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27 日訊(記者 李潔)随着經濟形勢好轉,北京甲級寫字樓今年三季度需求有所恢複,淨吸納量連續兩個季度爲負之後,在三季度實現轉正。
據高力國際最新數據,今年三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淨吸納量大幅回升至 16.8 萬平方米,預計全年淨吸納量 11.8 萬平方米。
" 淨吸納量大幅回升主要由新項目預租去化所緻,三季度入市的新項目預租去化就達到 16.9 萬平方米,其中央國企是新增供應預租去化重要的需求來源,去化占比達 81%。" 高力國際中國區辦公樓研究負責人兼華北區研究部董事陸明表示。
高力國際披露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北京甲級辦公樓市場新項目集中入市,合計超過 44 萬平方米(不包含非市場化的自用樓宇及大宗買賣交易樓宇),占全年新入市甲級寫字樓總量的 66%。
可以說,三季度的淨吸納量是新項目在入市前一年左右的時間内陸續預租貢獻所得,而大部分存量項目的去化難度依然較大。
" 僅看存量項目淨吸納量的表現,市場需求呈現逐步改善的趨勢。雖然存量項目空置面積仍未實現全部去化,但相較于過去兩個季度的水平,三季度存量項目淨吸納量的表現,說明需求确實在觸底恢複過程中。" 陸明稱。
租金方面,北京甲級寫字樓租金已經連續多個月下降。2023 年三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淨有效月租金持續下降至 309.9 元 / 平方米,環比降幅爲 2.3%。
" 需求不足的問題可能會長期困擾辦公樓市場,如果需求不足,北京辦公樓市場或将無法避免租金持續下移,甲級市場平均淨有效租金重回‘ 2 ’時代或許隻是時間問題。" 陸明表示。
據了解,過去三年北京辦公樓市場租賃成交中,中資企業的租賃交易量約占九成,是辦公樓市場需求來源的中流砥柱。其中,約 27% 的企業也具有央國企背景,超過 50% 的民企租賃成交來自于互聯網科技行業。
陸明預計,四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淨吸納量有望回正,全年淨吸納量預估在 10-15 萬平方米。然而,由于市場依然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态,空置率或繼續上升。
" 由于前期經濟高速發展,帶來寫字樓階段性超量供應,讓商辦市場短期承壓。" 中海商業商辦資産管理部高級總監李雪瑞在睿和智庫舉辦的不動産創新峰會上說道。
其進一步表示,如果将時間視線拉長來看,寫字樓供需失衡的問題,可以通過更長的時間,讓商辦行業找到新的供需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