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受害人》完結有幾天了,這部劇我一直在追,在今年類型好劇層出不窮的情況下,這劇依然是其中非常亮眼的一部。
尤其是陳數飾演的辛路,這個角色的故事、性格、氣場都讓我非常沉浸,有極度舒爽的觀劇體驗。
不得不誇一句,作爲姐圈天花闆之一的陳數,再一次塑造了一個非常立體出彩的職場女性角色。
踩着海王老公上位,她才是女總裁天花闆?
辛路這個角色,在前幾集就實現了身份上的一個大跳躍。
初登場,她是匆忙趕回國,爲了給自己涉嫌強奸案的丈夫,收拾爛攤子的全職太太。她知道自己有一個海王老公,分居 7 年間,她見證了他一次又一次的出軌,劇裏的名台詞之一就是質問成功—— " 你上過軌嗎?"
強奸案是他倆婚姻的大危機,但卻是辛路人生的一次翻盤機遇。她以扮演完美妻子幫助成功度過難關的條件,拿到了成功名下的股份,并召開董事會,成功奪權,把自己送上了權力的中心。
從蟄伏 7 年的 " 成太 ",變成了手握重權的 " 辛董 "。
全職太太手撕老公怼小三,最後翻身變女總裁的戲碼,聽起來非常爽文劇本,一不小心就流了俗。可這個角色,正因爲陳數的演繹,有了非常多的讨論空間。
首先就是,全職太太翻身女總裁,如何讓人信服?故事上給了前傳,辛路和成功共同創業,兩個人能力手腕相當,她選擇海外陪讀,是爲了保證丈夫在公司的唯一話語權。
演繹上,陳數演出了辛路的殺伐果斷,而不是裝腔作勢。
這一點,體現在陳數舉辦董事會的戲份上。
當時,是臨危受命的辛路想要更換董事長,面對這些曾經的共事過的董事,她表現的姿态是溫和的,言語卻是堅決的。沒有因爲丈夫被抓走就情緒失控,也不打感情牌,反而平靜理智地剖析現狀。
用 " 我們的利益 " 卻打動這些各有算計的董事,仿佛她不是來奪權的,而是來幫助大家的。
即使獲得全票支持,大局已定,也不情緒外露,隻淺淺地歎了口氣。
特殊時刻,一個溫和理智、穩得住的人,必然更容易得到大家的信任。
辛路的厲害,正在于這種不動聲色地計劃好一切,拿捏住了所有人的想法,陳數演出了她的胸藏錦繡。
同時,辛路的性格也讓這個爽文故事,有了更豐富的底色。
成功的堕落離不開多年處于權力上位,辛路替代成功,成爲大成掌權者後,她可以理所應當地像成功那樣,對屬于自己權力下位的人不關心不 care,可她在知道成功對強奸案受害者趙尋,發動網絡暴力的時候。
她不可抑制地變得憤怒,和成功對峙的時候,罵他 " 下作 ",她對老公出軌的指責,都沒有此刻她的情緒波動大。
因爲辛路并沒有被權力侵蝕,她是能夠蟄伏 7 年的野心家,也是依舊能保持對女性共同體關心和共情的人。
正是這些填充,辛路這個角色在極易成爲無腦爽文的情節裏,反而成了近兩年職場女性角色的天花闆,對上位女性有了非常真實又動人的呈現。
她的能力性格,組成了辛路這樣的女總裁,陳數則把角色的神魂,演出來了。
爲何陳數總是能如此精準?
陳數能把辛路這個角色演得這麽好,其實我一點不意外。
之前我寫過一篇擁有我 " 無腦信任 " 特權的姐姐們,陳數正是其中之一。她在這幾年演了非常多的職場女性角色,從總裁到醫生,從局長到高管,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些角色的話,我覺得是精準。
陳數總是恰到好處的,演出了這個角色身上最準确的地方。
很多人不理解,成功召開董事會卻沒有人支持他重新當選,已經屬于絕對勝利者的辛路,爲什麽在家裏,卻還是溫柔地安慰在自己肩上痛哭的成功?
這個安慰,是否有些破壞辛路這個角色的魅力?我認爲恰恰相反,辛路有蟄伏七年的魄力,她絕不是一個輕易會受情緒影響的人,所以她在将成功替換之後,仍然保持着窮寇莫追的胸懷。
她的安慰,反而是對這個角色心态和性格的準确拿捏。
她的 " 可怕 " 和 " 狠 ",就在于從不做無用的事情,她對成功的安撫,有多年夫妻情誼的最後一點體面,也是擔心狗入窮巷,無能狂怒的成功會在情緒刺激下,幹出什麽魚死網破的大蠢事。
類似的還有《峰爆》裏的丁總,一個女性基建人,身上的剛硬絕對要壓得住場,雨中喊話那場戲,她一個人要托住那麽多人的情緒,陳數做到了。
但同時,性格氣場上的堅硬,也不會硬到失去自己作爲女性的一部分,她内心的柔軟和敏感,體現在送手機回去的那場戲,幾個眼神的思量就演出了。
以及《白色城堡》裏的關老大,一個外冷内熱,對待下屬有些毒舌的嚴厲女主任,她戲份不算多,很容易被演成強性格的劇情工具人,隻突出她對劇情有推動作用的部分。
可陳數準确捕捉到了她身上的 " 悲憫 ",這是一個醫務工作者動人的靈魂。
其實這些角色,都可以算作職場裏的精英女性,但陳數精準演出了她們的共性和不同。
共性得益于她在外形上的适配度,陳數長了一張有氣質看起來就像精英的臉,換上合适的職業服裝,特别對味兒。
同時,陳數也會利用妝造來貼近人物,在《峰爆》裏貼合基建人長期露天工作的特性,特意塗黑,讓自己看上去不那麽精緻。
但外形隻是最淺顯的一部分,陳數内化的演技,才是她演出不同的關鍵。
看看陳數對人物的理解,就會發現她總是想得比觀衆還要多。很多年輕觀衆理解不了《不完美受害人》的結局,爲什麽辛路和成功不離婚,陳數早在拿到劇本的時候,就對這個結局有自己的看法。
辛路和成功,沒能精準的切割,是因爲辛路對這個相伴了小半生的男人,有一種 " 悲憫裏有極大的愛 ",兩個人的關系也是她過往時間的一部分。
所以她憐憫他,又厭惡他下作,這樣複雜的人物關系,違背了爽劇的邏輯,但卻具有灰色的現實底色。
這樣的思考和演繹,才讓辛路這個角色的立體又被勾勒出了一筆。這也是陳數的厲害之處,不追求所謂的觀衆喜好,以自己的閱曆和經驗,去豐富人物的旁枝末節。
才能讓她演了這麽多職場女性,有代表作的同時還能不同質化,拉開角色差距。
這才是我想看到的大演員
可以說,有這樣的職業表現,已經是一個演員能達到的優秀水準線。
但陳數不止于此,我采訪過她兩次,每次她的表達都讓我記憶深刻,在她身上,你能看到一個大演員應該具有的一切素質。
比如對角色有高于劇本之外的思考,拿到辛路這個人物時,她就被這個角色打動,看到了在編劇故事之外這個人物豐富的空間。
她思考怎麽演繹她職場的 " 重回巅峰 ",也琢磨如何和劉奕君一起,還原成功辛路這樣一對複雜的夫妻,她構思兩人愛情故事的前傳,也對年輕觀衆不理解的結局,實現自我視角裏的自洽。
這些思考和判斷,讓她在處理角色時,才不會落入單薄的 " 照本宣科 "。
同時,她對生活有極強的觀察力和總結能力。看到一束大樹底下的小野花,她會充滿童心的觀察它,在它的顫動裏好像聽到了 " 風的聲音 "。
這樣一束不起眼的花,也能觸發她内心的情緒,從孤獨的它,看到更大的天地。
我很喜歡陳數發的一些殺青随記和采訪,都能找到她觀察生活的特别視角。
她會給劇組工作人員拍照,那些對演員來說司空見慣的工作場景,在她眼裏每一個平常的對話、搭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她對拍戲地的天氣變化很敏感,貴州山區的陰灰,攀枝花的日照,以及悄然而來的春天,都被她敏銳的情緒觸角感知到。
一個能從簡單生活裏汲取養分的演員,才真正具有還原生活的能力。
并且,陳數是那種對自我要求嚴格卻不擰巴的人,她的氣質儀态時刻在線,不會因爲工作需求就把自己強繃着,她願意也喜歡撒開手腳大步走路。
很多年齡相似的女演員,都會被問到年齡焦慮,陳數也會感受到年紀增長帶來的壓力,她會遺憾有些角色自己的年紀已經不再适合。
可在短暫遺憾後,她又很快看到,她珍惜了自己過去年輕時演繹的角色,好好對待了她們。時間的流失帶走了她身上的一部分東西,也爲她帶來了很多,表演的經驗,角色人生提供的素材。
這些通通内化成了她的一部分。于是,她把焦慮變成一種時間的饋贈,最後反哺到自己的角色身上。
可以說,陳數的内在人格和她呈現出來的角色魅力是一體的。
這很難得,如今大家聊某一個角色讨喜,總會用 " 人設好 " 去概括角色的優點,我們判斷角色也變成了觀衆喜不喜歡。可真正好的角色,一定是跳出觀衆非黑即白的喜歡二字,有自己的特别魅力所在。
辛路是這樣的角色,你可以不喜歡她否定她的某些做法,但你無法否定這個角色的魅力,而這份魅力,正是演員在理解劇本之後,以自己的能力爲角色加持的。
陳數就是這樣一個善于給角色加持的演員,生活的厚重積累讓她的表演更加自如和自由,而這樣精準妥帖的表演又賦予角色不一樣的魅力,越來越多的代表性角色又築建起了屬于陳數本人的大演員的地基。
就此形成,一個奇妙又美麗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