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石榴 編輯丨月見
來源丨新熵
娛樂圈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
台上," 迪幂孟紮 " 成了節目播出後最大的炸點,趙櫻子從《乘風破浪的姐姐》輾轉來到《無限超越班》," 搞事情 " 的能力絲毫不減。# 趙櫻子 尬 #、# 趙櫻子首次回應紅毯假摔 #、# 趙櫻子四次為自己争取參演機會 #、# 趙櫻子說自己戲很好可是不會說話 #…… 一頓操作猛如虎,流量 KPI 已經不用愁了。
台下,樂得看熱鬧的網友,不出所料地将浙江衛視的這檔新節目,刷爆了熱搜,刷新了收視率。在當晚《無限超越班》官微放出的戰報中,全網 956 個熱搜成為宣傳方特意強調的 " 戰績 "。
很難想象,距離吳彤導演的第一檔演技綜藝《演員的誕生》至今已經五年,演技依舊是演技類綜藝的稀罕物。從流量到話題,從金句到情懷,在創造熱搜方面,每一檔演技綜藝都野心十足,你追我趕,不遑多讓。
但在這樣的熱鬧背後,這類節目真正的目的——挖掘演員、交流創作、精進演技,随着逐漸冷卻的熱搜,一同消失殆盡了。
01
流量拿捏了,演技不重要
很難考證,用尴尬和争議來引爆社交網絡,到底是從哪檔節目流傳下來的綜藝惡習。
亂花漸欲的娛樂圈,綜藝變成再正常不過的輿論戰場。即便看官再不樂意,也不得不承認,這裡多的是來來去去的熱鬧博人一笑。
尴尬的密度高了,一言難盡的事也就太多,想吐槽無從下口,每至此時,沒人不渴望神仙 " 嘴替 " 們會乘着五彩祥雲,肩負使命而來,說你想說但沒說的話,輸出你内心的真實想法。
《無限超越班》是 " 嘴替 " 發揮功能的絕佳戰場。在這檔節目中,你可以見識到娛樂圈這個特殊行業裡物種的多樣性。
比如傳說中的 " 社恐 " ——社交恐怖症。趙櫻子的開場,就像是她的經曆一樣精彩。面試時自稱的 " 迪幂孟紮 ",隻不過是一道開胃小菜,回應紅毯假摔,模仿流量粉絲,努力争取卻被導師齊齊忽視,道道都是綜藝偏愛的調味料。
有人在節目之外翻到她 2015 年的低調而真誠采訪,而後發出真情實感的疑問:她怎麼變成了這樣?然而,不論是她自己,還是節目本身,似乎都不排斥這種走紅的方式。畢竟,幾乎每檔綜藝,都想以每秒一次的頻率,搔到觀衆的嗨點。
再比如 " 社恐 " ——社交恐懼症。台上的沈月,和 vlog 裡的 " 小太陽 " 判若兩人。一個負責積極向上、陽光開朗,一個負責唯唯諾諾、社恐本恐。面對一衆大佬,沈月仿佛即将上手術台,而後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暈血的醫生,将不專業的一面體現得淋漓盡緻。惠英紅下台安慰,沈月依舊害怕發抖。
有人和她共情,回憶自己上台的那些年;有人怒斥她不專業,将 " 不知道珍惜機會 " 的痛罵甩在她臉上。捍衛者與憎惡者同樣分明,但不論如何,她出圈了。在娛樂圈,沒有水花才是最可怕的事。
在 " 我可以 " 和 " 我不配 " 之間反複仰卧起坐的明星們,顯然早已身經百戰,做好了與節目組 " 互相成全 " 的準備。
在娛樂圈驚濤拍岸何止後浪,前浪的觀點與唏噓,就像是炝鍋的蔥花,讓這道綜藝大餐的口味更加豐富。
在 " 互聯網嘴替 " 成為女明星們翻身的一大利器之後,吳鎮宇也精準掌握了這一秘密武器,在每一個有争議的環節裡毫不避諱地直抒己見。
金句從 " 長相可以像,演技别來沾邊 "," 為什麼摔得那麼假呢 " 到 " 你連你媽都不關心,贊不贊成你拍吻戲,你還擔心粉絲 ",再到 " 你們這一代的演員,先看粉絲願不願意,怪不得我們還能存在 ",句句直戳選手心窩,觀衆恨不得點頭叫好。連帶着他曾經的經典語錄也被一一翻出。# 吳鎮宇的嘴是抹了鶴頂紅嗎 # 成了對他的極佳贊美。
不甘示弱的,還有惠英紅和趙雅芝。盡管少女感早已經是過期話題,其忠實擁護者楊幂都已經開始擺脫少女感,嘗試中女角色,但這依舊不耽誤兩位前輩為此唇槍舌劍。一方是 " 做自己 " 的主張,一方是 " 不要走彎路 " 的忠告," 中年甜心 " 薛凱琪在台下微微一笑,流量達标。
戲裡戲外熱熱鬧鬧。想要流量的露夠了臉,想要八卦的吃夠了瓜,演員導師們同台唱戲,偶爾再附贈一些八卦娛樂的邊角料,共同烹燴成了這一場盛大的輿論狂歡。
以至于人們都忘了,這檔節目誕生的初衷,是讓那些在觀衆記憶中留下高光瞬間的港片戲骨們帶着豐富的演藝經驗,與青年演員展開多個層面的合作交流,讓曾經陪伴着一代人長大的經典,能夠以更加當下的方式重新演繹。以及最重要的一點:這是一檔演技類綜藝。
02
演技綜藝這一生
在過去,人們總是樂于見到這樣的故事:目标堅定的主角一路揮灑汗水和淚水,最終一路向上,成就夢想,熠熠生輝。
然而現實的另一面卻是,高速發展的娛樂行業卷入大量迷茫的從業者。他們帶着無處安放的欲望,一頭紮了進去,然後成為金字塔結構中,處于腰部、底部的大多數。
就像是《無限超越班》裡的車保羅。這個在節目中無人問津的 " 小老頭 ",在節目外突然成了 " 真正的好演員 " 的代表,他的經曆、工作、演技都被拉出來重新探讨,甚至是為節目辭去工作,而後三天便錄制完了節目,再次回去做保安的故事,被大肆傳頌。
劇宣擁有再敏感不過的熱搜神經。每一個微小的浪花,他們都能讓其在輿論場裡卷起千堆雪。車保羅是被瞄準的下一個目标。
這也曾被視為演技類綜藝誕生的主要原因。
在 2017 年《演員的誕生》中,腰部演員憑實力逆襲的故事還是主流。那一年,章子怡劉烨丢鞋、黃聖依尬演、歐陽娜娜 " 螞蟻競走十年了 ",袁立瘋瘋癫癫的故事其實并不少見,甚至更勝此時。
但與此同時,蟄伏與破土的故事也不在少數。藍盈瑩、彭昱暢、辛芷蕾、黃璐 …… 這些從節目中走出的腰部演員們,在随後的幾年裡,不出所料憑借實力逆襲。
沒人想到,那樣的毀譽參半已經是演技類節目的巅峰。在随後的許多年裡,每個人都瞄準了這檔風口,淘金者前仆後繼,節目的标簽屢屢更替,從演技競演類綜藝,到導演選角真人秀,再到演員片場生存真人秀,噱頭不少,是否擁有改變這個行業現狀的想法也無人知曉,但在對話題度的挖掘上,卻都已經熟能生巧。
《演技派》是圍繞着于正和他的當家小生、小花旦們創作的節目。于正在這檔節目中擁有着極大的話語權,他上能請來回憶殺,下能熱門蹭頂流,一手營銷牌打得虎虎生風。于正當年之勇,可不是如今在社交平台小打小鬧可比。要知道,當時還沒有百家編劇聯名抵制,于正還未低頭認錯,《延禧攻略》還是愛奇藝的 " 當家花旦 "。
《演員請就位》亦深谙熱播法則,請來郭敬明和李誠儒的那一刻,制作方一定看到了熱搜在招手。不論有沒有看過這檔節目,你一定在 " 郭李之戰 " 中聽過那些成串出現的四字成語:" 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 味同嚼蠟、味如雞肋、如此乏味 "" 翻手為雨、覆手為雲 "" 束手無策,悲痛欲絕,嫉惡如仇 "。節目的火藥味真的夠足,以緻于如今大多數人回憶起來,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冠軍牛駿峰的黑馬身姿,而是 " 三如真經 " 真是好用。
市場導向從來沒有适可而止,工業大國從來不缺批量制造。演技類綜藝何其類似,就連嘉賓和選手,都讓人再熟悉不過。韓雪拿過《我就是演員》的冠軍,但如今她又出現在了《無限超越班》的現場;爾冬升在《演員請就位 2》的現場,坐穩了 " 反矯情達人 " 的 C 位,如今搖身一變成了親切前輩,誇贊起了新流量。
娛樂圈聲色犬馬,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看上去都那麼渺小。但這個行業,也正是最有激情的地方,簡單,直接,充滿熱愛與夢想。然而,賽博世界迷人眼,熱鬧來來去去的背後,初心已經無處可尋。
觀衆們苦口婆心地勸導演吳彤好好搞節目,卻不知道,早在五年前,吳彤就已經拿下了那筆獎勵:
"《演員的誕生》欄目組在收視率、社會影響力、網絡影響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現,獲得了公開的表揚和嘉獎,欄目制片人吳彤也因此獲得了 10 萬元的公開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