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巨潮 WAVE,作者 | 小盧魚,編輯 | 楊旭然
8 月剛開始,由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爾 · 哈撒韋公司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根據公司财報顯示,2023Q2 的營收高達 925.0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43%,同時公司的總資産規模首次突破 1 萬億美元。
8 月 7 日,伯克希爾 · 哈撒韋公司 A 類股和 B 類股均創下曆史新高,再次證明了價值投資的魅力。而蘋果作爲伯克希爾最大持倉股,今年股價累計漲幅超過 40%,是助推伯克希爾二季度業績表現靓麗的重要 " 功臣 "。
伯克希爾 · 哈撒韋股價表現(自 2016 年 3 月至今)
巴菲特與蘋果公司的雙向奔赴,讓人想到了另一位熱愛蘋果股票的神秘富豪段永平。這位中國商業史上的傳奇大佬,二十年前便靠步步高實現了财務自由,放下工作徹底回歸家庭後,段永平又逐漸從優秀的企業家轉變爲了優秀的投資人。
比起張坤、但斌等以價值投資爲标簽的基金經理們,段永平更符合一個純粹的價值投資者的定義。
對價值投資感到迷茫的人們,也許能從段永平這位在中國起家、常年生活在美國的投資人身上,獲得一些具有跨國視角的啓示。
01 投資護城河
衆所周知,段永平很喜歡在雪球上與股民互動,說得最多的股票還是蘋果、茅台、騰訊,稱自己對這三隻股票的态度基本上是 " 蘋果跌的多的時候我一定會買的,茅台經常會,騰訊有時候也會買一點 "。
段永平會專注于這三家企業,核心原因還是高度認可他們的商業模式,以及由此産生的護城河——這也是巴菲特等價值投資大師一直強調的東西。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模式,越優秀的商業模式能帶來的企業利潤就越多。
比其他企業更深的護城河,意味着更多的利潤。以騰訊爲例,微信和微信支付影響深遠,段永平雖然表示因爲騰訊目前的投資行爲較多,并不能完全看懂騰訊未來盈利的走勢,但認爲 "10 年後回過頭來看,騰訊賺的錢應該比我存銀行的利息要多 "。
騰訊控股股價表現(自 2018 年 1 月至今)
2022 年,騰訊控股的股價持續下挫,令衆多投資人惶恐不安,段永平卻多次出手買入,在 2 月、3 月、4 月、8 月、10 月先後 6 次加倉騰訊股票。雖然騰訊所占的倉位并不高,但段永平在 8 月時表示持股已經進入浮虧狀态。
10 月份兩次加倉騰訊,當時段永平對外透露的想法是," 騰訊對我而言依然是非賣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好的公司不容易。"
對 2022 年的騰訊來說,要面臨互聯網反壟斷、首次出現業績下滑、大股東持續減持和市場認爲前期估值中樞過高等不利因素,即便進行了大手筆的回購,也沒能有效提振股價和市場信心。
但商業模式優秀的意義就在于,讓公司可以在環境改善時抓住機會修複業績和股價,而不是一蹶不振再難爬起。2023 年一季度,騰訊控股的總收入達到 1500 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 11%,高于此前市場預估的 1463 億元。
更重要的是,其視頻号自 2022 年 7 月推出動态廣告後,即刻成爲最受歡迎的廣告平台前三,很可能成爲未來 2~3 年盈利的關鍵推動力。而視頻号的成功,當然是建立在微信的海量用戶群體上的,微信也讓直播帶現、小程序等變現模式具備了可行性。
業績增長的同時騰訊股價也迎來了一定修複,自 2022 年 11 月開始,股價已累計上漲了約 82%,整體回到 2022 年 4 月的股價水平。以此推算,段永平在 2022 年買入的騰訊控股很可能已經實現了浮盈。
蘋果股價表現(自 2017 年 1 月至今)
不過,比起未來現金流不太看得懂的騰訊控股,段永平最愛的還是蘋果的股票,認爲 " 蘋果的産品确實把用戶體驗或消費者導向做到極緻了,對手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難以超越甚至接近(對喜歡蘋果的用戶而言)"。
無論是營收利潤、産業鏈地位還是總體市值,蘋果公司的确算得上全球範圍内最賺錢那一類公司。在這一點上段永平與巴菲特的判斷高度一緻,他甚至比巴菲特更早投資了蘋果。
02 通吃中美
爲什麽 A 股裏很少有蘋果、可口可樂這樣在全球範圍都極具競争力的公司,是中國的價值投資者們難以回避的一個問題。
客觀來講,中美各自的頂尖企業在體量和質量上确實存在一定差距,這些差距并不完全由企業自身決定,而且這些差距也能直接決定投資者進行投資的勝率。
一方面,美國的市場環境更容易實現 " 赢家通吃 ",并且美國的政治體制、經濟政策、軍事力量也不斷爲這些大資本保駕護航,确保其收入、利潤能夠在全球範圍内不斷增長;另一方面,美股也能夠長期吸引他國的企業上市和資本投入,共同推動長牛向前。
以公司來說,蘋果的确有着強大且難以撼動的賺錢模式,但同樣重要的是,美國在政策層面極少以各種方式去限制蘋果賺取 " 蘋果稅 ",也并沒有将其視爲壟斷企業,或 "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這在中國幾乎絕不可能發生。
2017 年,蘋果公司的淨利潤是 484 億美元,2018 年段永平在和巴菲特吃飯時重點讨論了蘋果公司,而再過 4 年後,蘋果的淨利潤已經超過 950 億美元,企業賺錢的能力驚人,并通過制衡 " 果鏈 " 公司,進一步去賺整個産業鏈的錢。
如果蘋果公司在中國——如果它又恰好不是一個國有企業,那麽其必然會受到更強大的政策監管力度,相關政策也會限制其進一步賺取超額利潤的空間,其收入、利潤、股價自然不會持續不斷地上漲。
美國以外的大量資本(也包括段永平),對此心知肚明。
以沙特主權财富基金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爲例,其投資标的包括谷歌母公司 Alphabet、Zoom、微軟、亞馬遜、星巴克、PayPal 等,僅在 2022Q2 就增持了 75 億美元的美國藍籌股。可稱得上是美國資本市場的忠實 " 客戶 "。
如果沒有全世界财富階層的支持,美股也不會有如今的繁榮,那些盈利能力優秀的上市公司也自然不會被賣出一個好價錢。
與美國經濟和資本環境不同的是,國内外的增量資金并不青睐 A 股,并且中國的大企業也無法像美國的一些跨國企業一樣,能夠在全國、全球範圍内享受不受限的發展空間。
不過,随着中國金融開放的程度加深、産業結構的不斷升級,部分國外資金也開始加大對 A 股的投資。2022 年,PIF 在美股虧損了 110 億美元,今年就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除了以往看好的互聯網、在線教育及應用軟件外,PIF 還關注了跨境電商、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等。
以新能源車企爲代表的新興産業公司,吸引了海外投資人的目光,這既是中國汽車産業升級、逐漸實現彎道超車的結果,也可能會是一種新的價值投資模式的起點。無論國情如何不同,好的收入利潤表現,自然會替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發聲。
03 不缺錢也不缺業績
近兩年的時間裏,我們似乎見證了中美的價值投資者們走向不同的路口,巴菲特再創業績新高的時候,中國的價值投資派基金經理們則在經曆着業績的考驗和基民們的厭棄。
同樣高調宣傳自己是價值投資者的段永平,在網友心中的風評大概要比某些基金經理要強得多。觀察雪球上段永平和網友們的問答,互動氛圍也算得上和諧。
其實段永平是個兼具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人,最早做小霸王的時候就願意拿出公司收益給員工分獎金,自己創立的步步高的大部分股權屬于工會,更可以在企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爲了家庭果斷放棄事業。
這樣的人說他相信價值投資,确實不像是爲了吸引追随者而故作人設。中國所有買下巴菲特晚餐的人當中,目前也隻有段永平并未翻車。
盡管段永平很願意在雪球上分享他的投資動态,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可以随便模仿段永平的成功。
首先在資金量和财務狀況上,大部分人就遠遠不能與之相比,又因爲段永平管理的是個人自有資金,無需向其他人交待投資結果,心态比起散戶和基金經理更能保持淡然。
段永平既不缺錢,也不缺業績證明自己,投資股票的時候比一般投資人更能拿的住。所以段永平談起對所投企業的判斷,總是會把時間拉到 5 年、10 年的維度上,他也的确是在多年之前就買入了茅台、蘋果的股票并持有至今。
如果判斷商業模式的優劣是價值投資者最重要的能力,那麽作爲中國電子行業教父級人物的段永平,其眼光也不是一般的基金經理可以比拟的。
貴州茅台股價表現(自 2013 年 11 月至今)
段永平在 2013 年就開始建倉貴州茅台,将貴州茅台的護城河精準概括爲 " 茅台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做出最好白酒的酒文化,好像也隻有茅台有 ",在 2016 年的時候表示 " 十年後,人們還是會說,十年前的茅台股價真不貴 "。
在段永平持倉的時間裏,貴州茅台的股價最高上漲了 50 多倍,段永平或許并不能預測到中國的價值投資者可以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把貴州茅台的股價推高到如此位置,但并不妨礙他堅定的持有這隻股票。
2022 年段永平逆勢加倉茅台的時候,解釋的原因是," 和大家看到的任何消息無關,甚至和股價也沒有關系,隻是正好有點多餘現金。總覺得從看 10 年的角度,拿着茅台比拿着現金存在銀行要好一點點。"
段永平解釋投資思路的時候,總愛用 " 比存銀行好 " 來總結,并不特别追求超額受益,這種站在高處的雲淡風輕,或許正是段永平能做好股票投資的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