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绮珊,回春了。
幾天前,55 歲的黃绮珊因颠覆式地變化,再次在網絡上引起關注。
她在微博發了兩張自己的近照,配文 " 喊媽喊姐,你們說了算 "。其實早在《時光音樂會》中,她一襲白色連衣裙,膚色白皙,身材纖細,與以往的形象差别甚大。
那幾句 " 失望過後,擁抱更多希望,夜的盡頭叫做陽光 ",是她這些年經曆的真實寫照。
在今年春晚,黃绮珊搭檔希林娜依 · 高演唱的《是媽媽是女兒》真摯動人,令很多人共情、落淚。
黃绮珊的聲音,有很強的爆發力,有黃昏的落寞,又有無法釋懷的呢喃,讓人無處可藏。
黃绮珊原名叫黃曉霞,出道這麽多年,她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字,諸如:黃小珊、蘇珊、阿黃、黃琪珊,聽衆喜歡親切地叫她 " 黃媽 "。
可是她心裏知道,自己就叫小霞。
小霞是母親給她起的名字,也是最初的她。
過往所經曆的痛苦,如今她終于可以釋然講出,那是在漫長而無序的人生中,主動與被動而凝結成的性格使然。
曾被稱爲 " 最醜歌後 " 的黃绮珊,終于在自己 55 歲這年蛻變了,小霞喜歡現在的自己。
回到熱鬧的人群中,她不再是當年那個淚眼朦胧的女人。
很多人認識黃绮珊,是在 2013 年的春天。
她參加了《我是歌手》第一季,回到大衆視野,黃绮珊異于旁人的聲樂功底與天賦,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首《等待》讓大家記住了她的高音,人送 " 鐵肺巨嗓 ",黃绮珊一夜爆紅。
在《歌手》舞台的黃绮珊
走紅這年,她已經 45 歲。
彼時的黃绮珊已經沉寂多年,她被很多圈内專業音樂人稱爲 " 亞洲最完美的聲音 "。
有一場,黃绮珊一身黑衣翻唱《剪愛》,她哽咽到無法繼續,多次靠咬自己的手指控制情緒。
黃绮珊哽咽落淚,不能自已
控制失敗。
最後,她淚流滿面,直到情緒完全失控,整個人蹲在被聚光燈籠罩的舞台上。
" 把愛剪碎了随風吹向大海,有許多事讓淚水洗過更明白;
越傷得深,越明白愛要放得開。"
對她陌生的觀衆感到不明所以,也有人被她的感性與淚水所觸動。
更多的人開始探尋這首歌對黃绮珊而言,意味着什麽。
黃绮珊唱《剪愛》,胡海泉落淚
《剪愛》的作詞人是黃绮珊的前夫塗惠源,傷她最深的男人。
伴随着突如其來的走紅與淚水,黃绮珊過往的故事,開始逐漸被人知曉。
作爲故事的親曆者,她想起很多人,很多事。
黃绮珊是重慶人。
在那座迷幻錯綜的城市,生猛的景象,把一座現代城市變成一座爬不完的天梯。
這裏生長的人身上有一種悍勇江湖氣,黃绮珊便是如此。
她不算幸運,出生在重慶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自幼父母離異,争吵不斷,黃绮珊沒能從原生家庭感受到溫暖與被疼愛的感覺。
她在十幾歲的年紀,就開始到處打工。走在重慶這座山城,黃绮珊駐足在會仙樓做了一段時間的服務員,她過早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不過,有些困苦的少女時期,愛唱歌這件事,成爲黃绮珊最大的慰藉。她從小就跟随外公住在渝中區上清寺一個大雜院裏,學習唱樣闆戲。
少女時期的黃绮珊
八十年代,鄧麗君風靡内地,身心皆被捆束已久的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種來自心弦的悸動,她實現了 " 哪裏有中國人,哪裏就有鄧麗君歌聲 " 的盛況。
黃绮珊也不例外,她受鄧麗君的影響,開始從唱樣闆戲轉爲唱流行歌曲,也開始學習舞蹈。
1986 年,18 歲的黃绮珊考入重慶華桦舞蹈團。
原本是要來跳舞的她,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給舞隊的隊長肖健虎唱了一首蘇芮的《明天還要繼續》,驚豔了在場的很多人,隊長當即将她調到了歌唱隊。
在重慶華桦舞蹈團時的黃绮珊
黃绮珊,自此擁有了歌手的身份。
有次在重慶本地音樂人組織的一場聚會上,本來有些局促的黃绮珊,被在場的一位長者逼着唱了張國榮的《Monica》,驚豔四座,之後跟随前輩們走穴演唱。
年輕時的黃绮珊,歌聲斐然,可是受困于長相平平,每次當她從幕後走到台前,全場一片嘩然。
後來,沒有辦法,黃绮珊就先在幕布後面唱幾句,讓聽衆們誤認爲她是個美女。等待氣氛調動起來後,她再緩緩移步到舞台。
她感到自卑,跑去問自己的母親:" 重慶女孩不都長得很美嗎,你怎麽把我生得這麽醜?"
年輕時,在酒吧駐唱的黃绮珊
曾有人建議她去整整容,黃绮珊有過這個想法,不過後來意識到,臉不能随便動刀子,會影響唱歌的,這是個痛苦并快樂的事。
她形容自己就像一個音響,雖然不好看,但是好用,對于說自己不好看的人,她說:" 你閉着眼睛聽吧。"
在各大酒吧駐唱時間一長,黃绮珊開始有了自信,她雖樣貌平平,可是有了唱功的加持,也俘獲了一批歌迷。
在 20 歲這年,黃绮珊與歌廳裏認識的一位男子戀愛了,很快走入婚姻。
最終的結果,便是閃婚閃離,她還沒來得及傷心,就要奔向人生下一個征程。
年輕時的黃绮珊
在重慶小有名氣的黃绮珊,其實離成爲一名職業歌手還有很遠的距離。
想要尋得更爲廣闊天地的黃绮珊,決定離開家鄉重慶,去往大城市追求音樂理想。
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是廣州華語樂壇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那裏的音樂土壤培養出了像楊钰瑩、毛甯這樣的年輕歌者,兩人都是在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成名的。
楊钰瑩與毛甯
黃绮珊,也坐着綠皮火車,去往了廣州。
她期待着在這片陌生的城市,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991 年,23 歲的黃绮珊來到廣州,被金牌制作人陳彼得引薦到 " 蔔通 100 樂隊 ",與那英成爲同事,也正式進入歌壇。
蔔通 100 是廣州流行音樂人的聚集地,也是原創音樂的孕育地,堪稱神一樣的存在,有着最好的音響、燈光、樂隊與舞者。
由左到右:那英、黃绮珊、楊坤
黃绮珊在這裏每場 47 元的出場費,遠遠低于她在别的城市駐唱的收入,可是她不在乎。
" 當時掙錢不是我最大的夢想,心裏想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的變紅,這個想法支撐着我走了很久。"
在蔔通 100,黃绮珊有了藝名 " 蘇珊 ",她人氣很旺,擁有一顆鐵肺,在音域上超越了很多人。隻要開口唱歌,就頻獲掌聲。
在廣州這片開放的土地上,黃绮珊實現了從一位走穴藝人到職業歌手的蛻變。
周圍的人,能清晰看到黃绮珊音樂前路的一片光明。
年輕時的黃绮珊
很不幸,愛情來了。
那是 1991 年,23 歲的黃绮珊遇到了 25 歲的塗惠源。
在廣州,從中國台灣來到内地的音樂制作人塗惠源,他被黃绮珊的歌聲所吸引。
時間一久,兩人互相欣賞,萌生愛意,進而走到了一起。
原生家庭愛的缺失,讓黃绮珊無比迫切地渴望一段穩定的感情與婚姻。
黃绮珊與塗惠源
那個說着要 " 唱死在舞台上 " 的女人,頭也不回地闖入到了婚姻這座圍城裏,之後跟随丈夫塗惠源舉家搬到了中國台灣。
不久後,塗惠源爲妻子黃绮珊推出專輯《躲在音樂背後的人》。
如同專輯的名字那般,婚後的黃绮珊躲在音樂背後,放棄了在内地不俗的音樂事業,親手阻斷了大好前程。
《躲在音樂背後的人》專輯封面
她的起點很高,可是被 " 戀愛腦 " 毀了。
走進婚姻後,黃绮珊幾乎暫停了自己的音樂事業,隐匿在塗惠源身後,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
日子越久,黃绮珊越意識到這段婚姻關系的失衡。
眼看着塗惠源在華語樂壇混得風生水起,自己的音樂事業近乎停滞,成爲了一名家庭主婦。她感到萬分委屈,兩人争吵不斷,感情日漸消磨。
人心難知,婚姻中的變心來得猝不及防。
婚後第 5 年,塗惠源提出離婚,黃绮珊無法接受,她哭着不想放手,苦苦挽留,卑微的姿态愈發加深了對方想要抽身的決心。
黃绮珊太渴望被愛了,童年家庭愛的缺失、父母的離異,讓她太想維持好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越是用力,越事與願違。
挽留無果的黃绮珊,想到了最極端的方式——自殺。
她吃了一整瓶的安眠藥,感覺人在空中飄着,非常危險,好在被朋友救下,将她送到了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
在吞下藥的瞬間,她坦言後悔了。
醒來後,黃绮珊哭着對朋友說:" 我隻是想引起塗老師的注意 ……"
朋友當即給塗惠源打去電話,告知了黃绮珊吞安眠藥自殺的事情,對方異常冷靜:" 她那麽熱愛生活的人,不會做那種傻事的,沒事。"
那一刻,黃绮珊心如死灰。
這段 5 年的婚姻結束得并不體面。
1996 年,正式離婚後,身心皆是傷痕的黃绮珊,回到了廣州。
曾經的華語樂壇,早已沒有她的一席之地。
經曆了生死,黃绮珊陷入到一段人生停滞的狀态。婚姻與事業接連受阻,她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離婚幾個月後,塗惠源根據自己與黃绮珊的感情經曆創作了《剪愛》與《聽海》兩首歌,那是這兩人從相愛到分離的真實故事。
塗惠源将這兩首歌送給了張惠妹,那是 1996 年,24 歲的張惠妹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姐妹》,短短一周就賣出 30 萬張,累計銷量破百萬。
張惠妹《姐妹》專輯封面
張惠妹出道即巅峰,其中這首《剪愛》原本并不屬于她。
" 人變了心,言而無信;人斷了情,無謂傷心
滿天流星,無窮無盡;我的眼淚,擦不幹淨
所以絕口不提,所以暗自反省,終于我掙脫了愛情 "
黃绮珊坐在沙發上,聽到了這首前夫寫的歌,淚如雨下,她比任何人都明白這首歌的其中寓意,因爲她是親曆者。
連續幾年的時間,她都不敢再聽這首《剪愛》,也聽不得塗惠源的名字。
" 我怎麽知道自己是錯過還是沒錯過,我這種爲愛而活的人,當愛來臨時就不顧一切了。"
這段失敗的婚姻,帶給黃绮珊無盡的痛苦,可她不後悔。
走過那段悲傷的婚姻,重重低谷後,黃绮珊沒有放棄過唱歌。
黃绮珊演唱《離不開你》
1998 年,黃绮珊離開廣州,去往北京。
高曉松做過她的音樂制作人,他感慨在錄音棚給黃绮珊錄音,是一種莫大的享受,自己不用操心,她對音樂的把控幾乎完美。
那時的黃绮珊在爲 2004 年的雅典奧運會上,演唱中國代表團主題曲《驕傲》做準備。
高曉松感到安心,自己什麽也不用做:
" 她早就是圈内公認的第一唱将,我聽過她唱的這首奧運會背景歌,澎湃,激昂,非常好。我并不意外,這就是她的真實水平,這樣高難度的歌不是一般的歌手能唱的。"
圈内人幾乎都對黃绮珊的 " 完美唱功 " 欣賞不已,韓紅曾在一次廣播中表示自己做夢都想唱得像黃绮珊那麽好。
黃绮珊與韓紅
可是,黃绮珊在樂壇始終火不起來,她被大衆抛棄了,成爲了不起眼的落寞歌者。
後來,她也在幾個重要場合唱過歌,可是很多人對黃绮珊,仍然是陌生的。
漸漸地,她淡出了歌壇。
黃绮珊開始打網球,每天運動到大汗淋漓,她的球友、央視網球評論員許旸曾在博客中寫道:
" 黃绮珊在球場上總是一個人默默地來,兩個小時後扛着大大的球包又默默地走了。除了赢球時的歡笑,她沒有太多的光彩,我們有時一起打球,有時聊聊網球,但就是不談音樂,那是她的最愛也是她的傷 ……"
那是一個孤單的身影,網球讓黃绮珊找回自信,她拿過多個網球業餘賽制的冠軍。
打網球時的黃绮珊
2009 年,41 歲的黃绮珊去到了新加坡神學院進修神學,并學習關于音樂方面的知識。
在異國他鄉,黃绮珊與兩個女孩合租,平日裏她自己煮飯吃,穿着舒适的運動裝,每天往返于學校與公寓,日子過得平淡而充實。
她似乎找到了讓自己安定下來的東西。
2012 年末,《我是歌手》導演洪濤聯系到黃绮珊的時候,她還在新加坡神學院讀書。
那年冬天,黃绮珊回到家鄉重慶,洪濤飛到了山城見她。
" 她穿一件棉襖,戴個黑框眼鏡,就是普通中年女人的樣子。"
那是洪濤對黃绮珊的第一印象,内心有些猶豫,他表示想聽黃绮珊唱一首歌。
在重慶解放碑一家 KTV,黃绮珊唱了惠特妮 · 休斯頓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
黃绮珊演唱《I will always love you》,震撼全場
一曲終了,洪濤眼裏的熱淚直打晃,不再猶豫,認準了黃绮珊作爲 " 歌手 " 之一。
2013 年在,45 歲的黃绮珊在《我是歌手》第一季中,一首《剪愛》讓所有人記住了她的獨特嗓音,唱得人聲淚俱下。
她本人多次失控,哽咽落淚到不能繼續。因爲這首歌,唱得就是她的故事。
十七年後,她終于鼓起勇氣面對這首歌,主動揭開傷疤,不過眼淚還是不受控制。
這一場演唱播出後,塵封多年的往事再次被提及,黃绮珊不願多提。
《我是歌手》讓黃绮珊一戰成名,她用歌聲征服了聽衆。
李健直言:" 黃绮珊不拿冠軍,天理難容。"
黃绮珊與李健
如果要追尋聲樂唱功,很多人不可避免地會去聽黃绮珊的歌曲。
因爲在中國的流行音樂市場,聲樂的最高峰就是黃绮珊,即便是高音代表者之一的韓紅,也對黃绮珊的聲韌帶欽佩不已。
音樂教父劉家昌稱贊:" 走遍世界各地,隻有黃绮珊才是華人中最棒的女歌手!"
黃绮珊大器晚成,是公認的第一唱将,但也不乏 " 找茬 " 的人,有一些人對她的長相進行了抨擊,她本人回應:
" 接下來的日子,無論遇到怎樣的攻擊、陷阱、非議、辱罵,我都會堅持走下去,因爲上帝與我們同在 ……"
在《歌手》舞台的黃绮珊
從實力唱将到被人嘲諷爲 " 最醜歌後 ",在《歌手》舞台上的黃绮珊,沒能掙脫争議,不太順遂,如同她的感情經曆。
很快,她又結識了自己的第三任丈夫,音樂總監張鷹,黃绮珊以爲自己在 45 歲這年,終于要遇到真愛,自此塵埃落定。
遺憾的是,這段婚姻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結束的命運。
黃绮珊與張鷹
三段婚姻,三次離婚,站在千百萬的人群中,她每次的選擇都以悲情劇終。
黃绮珊爲情所傷,嘗遍了其中的種種味道,終于頓悟愛情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所謂的安全感隻能來自于自己。
她終于掙脫了愛情。
黃绮珊演唱《我的美麗》
2015 年聖誕節,47 歲的黃绮珊發行個人音樂專輯《小霞》,這是一張反高潮的專輯,沒有标志性的 " 大嗓門 ",嗓音平緩。
她抹去自己光鮮的所有,回到本名小霞。
專輯的簡介裏寫有這樣一句話:
這不是全新的她,這隻是最初的小霞。
黃绮珊專輯 《小霞》封面
出道這麽多年,黃绮珊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字,諸如:黃小珊、蘇珊、阿黃、黃琪珊,聽衆喜歡親切地叫她 " 黃媽 "。
可是她心裏知道,自己就叫小霞。
黃绮珊自己寫的毛筆字:小霞
小霞是母親給她起的名字,黃绮珊長大後,一直認爲 " 小霞 " 才是最初的她。
從出生、青年時代到未知的未來,小霞用這張專輯回溯自己過往幾十年的漫長故事。在回憶時,她時而微笑,時而落淚。
6 年後,她推出《小霞 2.0》,未來也許還會有《小霞 3.0》。
黃绮珊專輯 《小霞 2.0》封面
天生的寬廣音域曾讓黃绮珊感覺陌生無比,在這兩張專輯裏,她不再執着于高音、唱腔與技術,隻是淺吟低唱。
曾經在新加坡讀書的日子,黃绮珊參透音樂的本質與真相。音樂是爲撫慰、爲贊美、也爲傷口療傷。
不唱歌的日子,黃绮珊就打網球、健身、騎車、旅行 ……
上圖爲騎摩托車的黃绮珊
下圖爲在國外旅行時的黃绮珊
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吉普賽人,認爲人生就是遊走,就要東飄西蕩。
當然,音樂是她終極的支撐。
黃绮珊去年年底開始了自己的 " 绮望三十 " 巡回演唱會,在全國各地歌唱。
如今 55 歲的她脫胎換骨,堪稱逆生長。
黃绮珊近照
聽衆們給出的反應最爲真實,他們表示喜歡小霞勝過黃绮珊," 黃绮珊在天上,小霞在地上 "。
小霞是平淡的日子,是每天都能看見的鄰家女孩。
重慶的傍晚,人潮洶湧。
黃绮珊偶爾回到家鄉,她走過山城步道的層層樓梯,長江、嘉陵江上遊船的霓虹燈昭示着山城的繁華與熱鬧。
她想到二十歲時,自己在重慶各個酒吧穿梭駐唱的日子。
黃绮珊演唱《生活總該迎着光亮》
大多數時間,黃绮珊住在北京的家中。
1998 年的冬天,30 歲的黃绮珊拖着行李從重慶來到北京,住進了一個居民小區的三樓。
那年北京的冬天下了很大的雪,黃绮珊興奮不已,穿着睡衣跑到了樓下,開始撒歡兒,整個人在雪地裏打滾,翻來覆去,還伴随着陣陣笑聲。
年輕時的黃绮珊
這一幕,讓小區裏路過的大爺大媽們誤以爲這個丫頭精神不正常。
" 快樂,就是很快樂!"
在這之前,南方姑娘小霞沒見過這麽大的雪,與北京的這次照面,成爲她珍貴的回憶。
春天很快就要到來,黃绮珊要把悲傷讓寒風帶走,她的美麗留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