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8 月底開始,深圳樓市政策頻出," 認房不認貸 "、" 港澳居民放松限購 "、" 取消離異時間限制 "、" 取消離異首付要求 "、" 存量房貸利率下調 " 等利好政策接連出台,使得深圳樓市一直備受關注。
進入 9 月後,樓市更是迎來 " 金九銀十 " 銷售旺季,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在諸多利好疊加的背景下,近期深圳樓市的表現依舊不算明朗。
新房、二手房成交萎靡,新增貨值再創新高
據深圳房地産信息平台公示,9 月全市新建商品房成交約 25.39 萬平方米(2480 套),同比減少約 53.35%;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約 20.93 萬平方米(2076 套),同比減少約 43.52%,對比 8 月份成交的 2199 套,環比減少約 5.6%。同期全市二手房住宅成交面積約 23.2 萬平方米(2400 套),成交套數環比微跌約 0.9%。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秋國慶期間,深圳的樓市也較爲平淡。
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全國重點 10 城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 612 套,處于近七年次低位水平。其中,深圳在 2023 年 " 雙節 " 期間累計成交 336 套,較去年同期下降 39.5%,日均成交 42 套,日均成交面積約 3.5 萬平方米,較節前一周(9 月 22 日至 9 月 28 日)相比下降 41%,較去年國慶期間下降 46%。
在成交量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深圳一二手房的供應量卻在不斷提升。
據了解,9 月深圳全市新增一手住宅預售面積約 92.2 萬平方米,創下三季度最高值,環比上漲 68%。9 月底全市一手住宅庫存面積約 498.8 萬平方米,但是随着 9 月下旬成交走低,一手住宅去化周期持續上漲,超過 17 個月。
克而瑞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23 年 9 月,深圳全市共有 23 盤入市搶收,包括 21 個住宅項目共 22 次開盤加推以及 2 個公寓項目入市,合計推售 9282 套房源。
2023 年 9 月深圳市開盤項目分布圖,圖源水印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樓市的低迷狀态并非一朝一夕。
2021 年 2 月 8 日,深圳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全市共有 3595 個小區被納入 " 指導價名單 "。政策剛出時效果還不算明顯,但由于之後深圳将二手房參考價作爲銀行發放貸款的标準,導緻深圳二手房市場曆經長達 2 年的低位盤整,2022 年更是跌入谷底。
深圳房地産中介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2 年全年,深圳二手房錄得(含自助)26853 套,相比 2021 年 44375 套的錄得量,下降幅度達到 39.5%,創下深房中協有二手房錄得量數據統計以來的最低值,二手房錄得量連續 2 年低于新房成交量。
進入 2023 年,深圳樓市曾在第一季度出現 " 小陽春 ",二手房市場曾在 3 月和 4 月實現了每月交易量超過 3000 套的表現。但到了 5 月,二手房市場再次陷入低迷,其交易量(過戶量)直接下滑至 3000 套以下,并于 7 月和 8 月下挫至接近 2000 套的交易量。
在二手房市場不斷下挫之前,深圳的新房市場也不甚理想。2020 年 7 月 15 日,深圳發布了被稱爲 " 曆史最嚴房地産限購新政 ",其中明确要求 " 深戶滿 3 年同時要繳納 3 年社保才有資格購買商品房 ",這導緻很大部分 " 新深戶 " 失去了購房名額。
要說明的是,2023 年 7 月正好是 "715 新政 " 屆滿三年之際,本應該釋放大批量的購房需求,但從克而瑞市場監測數據來看,今年 7 月,深圳的新房住宅成交量也不過約 37.08 萬平方米。
國央房企紮堆深圳北,擱淺逾 30 年項目預計年底面世
相比持續在低位徘徊的二手房市場,深圳的新房市場雖也不理想但至少數據還算過得去。
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9 月份,深圳新房市場全市網簽成交 2076 套一手住宅,環比下跌 6%。全市各區新房成交主要集中在寶安及龍華兩區,其中寶安區網簽 775 套,龍華區網簽 335 套,占比超一半。
聚焦到具體片區,钛媒體 APP 注意到,深圳龍華區的深圳北片區是近段時間新房市場較爲活躍的片區。目前包括超核中心潤府、中海珑悅理、超核紫雲府、保利招商龍譽等在售新盤,以及待售新盤——中洲迎玺花園。
其中,超核中心潤府是由華潤置地(01109.HK)、深鐵聯合打造的北站超核萬象中心,據悉,該項目是今年上半年深圳銷售金額最高的項目之一,最近一次獲得預售證是 4 月份,備案均價約 7.23 萬元 / 平方米,毛坯交付,目前已處于清盤狀态。
與超核中心潤府緊鄰的新盤是由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以下簡稱 " 中海 ")開發的中海珑悅理,該項目備案均價約 7.2 萬元 / 平方米,戶型面積段涵蓋 88 平方米、97 平方米、101 平方米和 128 平方米。
不過由于近年來,中海在深圳新入市的住宅項目不斷發生因質量、裝修、貨不對闆等維權問題,導緻中海在深圳的口碑不斷下挫。疊加中海珑悅理還有近一半的房源是租賃住房、車位比僅 1:0.6、無社區園林等因素,使得該項目的認購情況并不理想。
深圳北片區内另一個由華潤置地操盤的住宅項目是超核紫雲府。據了解,超核紫雲府于 9 月 14 日獲得預售證,備案均價 7.07 萬元 / 平方米,項目在開盤時采取了較爲進取的促銷策略,使得折後均價約 6.4 萬元 / 平方米起。
雖然超核紫雲府總體量僅 4.8 萬平方米、隻有兩棟單元樓,且靠近地鐵 4 号線,卻是目前片區裏唯一帶精裝修交付的新盤。9 月 22 日,超核紫雲府進入選房階段,有效認籌 402 批,對應房源 464 套,最終錄得銷售 261 套,折合去化率 56.25%。
另據钛媒體 APP 現場了解,深圳北片區内還有中洲迎玺花園處于待售狀态,目前該項目還未取得預售證,預計最快本月底或者下月初入市,開發商爲深圳本地房企中洲控股(000042.SZ)。
項目資料顯示,中洲迎玺花園占地面積約 7.7 萬平方米,總建面約 44.6 萬平方米,容積率約 4.24,計劃分三期 5 個批次開發,涉及 17 個單元住宅樓、1 棟幼兒園,規劃約 2669 戶。
值得一提的是,中洲迎玺花園原爲 " 深圳龍華黃金台項目 ",是中洲控股在深圳的重點項目之一,曆史最早可追溯至 1993 年,在公司半年報中對于該項目的描述爲 " 位于深圳北站核心商務區内,區位優勢明顯,拟打造龍華區核心地段的高端住宅産品 "。
據钛媒體 APP 早前報道,2020 年 4 月,中洲控股、深圳市寶東地産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寶東地産 ")與深圳市規劃和自然龍華管理局簽訂征地補償協議,據此黃金台項目被置換成一宗占地 9 萬平方米的商住地塊。但由于該項目存在權益糾紛等問題,推進難度大,直到 2022 年 9 月方才進入開工階段,并對外公開案名爲 " 中洲迎玺花園 ",預計 2026 年 1 月竣工、總投資金額約 62.13 億元。
今年 1 月 18 日,中洲控股才從寶東地産手中獲得後者持有的黃金台項目公司最後 10% 權益,據此正式拿到黃金台項目 100% 的權益。曾有投資者向中洲控股詢問從寶東地産獲取黃金台項目 10% 權益所涉及代價,不過中洲控股方面并未對此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黃金台項目完全歸屬于中洲控股尚不足半年時間,該項目的權益劃分再度出現變化。今年 6 月 26 日,中洲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中洲地産與信達資本、中國信達深圳分公司合作設立 " 廣西信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下稱 " 廣西信中 "),總規模約 60.41 億元。
其中,中國信達深圳分公司現金出資 42 億元,作爲合夥企業的優先級 LP;随後合夥企業将這 42 億元以借款方式輸送給中洲地産,作爲其中一項增信措施,中洲地産 90% 股權被用于質押擔保。而中洲控股以股債權形式出資 18.4 億元,作爲合夥企業劣後級 LP,包括中洲地産剩餘 10% 股權和深圳市黃金台項目有限公司 100% 股權。
钛媒體 APP 注意到,在投資者互動平台,曾有投資者提問 " 設立廣西信中投資合夥企業,是真轉讓黃金台項目股份,還是真的融資?"中洲控股方面回複稱," 是爲了優化公司債務結構,推動公司項目開發建設。"
請輸入圖說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 10 月 12 日收盤,中洲控股股價報收 6.54 元,漲 0.93%,成交額爲 1973.56 萬元,當前公司總市值約 43.48 億元。(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