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 4 月 8 日消息,近日,教育部發布了《2023 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其中提到将遴選建設 30 個左右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基地,嚴禁學生将個人手機、平闆電腦等電子産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産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産品,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 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
工作計劃明确,要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督促和确保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每學期視力監測制度,及時把視力監測結果記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并按規定上報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系統。
工作計劃表示,要指導各地落實課後服務、作業管理和考試管理的要求,加強大數據監測,防止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反彈。豐富課後服務内容,充分發揮課後服務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的作用。
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确保學校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嚴格按照 " 零起點 " 正常教學,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 60 分鍾,初中不得超過 90 分鍾,高中階段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要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确保各級各類學校強化體育與健康課和課外鍛煉,确保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 1 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标準,确保小學一二年級每周 4 課時,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 3 課時,高中階段每周 2 課時。中小學校每天安排 30 分鍾大課間體育活動。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督促檢查學生完成情況。
工作計劃還提出,要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嚴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片面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
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學校依法依規予以問責。要将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将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