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每一個人的成熟都不會輕易,莫不以痛苦、艱難和失去爲代價。強大者,從這些洗禮中脫穎而出,成爲偉大;怯懦者,在艱難歲月中沉淪,爲成捆的故紙堆添加新的作料。
作者丨衛金橋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靳鵬輝
" 今天,東風本田迎來了 20 歲生日。在我出生的國家——日本,過了 20 歲,就會被看作正式進入社會的成年人意味着要開始獨立承擔責任,漸漸走向成熟。" 東風本田總經理渡邊丈洋在 7 月 16 日公司成立 20 周年主題活動上,在公司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的特殊時刻,發出了成長與革新的誓言。
成立于 2003 年的東風本田,絕對是中國汽車合資中一個非常值得借鑒的樣本——草創初期拿不到生産資質,上市之後遭遇産品品質與消費信任危機,2007 年 CR-V 一炮而紅之後逆勢增長,2008 年穿越金融危機的危機,2012 年遭遇 " 釣魚島風波 ",陷入持續三年的低谷。第一個 10 年,東風本田如同懵懂少年,跌跌撞撞勇闖江湖。
2015 年憑借 XR-V 和 UR-V 的絕地反擊,再次屹立巅峰。2018 年短暫的 CR-V 機油門事件并未改變而是錘煉了東風本田,但是 2020 年驟然加速的電動化和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重構了汽車世界,也在改變着每一個市場的參與者。
如今,站在 20 年的新起點,時代在裂變,一場汽車産業的巨變正在蔓延。市場已經由增量時代徹底轉化爲存量競争時代,新的戰争一觸即發。在汽車新四化趨勢正在成爲全球趨勢的當下,轉型迫在眉睫。傳承與創新的兩道枷鎖,緊緊捆綁在所有參與者的身上。
迎來自己 20 歲生日的東風本田,也在迎來前所有未的艱難時刻。在不确定面前,機遇與挑戰并肩前來,考驗着東風本田全新的管理團隊。是知難而退,夯實基礎?還是高歌猛進,屹立潮頭?進攻與防守?保守還是激進?如何在不确定中尋找确定?如何在機遇中規避風險?打破一個舊世界,也在逼出一個全新的東風本田。
百舸争流,奮楫者先,在變幻莫測的市場趨勢下找準合适的發展節奏,不貪功、不冒進,它的每一步坎坷與求索,爲東風、爲本田,爲中國汽車合作的新時代,提供一個全然不同的獨特樣本。少年終知愁滋味的中國車市正在痛苦與悲壯中,經曆着逆流而上的掙紮,20 歲的東風本田,趟過了那道閘門,肩起了遠處光明。
從來沒有成長是一帆風順,也從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10 年之前的東風本田如此,20 歲的東風本田亦如是。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
" 千萬家 " 的喜悅——這是東風本田 20 歲生日當天推出的面向 2030 年的全新願景,公司将從以産品爲中心的 " 傳統制造型企業 ",轉型爲以客戶爲中心的 " 價值創造型企業 "。
要實現未來的美好願景,需要先跨越前方的高山。衆所周知,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電動化領域領先全球,發展速度迅猛,對整個産業帶來了巨大影響,這不是暫時的,而且是前所未有的!" 行業的競争淘汰賽已然開始,仿佛曆史上的戰國時代,貪戀曾經的成功與輝煌隻會被大浪吞噬。東風本田已經站在了必須打赢這一仗的曆史舞台。" 東風本田總經理渡邊丈洋絲毫不回避公司目前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必須直面的現狀。
車市狼煙搖蕩,注定是一場無聲息的競賽。有人擅長短跑,甫一出世,便卓越不凡;有人耐力十足,進窄門,走遠路,終見微光。
漸行漸落的市場,愈演愈烈的電動化和智能化革命,正逼出一個與往昔那盛世浮華全然不同的江湖。從 20 萬輛到 40 萬輛的艱難跨越,再到 2018 年逆市達到約 70 萬輛,從過去以 CR-V 單點支撐,到 "CR-V、XR-V、思域 " 三駕馬車時代;從原來的 " 小市場大份額 " 時代,進入到了 " 大市場大份額 " 的時代。從一個産品爲導向的車企,逐步構建制造 - 品牌 - 銷售三位一體的全價值體系力。再進化到當下以客戶爲中心的 " 價值創造型企業 ",每一步,都必須大膽假定,小心求證!
感謝挫折,它讓弱者沉淪,讓強者煥新。2006 年 "CR-V 尾部下沉 ",2012 年 " 釣魚島事件 " 到 2018 年 " 本田機油門 ",和 2022 年開始的生存危機,永遠值得銘記。第一個危機,告誡襁褓中的東風本田對品質和産品敬畏;第二次危機,警醒東風本田必須構建一個強大而且直面市場的現代銷售體系;2018 年的 " 機油門 " 從發酵到最終解決,是驅動東風本田構建從制造到銷售,從産品到客戶全體系的最直接動力。
在市場的冬夜," 活着 " 是很多品牌深陷困境之中的希冀," 更努力、更好的活着,夯實百萬輛體系基礎 ",是 20 歲的東風本田給自己的目标。有人說,這是市場行走軌迹的必然。河東河西的故事,不過是 20 年的光陰輪換。對于東風本田而言,一步一步走來,從不是坦途,也絕非易事。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從之前對産品力的過度依賴,逐漸成長爲從産品到體系、從品牌到全價值鏈的全方位競争力。
面對機遇與誘惑,東風本田不再是當初懵懂而傲嬌的沖動少年。從一款 CR-V 起步到如今多點開花,從被批評 " 隻會賣 SUV" 到 " 轎車 +SUV 并行 ",從 2017 年之前單純依靠産品力到如今初步具備上攻 100 萬輛構架的體系力,從創始之初開創的 " 小市場大份額 " 到如今直面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剛滿 20 歲的東風本田,舞象之歲,抖擻青春擂戰鼓。
世界越熱鬧,越需要冷靜,在征途上,漩渦和奇迹相伴相随、夾道相迎。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 東風本田所處的 " 合資非豪華 " 區隔,市場份額被急劇侵占,這種對銷量和收益前所未有的強烈沖擊,把我們推至生死存亡的風口浪尖。"7 月 16 日下午,武漢體育中心,悶熱,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在一萬多的員工、供應商、經銷商和媒體面前,坦誠而直率。
鄭總心酸而又無奈的是他年初另外一句話是:" 去年上半年我們有訂單的時候,沒有芯片;下半年芯片來了,訂單沒了!"
從 2015 年開始,東風本田持續長達七年的高速成長周期,在 2022 年夏天戛然而止。過往以内燃機動力和操控優勢爲護城河,在電動化時代被無情抹平,而其它方面(智能化、網聯化、舒适等)沒有明顯長闆可以及時補位,銷量擔當車型 CR-V、艾力紳、XR-V、UR-V 在換代爬坡期遭遇市場大環境價格動蕩,新産品價格難以大幅下調,面對有更大優惠的舊款競品,戰敗率高。
面對外界的劇變與内部的緩慢,東風本田有着清晰的認知:" 大浪淘沙的時代,唯有勇往直前。當前正是全球汽車産業百年巨變的關鍵轉折點,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高歌猛進;在國内,以傳統燃油車爲産品主力的合資車企,無一不面臨着極大的挑戰。"7 月 16 日當天,鄭總在緻辭中回顧與反思。
必須承認,作爲産品的主要産品導入與決策方,本田汽車對中國市場電動化進程預估嚴重不足,規劃失誤,還在固執地把中國版車型和全球版車型僵硬綁定,電動化産品未上市即掉隊。
面對更加複雜的市場環境、更加嚴峻的競争形勢、更加艱巨的轉型任務,東風本田必須堅決、主動、快速走出舒适區,全員一起去創新、去挑戰、去奮鬥,我們要用最短的時間進化出一個适應新汽車時代的 " 新東風本田 "。
首先,2027 年東風本田将不再投放燃油新車。在那之前,東風本田仍需在不斷萎縮的燃油車市場上保持競争力。雖然有難度,但是憑借出色的産品實力以及動力技術儲備,東風本田仍然在屆時年銷售 800~900 萬輛總量左右的燃油(含 HEV)市場保持相當的優勢。
同時,東風本田需要加速電動化轉型。2025 年前電動化比例達到 50% 以上;2030 年前累計推出 10 款以上純電動車型。在以 e:NS、e:HEV/e:PHEV 強電智混以及自主 EV 品牌車型的産品矩陣下,全面構築東風本田品牌。
7 月 3 日,東風本田旗艦轎車全新英仕派正式上市,新車首次推出 e:PHEV 插電混動版本,官方指導價 18.28 萬元 -25.88 萬元。這是東風本田進入 PHEV 市場的全新力作,它不僅率先把合資 PHEV 主力車型實現油電同價,還将承載起東風本田的銷量第四支柱。
醞釀許久的東風本田合資自主品牌将正式發布,結合下半年将進行的企業品牌煥新和全新用戶品牌,東風本田将堅決事實從制造型企業再進化到以客戶爲中心的 " 價值創造型企業 "。
一切都在快馬加鞭。上海車展之後,一大批來自本田汽車日本總部的研發、市場和智能化的管理層,将在中國各地拜訪比亞迪、吉利和蔚來等企業交流,試圖一改之前的遲疑與緩慢,重現昔日榮光。
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
"(20 年中)難的時候,大概 6 年 ~7 年吧?"7 月 16 日晚上,在東風本田 20 周年的座談會上,公司副總經理潘建新掰着指頭,和我們算起過往 20 年的曆史中的哪些艱難時刻。
在潘建新的計算周期中,結合中國汽車過往 20 年的發展曆程,和上汽通用、上汽 / 一汽大衆、廣汽豐田這些當下合資翹楚相比,和同門兄弟東風日産和廣汽本田類似,這家當初從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片荒蕪中誕生的企業,從一出生,就注定筚路藍縷、百舸争流。
但你若勤奮堅韌,時光絕不倦怠。20 年前,一群西裝革履,扛着行李箱、擠着綠皮火車的年輕人奔向了四面八方。彼時的畫面看起來并不相稱,後來的故事也出乎意料。
2004 年 4 月 24 日,第一輛 CR-V 下線,那群年輕人借用了廣汽本田的 4S 店搞銷售。前行者上汽大衆、上汽通用這些彼時的王者們,對于這個新品牌、新車型的初來乍到,并未放在心上。銷售目錄、銷售渠道、銷售經驗皆無的東風本田,稚嫩新生,主打着城市 SUV 車型而來的 CR-V,勢單力薄、滿臉青澀。經驗,沒有。市場,不了解。對手,很強大。
難題,不留情面地擺在了 2003 年才成立的東風本田這枚新人面前。無論是東風本田,還是帶着開疆拓土重任而來的 CR-V,站在了一道窄門面前,澆築着熱血,卻通向了生死考驗。
你看,所有成功者的故事開端,都是充滿驚險的,希冀中裹挾着荊棘。城市 SUV 市場定位,在當時轎車爲王的市場環境裏是大膽的。這種領潮之舉,開啓了東風本田 20 年的峥嵘歲月。那群拿着皮箱擠火車的年輕人,如今也成長爲公司中堅、專業翹楚,然而再回憶起那段草創的日子,熱血依舊。
從 2003 年起步到 2008 年開創都市型 SUV 的新時代,東風本田不僅以一己之力開創 SUV 的全新面貌,它始終堅持 " 銷售能力大于生産能力 " 的 " 緊湊型産銷聯動體制 ",是東風本田給那個時代留下的寶貴财富和卓越貢獻。硬币總是有 A 面和 B 面,古往今來,概莫能外。CR-V 的過于成功,也讓東風本田患上了依賴症,這也是彼時的雅閣之于廣汽本田、凱美瑞之于廣汽豐田等諸多先行者都有過的症結。
你若安于現狀,懲罰須臾而來。2012 年突發的釣魚島風波,全新的挑戰,直面剛剛十歲的東風本田。" 對 CR-V 一款産品依賴過度,對市場快速的切換準備不足。" 原因多樣,歸根結底是沒有建立真正面向未來全面競争的體系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知難而上,東風本田在内部打破原有體系,重新來過。不破不立,2013 年," 再造一個東風本田 " 事業計劃執行得徹底,保留了追求技術上的探索和突破的執着,學會了與市場同行,甚至領先一步。
從 " 緊湊型産銷聯動體制 " 到 " 再造一個東風本田 " 事業計劃,再到寒冬下與時俱進的 " 進銷存管理 " 市場措施與敬畏對手、敬畏市場、敬畏客戶,東風本田前一個 10 年,熱血開場,拾階而上。一邊戰鬥,一邊成長。2015 年、2016 年、2017 年,東風本田實現了銷量 " 三級跳 ",實現了從 40 萬輛到 70 萬輛的跨越。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
現在的東風本田很感謝 2012 年和 2013 年持續的困難帶來的改變,2018 年的機油門事件警醒全體系的敬畏之心,在走向巅峰的路上保持 " 遠慮 " 的危機感和清晰的判斷力,這是一種覺醒。
同樣,未來的東風本田必須感謝當下面對前所未有的沖擊時的自我革新與突破。" 道阻且長,行則将至。在巨大的變革浪潮中,希望東風本田全價值鏈能夠凝心聚力,堅定信念,直面挑戰。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決心克服眼前的困難,以時不我待、隻争朝夕的精神推動東風本田電動化轉型取得新成效。" 鄭純楷揮擂起 20 歲的東風本田自我革新的戰鼓。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