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度妍,毫無疑問韓國的「禁片女神」。
《快樂到死》,《下女》,《男和女》,部部都是禁忌之作。
她在鏡頭前,大膽,生猛,豪不避諱地展示肉體。
但同時她也擁有精湛的演技,甚至可以說是爲演戲而生。
在《密陽》,《回家的路》,《生日》這種有深度的電影中,她在平靜之下充滿爆發力的表演驚豔所有人。
把一個女人的無助,絕望,分毫不差地傳達出來。
從出道至今,她已經拿下了 14 座影後桂冠。
包括 6 次青龍影後,4 次大鍾影後,3 次百想影後,1 次戛納影後。
這樣的成績,在韓國來說絕對是天花闆級别的存在,放眼整個亞洲,也沒有幾人可以達到這個高度。
她是韓國首位拿下國際影後,成爲戛納評委的女演員。
同時,她還是衆多國際大導演想合作,許多實力派演員也喜歡的女演員。
一直在尋求合作機會的陳可辛如此評價:
「全度妍是很多國家的導演都希望能合作的演員。」
是的,她太多變了,什麽角色都能駕馭,可以演激情戲,也可以演内心戲,而入行 33 年來。
她卻第一次挑戰現代動作戲——
《殺死福順》
是的,從片名到海報就能看出,這是爲她量身打造的片。
她就是主角吉福順。
是殺手公司 MK 的王牌殺手,又美又飒。
在該片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吉福順的雙重身份。
她既是一個 " 職業殺手 ",又是一位 " 單身母親 "。
而面對青春期女兒,殺手福順表示:" 殺人比養孩子簡單多了。"," 真希望做媽媽也有合同期限。"。
福順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完全爲全度妍所打造的。
隻有她,能撐得起來福順強大的氣場。
作爲行業内頂尖殺手,她的心理素質極其強大,哪怕子彈當面穿過,她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甚至還露出輕蔑的微笑。
在動作戲方面絲毫不輸,手起刀落,幹淨利落。
看得人渾身的血液都被調動,腎上腺素狂飙,過瘾。
是的,在她的主場,她從不示弱,就算在男女關系上,她也要占據主導地位。
比如她和殺手公司中的後輩,前一秒剛剛吵完,鏡頭一轉,女上男下,男後輩說:" 前輩,我快忍不住了,要不,換個其他姿勢?"
福順搖曳着帶着疤痕的後背,很霸氣的說道:
" 不要,我喜歡這個姿勢。你忍一下,我現在很舒服。"
相當,帥氣。
是啊,當一個女性實現精神自由,金錢自由的時候,沒人會在乎她孩子的父親是誰?
沒人會在意她的過往經曆。
她,就是天生的主角。
不被感情所困,一直特立獨行,當與後輩利益沖突之時,哪怕他渾身是血繼續表白:" 你知道我一直很喜歡你。"
福順靜靜的坐了他身邊,然後,毫不猶豫的刺穿了他的心髒。
工作中不分性别,利益就是利益,玩玩可以,絕不動真感情。
相當,帥氣。
有人說,她怎麽能做到如此冷血,毫無感情。
這一切都要從她的原生家庭說起,她的父親從小對她就很嚴苛,甚至可以說是虐待,不僅打罵她,而且讓她生吞煙。
所以,她從心裏就對父親極爲厭惡。
當有一天她回家突然發現父親被吊起來,性命岌岌可危,殺手此刻就在她的身後拿着槍對着她。
原本殺手當她是個孩子,正在苦惱拿她怎麽辦的時候。
她居然一腳踢翻了凳子,眼睜睜的看着父親掙紮,窒息死去。
就這樣,她這個目擊證人變成了殺手,而殺手則變成了目擊證人。
而她扭頭竟對着殺手一臉的傻笑,笑的很開心,似乎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脫。
這也造就了她冷血,果斷的個性,她似乎是天不怕地不怕,但其實她也有軟肋,就是她的女兒。
作爲專業的殺手,她從來都不會失誤,但是面對一個跟女兒年紀相仿的男同學。
她卻心軟了,于是第一次違背了公司的規則,任務失敗。
所以她面臨整個行業的追殺。
但是她絲毫不在怕的,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就連老闆,也死在了她的刀下。
她不怕生死,她唯一的軟肋就是女兒。
當她得知女兒在監控中能看到一切的時候,她崩潰了,那是她第一次失魂落寞。
那個眼神,哪怕是渣畫質也能感覺到心碎,絕望。
講真,該片說不特别的好,也算不上特别的差。
影後之所以是影後,全度妍演戲的張力的确很強。
其實劇情本身細想的話有很多邏輯硬傷,但是全姐的魅力使人物和情節更具有可看性。
畢竟,大家也都是沖着她去看的。
而這,也恰恰是廠長想說的。
在韓國,不管什麽年齡都有劇本接,也敢做新的嘗試,挑戰自己的職業極限。
而回首國内,見到一個個性獨立,精神獨立,智商在線,可甜可鹽可飒可撩,還不靠男人逆襲的女主,有多不容易?
63 歲的宋丹丹在《演員的誕生》說:
" 我做了 40 年演員,大概從 35 歲開始,就沒有人找我演戲了。"
在韓國呢?
76 歲的尹汝貞,仍能有《米納裏》這樣拿下奧斯卡獎杯的代表作。
是的,如今這個時代,年齡對于女演員來說早已不是桎梏。
60 歲的楊紫瓊憑借《瞬息全宇宙》成爲首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亞裔,40 歲的宋慧喬憑借《黑暗榮耀》再度火遍全球。
而全度妍也在發揮着自己的魅力,作爲出道以來的首部動作片,講真,就沖這敢沖的勁兒。
就值得内娛學習。
希望日後,在這個向來以年輕血液爲主的影視娛樂圈當中,能看到更多 " 大齡 " 女演員成爲熒幕主角。
這何嘗不是演藝圈的一種進步呢?
姐姐永遠是姐姐。
正如伊莎貝爾 · 于佩爾所言:
" 我們總是談論女演員的悲劇命運。
不是電影扼殺了她們,而是生活。
愚昧是危險的,噩夢的制造者 ……
我們遵循自己的标準。
難道你認爲,作爲女演員就得始于 15 歲,終于 20 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