關崗位也成了撈油水的 " 肥差 "。爲解決 " 回款難 " 的頑疾,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已經出手,推動改進結算方式,斬斷利益輸送隐秘鏈條。
資料圖:民衆正在醫院門診樓内等待就診。 ( 圖文無關 ) 殷立勤 攝
想回款先送錢?财務科也難逃誘惑
中新财經注意到,在近期的醫藥反腐中,除了醫院的 " 一把手 "" 一把刀 " 成爲企業主要行賄對象,腐敗也蔓延至财務、行政後勤等部門,在被查幹部中不少是出自财務科。
2022 年 7 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糾治醫療腐敗頑疾》一文就披露,多名醫療衛生領域黨員幹部 " 靠醫吃醫 "。瓜分醫藥購銷回扣這塊 " 蛋糕 " 的利益群體,遠不止臨床業務醫生和相關負責人。
例如,江蘇省響水縣人民醫院财務科原科長劉某榮主要負責醫院各種收入、支出、預算等财務管理活動,尤其在供應商的發票入賬、對賬、回款上,他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爲了能盡快拿到 " 回款 "、回籠資金,供應商千方百計地巴結讨好劉某榮,準時準點地在中秋、春節等重要節點奉上 " 誠意 ",少則幾千,多則上萬。在 2015 年至 2021 年期間,他非法收受供應商等人賄送的現金和購物卡等财物,合計 48 萬餘元。
而這樣的現象并非個例。有醫療器械代理商就向中新财經透露,除了銷售,醫院給企業的回款結算等環節也存在收受賄賂的空間。
據其介紹,目前,一些醫院回款周期快的是三個月,慢的話六到八個月,超過一年甚至到兩年的也有," 正常情況下,是排隊等待回款,但有時候是‘選擇性地回’,有些地方,供應商需要去要債,這時候沒準就得給财務主管方面的領導送點好處。"
這也就意味着,在利益的驅使下,無論是臨床的醫護、采購,還是行政後勤人員,都有可能成爲供應商的 " 目标 "。而在醫療器械設備、耗材采購上攫取私利,多付的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患者。
資料圖:自動分藥系統 ( 圖文無關 ) 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 三角債 " 問題由來已久
事實上,醫院、企業、醫保基金之間的 " 三角債 " 問題由來已久。公立醫院作爲絕對的采購主體,在産品實際采購過程中長期處于強勢地位,這也導緻第三方的代理商總是需要先墊付貨款,從而催生醫療機構 " 回款慢 " 的業界難題,甚至被默認爲 " 規矩 "。
不光銷售要有 " 渠道 ",最後收賬的時候也要 " 打點 ",不少代理商對此也深表無奈,長期的拖欠貨款也令企業利潤受損。
盡管藥械企業對于解決上述問題的呼聲一直都有,但現實中,想破解 " 收賬難 " 卻仍有諸多壁壘。醫院無償占用了生産企業的流動資金,而生産企業減少銷售費用的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價格。
有業内分析認爲,在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大背景下,顯然一些醫院的收入渠道變窄,單靠還未成熟的醫療服務收入無法實現醫院收支平衡,那麽醫院最後就可能将壓力轉嫁到藥械企業身上,回款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了。
更有醫院不是不能回款,而是不想回款,以自身的強勢地位倒逼藥械企業讓利,以彌補在收入上的缺口。甚至因爲有的醫院長期拖欠款項,産生 " 愧意 ",造成立場偏移,在藥械采購等問題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後還是損害了患者的利益。
湖南省醫療保障局官網截圖
回款 " 繞開 " 醫院 醫保直接結算
中新财經注意到,針對 " 回款難 " 的頑疾,從國家到地方層面都在推動改進結算方式。
例如,2021 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中就曾提到,醫療機構應承擔采購結算主體責任,按采購合同與企業及時結清藥款,結清時間不得超過交貨驗收合格後次月底。
另外,文件還提到,在落實醫療機構采購結算主體責任的前提下,探索通過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機構設立藥品電子結算中心等方式,推進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
目前,多地已經陸續開始試水,在回款過程中 " 繞開 " 醫院,改爲醫保直接結算。
例如,此前,山東省德州市就在全省率先實行醫保基金結算藥款。公立醫療機構采購國家、省集中帶量采購藥品,以及基層公立醫療機構采購的所有藥品,都通過山東省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系統,由醫保基金與藥企直接結算,相應金額從醫保對醫院結算的資金中扣除。此舉令平均 8 到 12 個月的藥品耗材結算周期縮減至 30 天。
2022 年 12 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開展的實施意見》對外公布。
該文件也明确提出,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的采購貨款實行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建立健全周轉金制度,具體由醫療保障部門通過帶量采購周轉金代保管賬戶與藥品和醫用耗材供貨企業 ( 生産企業或配送企業 ) 對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的采購貨款進行直接結算。
就在幾天前,湖南省醫保局網站公開了《關于實施醫保基金直接結算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産品醫藥貨款的通知》,明确自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在全省範圍内實施集中帶量采購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貨款由醫保基金直接結算工作。
伴随全國範圍内直接結算制度的加速推進," 三角債 " 頑疾或有望破解,并最終起到斬斷利益輸送、維護患者利益的作用。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