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華夏基石e洞察 Author 彭劍鋒等
彭劍鋒、吳春波、施炜、孫波
來源 |華夏基石e洞察 管理智慧
咨詢合作| 13699120588
本文根據華夏基石百家管理講談《管理創新趨勢與标杆實踐》分享内容整理,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本文根據華夏基石"百家管理講談"直播《對話:管理創新趨勢與标杆實踐》内容整理。
對話嘉賓:
彭劍鋒(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華爲基本法》起草專家組組長)
吳春波(華夏基石六君子塾首席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華爲資深管理顧問,《華爲基本法》起草組成員)
施炜(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領銜專家、華夏基石六君子塾首席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孫波(教授,華夏基石創始合夥人、執行副總裁,華夏基石首席人力資源專家
孫波:大家好。簡單爲大家介紹一下三位重量級嘉賓。第一位是華夏基石的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彭劍鋒教授。彭教授也是《華爲基本法》編寫小組的組長,這些年帶領着華夏基石爲不同類型的企業做了大量的管理咨詢工作,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案例和實踐。
第二位是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吳春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老師同時也是華爲的管理顧問,從九十年代到現在,一直在跟蹤華爲、服務華爲。
彭劍鋒教授和吳春波教授都有很多的管理學專著,可以說是著作等身的。
第三位是我們華夏基石的領銜專家、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施炜老師。施老師也是從九十年代開始投入管理咨詢和研究工作,也是著作等身的專家。尤其是這幾年出版的幾本著作影響非常大,包括《管理架構師——如何構建企業管理體系》《企業成長導航》《企業進化:長期戰略地圖》以及《重生:中國企業的戰略轉型》等等,相信很多企業家都非常熟悉。
而且,這三位老師是中國人民大學79級本科同班同學,一個班出三位管理大咖,而且他們雖個性獨特,但幾十年精誠合作、相互欣賞、相互成就,是中國管理學界的一段佳話。下面,讓我們掌聲熱烈歡迎三位老師。
接下來讨論的主題是《管理創新趨勢與标杆實踐》。爲此,我事先準備了幾個問題。
如何應對管理創新挑戰?
吳春波:這個問題不像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常識。
我認爲,當前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是否有未來,能否活下去?活下去就有發展,尤其是怎樣以春天的心态活在冬天。這一點,真地很重要。
而且,大家也不要抱怨。冬天已經來了,抱怨沒有意義。任正非總特别推崇的一所學校,是衡水中學,他在公司内部稱之爲"偉大的衡水中學精神"。衡水中學精神是什麽呢?是我們不能改變環境,但是可以提高自身适應環境的能力。正如任總所說:
"我們華爲大學在上課前經常播放衡水中學的早操視頻,衡水中學是中國一個落後地區的中學。大家知道中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是很難改變的,衡水中學也認爲改變不了,但是他們改變了适應這種外部環境的勝利辦法。我們向這個學校學習什麽呢?我們也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外部環境,那麽我們隻能改變在這種環境中取得勝利的方法。我們學習衡水中學的是,不改變外部環境,在這個環境中能勝出。""我們公司的戰略預備隊都在學習衡水中學的精神。他們改變不了教育制度,就要适應教育制度……我們公司也改變不了社會環境,改變不了大世界,改變不了美國,我們就要向衡水中學學習,建立适應社會的方式,我們也跑步。"
所以,衡水中學的偉大之處是什麽?是一群農村孩子和命運對抗的狀态。當然,外界有很多的诟病,但是那種精神狀态,那種以過冬的心态迎接春天,以打造自身适應環境的能力的精神,其實就是任正非總經常強調的"以内部的确定性來應對外部的不确定性"。
我們不能活在"兩個不确定"中——外部不确定,内部也不确定,那就是醉生夢死,活到哪兒,算到哪兒。所以,假如我們對外部環境不夠滿意,就要從我們自身做起。
冬天有多長?有多冷?無法預測。但是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打造自我:第一,在于心态;第二,從低能級生到高質量活。這是我們今年的主題。現在,我們發展的大環境不太盡如人意,但是從心态上可以調整,應該像"豬堅強"一樣,堅強地活下去。
彭劍鋒:确實,針對當前這個特殊的轉型時期,中國企業家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在于迷茫與焦慮,因此我們亟需心态管理,尤其是民營企業。我認爲,當前民營企業普遍面臨三大焦慮:
首先是安全感和信心的缺失。處于這樣一個特殊的中國式營商環境下,企業家普遍缺少安全感,對未來沒有信心。
我認爲,如何使得民營企業家受到尊重,如何使得民營企業家獲得安全感,如何使得民營企業家對未來産生信心,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核心,也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發動機"。這個發動機如果熄火了,中國經濟也會熄火。
所以,最重要的是,除了外在營商環境的改變,中央現在正在制定的《民營企業促進法》也可以給民營企業吃下一劑定心丸。當然,從民營企業的角度,我們自身要進行心力調整,提高自己的心力。
這種心力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要有信仰,有追求,不要躺平。應對外部環境最大的内在确定性是回歸初心,守住本心。而回歸初心,守住本心實際上就是使命、願景和核心價值觀,這是我們應對外部環境最大的一個内在的确定性。
2.管理好自己。不管外部環境如何,都要做好自己、管好自己,這其實也是最大的管理問題。今天,華夏基石e洞察公衆号發布了我的一篇文章——《企業家的10大"時間殺手"》,其中就提到了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觀點。
其次,數字化轉型升級。當前,民營企業之所以表現出迷茫和焦慮的狀态,就是數字化轉型升級、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帶來的不安。我們到底要如何進行數字化的轉型升級呢?如何把控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節奏?如何進行數字化投入?我們如何真正通過創新,通過轉型升級,從過去那種低能級企業走向高能級企業?諸如此類的問題,确實是民營企業當前所面臨的困惑,也是帶來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說,擁抱數智化可能是找死;不擁抱數字化,隻能是等死。但是,到底應該怎樣擁抱?這個坎邁不過去,内心難免焦慮。
我個人認爲,不論是AI還是所謂的數字外腦,數字化轉型都是一個必然趨勢。這是大勢所趨,我們必須要擁抱它。這是中國企業不二的戰略選擇,企業必須趕上這一輪的AI紅利和數字化紅利,否則輕則與這種紅利無緣,重則有可能被時代潮流所淘汰。
所以,民營企業還是要放平心态,以長期價值主義去對待數字化的轉型升級。當然,不必過于急躁,因爲數字化的轉型升級是一個長期戰略,是一個持續的升級過程,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隻能調整心态,回歸平常心。
第三,二代接班人問題。大家讨論了民營企業一代二代交接班的焦慮。中國經過了40年的經濟發展,第一代企業家大多到了退休年齡,企業二代也已經長大成人。這兩代人的價值觀和能力方面存在區别,交接班的意願也不盡相同。而在系統的交接班的機制上,中國的企業家并沒有做出準備。所以,我們這次會專門邀請波士頓咨詢公司到會介紹"家族企業傳承"的議題。因爲在中國,我們把家族企業視爲低級落後模式。但是放眼全球,家族企業是一種最具生命力的先進的管理模式——世界上最長壽的企業大多是家族企業,全球的百年老店甚至千年老店全部都是家族企業。
爲什麽家族企業能夠基業長青?因爲這個機制與職業經理人的角色不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講,職業經理人是爲股東打工,他的奮鬥目标是利潤、是股東價值最大化。但是家族企業是爲榮譽和信仰而戰。所以,國外的家族企業往往是家族控制+職業經理人管理。但是我們中國的企業并沒有把二者分開,所以沒有家族企業文化宣言,沒有家族企業信托計劃,沒有家族企業财富增值計劃,沒有家族企業财富共享計劃,也沒有家族企業接班人計劃。凡此種種,本應當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治理,既能夠保證有效的家族控制,也能夠實現家族内部和家族内外的有效溝通和共識,減少焦慮。我們知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務事是最難辦的,如果它再和企業的經營管理扯到一起,企業家就會陷入焦慮。
這就是我所說的三大焦慮。如何應對這三大焦慮?我最近提出,中國企業家要提高心力,提高心态的管理,主張不爲過去所糾結,不爲未來而煩惱,不爲現實所困頓——做好當下,做好自己,就有未來。
施炜:所謂管理的挑戰,就是如何通過組織實現企業的戰略任務、獲取戰略成果——管理的挑戰永遠是這個問題。德魯克說,要通過管理來獲得成果。所以,管理的挑戰就是能否使組織獲得成果。
當下,談到管理挑戰,首先要應對中國企業面臨的整體的戰略挑戰,以及由此推斷出的企業戰略任務。所以我認爲"現在的管理能不能使我們完成這樣一些戰略任務",可能是比較符合邏輯的一種表達。
企業新的戰略任務從何而來?
首先,是源于環境的變化。我概括了在幾個大的環境變量作用下,中國企業面臨的主要戰略任務。
1.新技術革命趨勢下的創新發展。電視劇《人世間》有一首主題曲是這樣唱的:"草木會發芽,孩子會長大,歲月的列車不爲誰停下。"新的生産力,新的科技革命這趟"列車"也不會爲誰停下。我們能不能趕上這趟列車?這就是剛才彭老師講到的創新發展的問題。
2.全球供應鏈重組形勢下的國際化。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目前看起來難以逆轉。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該如何實現現代化和國際化?這是一個戰略命題。
3.新的競争格局下的有效競争。國内很多領域可能都存在産能過剩的問題。在這種存量競争和行業越來越卷的情況下,如何卷出一片新天地?這是關乎競争的議題,本身無可諱言。就是當别人卷出去了,我們留下來了,接下來又該怎麽辦?
企業要迎接哪些挑戰?
1.人才挑戰。不論是國際化還是創新發展,我們要卷出一片新天地,甚至保持不落後,始終要依賴于人才。
但實際上,很多企業在人才方面并沒有做好準備,在提高組織力的途徑方面走了彎路。很多企業把人的問題先放在一邊,率先去解決管理技術的問題,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學華爲,學先進企業的流程,但效果在哪裏呢?基本上看不到。
流程相當于一個唱本,第一段怎麽唱,第二段又怎麽唱。但問題是,沒有唱戲的人,光有唱本有什麽意義呢?
2.組織治理。也就是說,管理的挑戰關乎企業治理。我們講高管團隊,就會延伸到組織的治理,包括治權構成、決策機制、高管團隊,等等。還會關系到二代接班的問題。
3.領導力。過去,在時代紅利蓬勃發展的階段,企業家沒有遇到過領導力的問題。現在要打硬仗了,很難打,很艱巨,我們能不能率領團隊、率領組織打赢它,這就涉及領導力的問題。
領導力背後的驅動因素是企業文化問題,包括企業的價值觀等。能不能從投機主義中走出來,能不能有長期價值,能不能從個人英雄變成組織的力量,等等。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挑戰,就是我明天的演講主題:如何從機會成長走向系統成長。
吳春波:首先,怎樣管理知識員工?針對剛才的第一個問題,其實德魯克已經回答過了。他在他的最後一本管理學著作《21世紀的管理挑戰》中提出,21世紀管理學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管理知識員工——怎樣像管理體力工作者一樣,把知識員工的生産效率提高50倍?他講到,在産業社會,在傳統工業社會,我們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使員工的效率提高了50倍。但是在二十一世紀,怎樣管理知識員工,使他們的效率實現大幅度提升?這實際上形成了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新的挑戰。
其次,家族企業的所有權。大概是在二十多年前,有過一本名爲《家族企業》的書。它的封底有這樣一句話:"家族是家族,企業是企業,關鍵是所有權。"所以,所有權是一個核心問題。
第三,領袖的作用。當企業所處的環境比較惡劣的時候,我們的領導者,或者說企業的領袖應當起到哪些作用?任正非喜歡引用高爾基的小說人物丹柯的話——當戰争打得一塌糊塗的時候,領袖的作用就是登高一望,爲迷惑的士兵點亮前進的道路,用内心之火引領隊伍前進。
彭劍鋒:對中國企業而言,現在最大的挑戰,或者說最陌生的領域,是如何進行創新的管理。現在,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在提倡人才與創新驅動,包括新質生産力的提出,其核心也是創新。那麽,要如何通過人才與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呢?應當說,中國企業家對創新是很陌生的。因爲我們過去都是模仿或跟随,現在則提出了要追求原創性創新。
所以,現在創新所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管理思維的滞後,對創新不知道如何管理,這裏面就包括了如何實現對知識型員工的管理,如何對創新進行管理,提高創新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創新的效率,真正通過創新驅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這些問題的背後,是體制、機制嚴重地約束着企業的創新活力,包括我們的組織、文化、人才機制,都沒有做到支持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低成本、低質量、低價格,最終是低能級,所以不能支持高品質、高品牌,也不支持好産品,以實現一個合理的價格。這就是不支持創新的組織模式、文化和人才機制。
我認爲,如何實現創新驅動,如何真正建立有利創新的管理體制,是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本質上還是人的問題
施炜:不論是創新管理,還是組織能力建設,本質上還是人的問題。
那麽,怎麽解決人的問題?我最近提出了"3個3"原則,已經經過了實踐,一家已上市的國際化企業這麽做了,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有些企業隻要按照這"3個3"原則行事,基本就能解決人的問題。
第一,三倍薪酬。在座的各位企業家一定要有一個概念:遠離平均線。這就意味着,企業的整個經營質量要遠離平均線,否則就意味着隻能在生存線上掙紮,難以脫穎而出。
要想經營成果遠離平均線,人才的質量就要先一步遠離平均線。而要想使人才的質量遠離平均線,最核心的必要條件,就是人才的薪酬要遠離平均線。遠離是多遠?三倍薪酬。
做到三倍薪酬的不止是個案。最近,滁州的一家企業正在進行資産重組,股票上漲的幅度很大。其實,滁州的優勢并不大,它隻是離南京比較近,也不是一線城市。但是,這家企業因爲采用了三倍薪酬原則,人才問題已經得到了基本解決。比如,在滁州,大學生的平均薪酬是5000元/月,這家企業就給發15000/月。就這麽簡單。
第二,三倍編制。這裏的三倍編制指的是核心崗位,而不是所有崗位。比如,保安人員、食堂的服務員,一個人能幹的,就沒有必要招三個人來。核心的創新崗位,核心的工程師,核心的技術服務人員,核心的、關鍵的管理崗位,在現有人才薄弱的情況下,先安排三倍的編制。這樣一來,企業不怕所謂的人才流失,因爲始終有人可以用。這就如同賽馬,原來人手不夠,怎麽賽馬?所以,比機制更重要的是,先有馬,然後再搞競争機制。如果反過來,先有競争機制,先有文化,但是沒有馬,也隻能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第三,三年利潤。很多企業家抱怨缺少人才,其實還是舍不得爲人才花錢。所以,很多企業一談到數字化就建智能化工廠,就是建設一望無際的廠房,進機械臂、機器人。我們去這樣的工廠參觀,隻見機器人往來穿梭,看不見人的身影。智能化工廠固然重要,但是人其實更重要。這些企業建起了大量先進的廠房,員工宿舍卻搞得一塌糊塗,員工食堂也一塌糊塗。我們在人身上花的錢,包括薪酬,包括福利,包括培訓,等等,也就是我們的人力資本,要用到企業三年的利潤。比如,我們一年能掙一個億淨利潤,那麽就先把三年淨利潤拿出來,用于培育人力資本。
三倍工資、核心崗位三倍編制、三年利潤,用來解決人的問題。時不我待,就如同人的機能一樣,機能衰竭了,首先要換血,而且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内解決。在此基礎之上,再來談文化,談流程,談機制等等。
彭劍鋒:首先,一流待遇、一流人才、一流貢獻。正如施老師剛才所提到的"三倍",最早是三星的李健熙在"天才人才計劃"裏面提出來的。
當年三星也是一個小企業。李健熙上台就啓動了經營革命,其中一個重要的核心即天才人才計劃,就是要從全球尋找頂級技術人才和專業人才,用來縮小三星在技術創新領域和管理方面與世界企業之間差距。比如當時的質量管理專家,精益生産專家,産品設計專家,光靠企業自己是培養不出來的,一定要全球招募。另一個重要的核心是,經營人才以内部培養爲主。
僅就全球計劃而言,三星定位于世界一流企業,因此要求,一定要在全球範圍内,找到那些最頂級的技術創新人才和管理專家人才,并按照國際市場标準的3~5倍付薪。
有專家做過研究:企業文化要起作用,要基于哪些基本條件?結論是待遇高于一倍以内,企業文化就會起決定作用。比如,我們給施老師30萬的年薪,另一家競争企業準備出60萬把施老師挖走,施老師大概會猶豫,因爲他認同我們華夏基石的企業文化,和我們幾位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但是如果對方開出了150萬的價碼,施老師就會說,好的,我馬上來。所以說,在同行業給出的薪酬高于我們一倍以内,我們的企業文化就能起到留人的作用。
而李健熙正是基于這個标準,以國際市場薪酬的3~5倍,把全球最頂尖的人才,包括産品設計人才、技術創新人才、質量管理人才、精益制造人才,等等,全部挖到了三星。但是他們的經營人才全是自己帶出來的。
而且,三星不是零星地挖來幾個人,這種頂級人才單槍匹馬地空降而來,很可能陷入原有文化的"沼澤"之中,"地面部隊"會爲他設置各種障礙。所以,空降部隊徒有專業能力,卻并沒有用武之地。基于此,三星的策略是,把世界頂級企業的頂級技術團隊整建制地挖過來。這樣的團隊來到三星,既可以有效地執行,也帶來了很多成體系的經驗和工具方法,會帶來一種系統的提升。表面上看,李健熙付出了3~5倍薪酬的代價,但是卻帶動了整個系統,引進了所有的管理工具與方法,所以是值得的。
另外,企業要想領先,人才必須領先,他的貢獻才能領先。很多企業家希望我能給他們提供一套工具,讓他們能用最便宜的工資獲取一流的人才,并且還能創造一流的業績——這就是白日做夢。必須是一流待遇、一流人才、一流貢獻。即用一流的待遇吸納一流人才,并讓他們做出一流的貢獻,最後才能得到一流的回報。
第二,分錢、分權、分感覺。一流待遇,并不意味着物質和待遇是最重要的因素。當真正的高管團隊被引進來之後,還有三個要素:分好錢、分好權、分好感覺。把這三個要素做到位,這個團隊當中有個性、有創新能力、有專業管理能力的人就會心甘情願地留下來,爲企業做貢獻。
尤其是現在的知識分子,除了錢和權,他還要感覺。相對倨傲的人,有了感覺,不給工資他也願意跟着你;沒有感覺,給十倍的待遇,他也不一定願意和你合作。
這是我對施老師的意見的一些補充。
吳春波:第一,高素質人才爲基礎。剛才彭老師講到了三星,這是一個标杆企業。我也講一個标杆企業,就是谷歌。
谷歌的人數比微軟的人數少得多,但是谷歌創造的人均效率比微軟要高得多。有一篇文章——《谷歌的秘密軍團》,其中介紹了谷歌的用人方法,概括地說,就是有博士不用碩士。我們人力資源領域有一個定理: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在用人領域,永遠沒有物美價廉。
谷歌的秘密軍團給了華爲一個啓發,所以華爲現在有軍團制,成立了二十多個軍團。尤其是在受到美國打壓的這段時間,利用谷歌秘密軍團的打法,華爲啓用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當然,這個高素質人才并不是唯學曆論。我在明天的課程裏有詳細介紹,就是在華爲,一些學曆并不高的人,也可以創造高績效。這一點很重要。因爲現在學曆和學位有一些水分,不同學校的學生,實際能力差距很大。
第二,減人、增效、漲工資。華爲最大的夢想是什麽?是"534"原則,即五個人的工作,三個人幹,拿四個人的工資,這是一個多赢的局面。總結而言,就是減人、增效、漲工資。因爲"減人"+"增效",效率肯定會提高,所需要的人就少了。尤其在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勞動力會大量減少。當年任總介紹IT的時候說過,IT就是裁員、裁員、再裁員。所以,IT的引用,實際上所要達成的就是減人、增效、漲工資。
任正非最近的講話中有兩個高頻詞彙,一個是人才的濃度,一個是土壤的肥度。施老師剛才強調的是三倍薪酬,這是針對個體而言的。如果面對的是企業這個整體,還有一個高素質人才的占比問題,即人才的濃度。而土壤的肥度是指企業的機制、文化。有時候,我們引進了人才,但是土壤依舊貧瘠,顯然也很難留住他。
所以,構建一個有利于高素質人才成長、發展的平台,使人才能夠認同公司的使命、願景、文化,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觀,真正能夠與企業長期走下去的機制,可能是更加重要的。
企業裁員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孫波:三位老師一開口我就能感受到,第一,他們都很謙虛,但是都能出口成章,這是多年積累的結果。彭老師的高屋建瓴,施老師的系統結構,吳老師的博學淵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爲什麽能創新?就是他們一直在學習,而且不逾矩。雖然還沒有到不逾矩的年齡,但是在治學方面始終能夠做到這一點,也給我們帶來了非常不一樣的強大的氣場。
所以我感覺,我們事先所拟的提綱可能不如順着幾位老師的思路繼續展開。
其實,現在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是,确實能夠通過各種方式把優秀人才、把各行業的頂尖人才獵取過來,而且未必是三倍薪酬,有一些企業甚至有五倍甚至更高的薪酬。但是,大家卻又迎來了新的問題。
比如,那些來自不同體系、不同行業的人才,在我這個行業、我這個公司,要如何真正發揮他們的價值呢?很多企業寄希望于對他們過去經驗的複制,但是因爲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行業的不同或者水土不服,這種經驗的複制很難短期見效,或者說不能直接應用。随之而來的,是我們對這個人的評價會出現另外一種傾向。
針對這樣的問題,幾位老師怎麽看?
吳春波:在人力資源領域,關于招聘存在三個問題:
第一,招什麽樣的人?這就如同擇偶,我們事先得有标準,至少要有一個大緻的形象。如果企業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麽樣的人,隻能靠偶遇,其結果就有些危險。
第二,招多少人?我同意施老師的觀點,多招聘一些人進來。不要看經濟下行期,很多企業都在裁員。裁員是最不明智的做法,爲什麽?春暖花開時候,少一些編制無妨。但是在寒冬季節,我們不能把種子都吃掉吧?那明年的春天怎麽辦?裁員當然是有效地節省成本的一種做法,但是永遠不能把種子和口糧都吃幹淨。我們還得面向未來,追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要盡可能多地儲備一些人才。做企業畢竟是一個長期的活動,就像體育聯賽一樣,要有"長闆凳計劃",聯賽靠的是闆凳的長度和厚度。如果沒有這樣的遠見,一旦需要人才的時候,臨時抱佛腳根本來不及。
第三,從哪裏招人?我認爲,從其他企業挖人、從社會上招人是最有效的,即插即用,但是風險太大。我也見過好多所謂的職業經理人,在不同的企業來回遊走,兩三年,最多三五年就跳槽了。
爲什麽他們幹不長?首先,空降部隊是風險最高的一種團隊,難以在新的企業形成文化認同。第二,這些人在其他企業養成的不好的習慣,也會随着空降的過程,帶到新的企業來。第三,空降兵的"曆史"問題。就是他在原來的企業所取得的到底是成功經驗,還是失敗教訓呢?我遇到過好多案例,很多企業利用平台或者獵頭,挖來了一個所謂的職業經理人,結果一查,在原來的公司是因爲盜取商業機密被開除的。所以說,空降兵的風險很大。
那麽,人才到底要從哪裏來?還是要打造自己的隊伍。這一點,我們要學華爲,從校招開始,招聘我們的"子弟兵"。這些年輕人剛剛畢業到公司就職,當然不能直接用,要先培訓。但是即便算上培訓的支出,他們也具有這樣幾個優勢:1.物美價廉;2.易于改造;3.對公司的認同感強;4.能夠形成一種隊伍,這支隊伍是子弟兵,兄弟連,而不是雇傭軍。
當然,華爲也有空降兵,主要集中于研發團隊,營銷隊伍裏幾乎沒有從外面挖過來的人。外招進來的營銷人員在華爲很難生存,因爲他的打法、格局、文化都不一樣,也很難産生相互之間的認同。
所以我的建議是,要以培養子弟兵爲主,以空降部隊爲輔。比如一些特别緊急的,臨時又招不到的人,确實需要空降兵,而且企業往往願意花大價錢。但是從隊伍長期培養的角度看,這不是長遠之計。
還有一點,就是在招聘的過程中,我建議少看那些閃光的經曆、學曆,好多都是包裝出來的,包括學生的簡曆,都有專門的團隊甚至AI幫助設計。簡曆的設計甚至已經成了一門課程。
那麽要怎樣把關?我感覺應當有多輪篩選的過程。華爲正常的篩選程序就有四輪,讓更多的人參與面試的過程,也有利于盡早地發現問題。
其實,招人是很難的。很多企業有一個擔心,說我把人招來了,他卻很快就要走,怎麽辦?我認爲,招人和用人是兩個不同的問題。當年,任正非要求北京研究所招人,但北研所的所長認爲,根本用不了這麽多人。老闆說,多招點人可以"洗煤"。什麽是洗煤?煤是永遠洗不白的,所以要多招人,多洗煤。
這是什麽意思呢?第一,用于人力資源儲備;第二,方便對人的檢驗。如果我們招聘了100個人,并且能從這裏發現2個頂尖人才,那麽我們隻需要把他們倆留住就夠了。不能因爲不斷地有人離開,就一直不敢招人。因爲隊伍始終是一個核心。
彭劍鋒:第一,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性質以及企業不同的成長階段,要基于這些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打造不同的團隊。
這幾年,我們做過很多案例。深圳有一家公司的老闆有一個體會,當年,他也覺得自己的團隊不行,人才不行,所以盲目地從社會上招人,結果招來的空降部隊大多與地面部隊無法互相融合,這就導緻空降部隊難以發揮、難以存活。而且,現有的人才也會"綁架"企業家,覺得自己無法替代,老闆因此而焦慮。
當然,他也提到了當年我爲他們提出的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即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要在企業内部大量地提拔年輕人。這個企業采納了我的建議,大膽地優化團隊人才結構,火箭式提拔了很大一批年輕人。現在看來,他們的業績非常好,而且過去幾年的抗風險能力也非常強,今年的股票大幅上漲。
因此,要重視從内部選拔人才。時代變了,客戶變了,在内部選拔人才時,有幾點要求很重要:
1.進行整個團隊的認知與知識的刷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提升對未來戰略的共識;
2.高管人才結構的調整;
3.能力的系統提升;
4.人才結構要跨界。也就是要生态,要跨界融合。企業需要的是混成旅旅長,是複合式人才,是既專業化又懂市場的人才,所以要有一批産品經理,既是技術出身,又懂得市場。
從這個角度看,前面提到的這家企業這幾年幾乎沒有從外部引進過人才,都是内部提拔的年輕人。
最早我們在華爲拟定了任職資格。任職資格使得每一個崗位都有人才儲備。但是這裏也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即人才走的都是"之字型"路線,久而久之,他們的棱角就被磨掉了。所以,真正頂尖的技術創新人才,頂尖的有個性的精英人才無法脫穎而出,都在爲任職資格"韬光養晦"。就像現在的央企,幾乎都得到了退休年齡才能進入高層。
第二,一定要"之字型"與"火箭型"并重,即90%的人才走之字型路線,有5%~10%的真正的精英人才、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人才,一定要破格提拔,敢于給他連升三級。
第三,要優化人才的年齡結構。中國企業發展到現在,高管團隊最大的問題是年齡結構太老化,知識結構太陳舊,能力結構太單一。所以要優化結構、提升能力。
第四,企業家的理想、信念和夢想。我們最近幾年長期咨詢服務的一家企業,就是賽力斯。賽力斯汽車的高管團隊,有8個出現了在全球汽車發布會上。他們中,除了老闆是當年創業者,其他7人全部爲空降兵。而且,在這次發布會上,隻有老闆一個人說中文,其他7人全部用英文發表演講。賽力斯爲什麽能一躍成爲中國新能源豪車第一?就是因爲賽力斯企業家有理想、有魄力、敢于打造全新的高管團隊。
因爲賽力斯意識到,過去高管團隊的認知、思維、能力跟不上新能源汽車的全新認知和全新思維。所以痛下決心,要通過真正的管理創新、組織創新、機制創新,開創新能源新豪華汽車的新标準,打造全新的江湖地位。要實現這個目标,依靠過去的高管團隊實現人才提升,完全沒有空間。
但是,能把這麽多的頂級人才吸引到賽力斯來,靠的是什麽?不光是待遇,最重要的還是看企業家的理想、信念和夢想。而賽力斯的夢想就是,要在中國打造新能源新豪華汽車的世界級領先品牌。是這樣的夢想集聚了一批優秀的人才。所以,首先是夢想。當然,待遇也要到位。
就像當年的小米,雷軍的高管團隊全是已經實現了财富自由的人。雷軍是靠什麽把優秀的人才吸納過來的?靠的還是夢想和追求。畢竟,人生是爲一件大事而來。有了夢想和追求以後,才是我們所講到的待遇和機制設計,等等,所以小米也形成了一個夢幻團隊。
那麽,企業到底是以培養人才爲主,還是以引進人才爲要?我覺得取決于企業本身,取決于企業家的個性和胸懷。企業家的胸懷不夠,格局不足,那就以培養人才爲主。假如你有充分的自信,能夠駕馭各種有個性、有才華的人才,那就可以引進。小米在港股上市那天,雷軍發表了一篇公開信,說八年前,所有創業夥伴在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這個公司就成立了。結果八年之後,小米成了世界500強。從他說明的情況看,小米的人才全是引進的,沒有一個人是雷軍自己培養出來的。從這一點上看,企業人才的形成,并沒有一定之規。
選人比培養人更重要
孫波:企業确實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把各行業的人才引進來之後,怎樣才能讓他們發揮作用?很多人認爲,存在地面部隊和空降部隊之間的矛盾,這種現象過去确實很常見。但現在我們觀察了很多企業的實際情況,發現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所謂的老團隊是認可新團隊的。隻是新團隊本身的融合,以及企業對引進的新團隊的定位和他們功能的發揮方面,有的時候會遇到一些障礙。這個問題怎麽解決?
彭劍鋒:首先,選人比培養人更重要。道不同不相爲謀,所以要把好選人關。在選擇人才之前,尤其是在選擇高管人才之前,要明确我要選擇什麽樣的人才。既然是人才,必然是優秀的,但是他還必須認同公司的價值觀,認同企業家的理想和目标追求。
大家之所以能談得來,不是因爲他的才華,而是因爲對方認同你的價值觀,認同你的目标追求,而且願意跟着你幹一番大事。我覺得這是一個前提。當然,同時我們的待遇也要到位。
第二,文化共識。各方人才引進之後,一定要有文化與共識工作坊,這是我們這幾年一直在企業推廣的,即定期要請專家來講課,花上幾天的時間"務虛",讓大家能夠圍繞企業的經營命題,一個一個地讨論,并達成共識。達成共識以後,要馬上出方案,否則,這個方案不出也罷。這樣,團隊在不斷讨論和實戰的過程中,就能夠不斷地叠代思想,使那些擁有不同個性的人能夠融入一個共同的目标,能夠有共享的價值觀和共享的目标追求。
在我看來,真正有才華的人,他是承認真理的,不會胡攪蠻纏。我們隻要把理念、價值觀和目标追求談透,把我們的經營命題談透,不論是引進人才也好,現有人員也罷,都是能夠認同,也是能夠達成共識的。尤其是有才華的人更遵守規則,不會因爲個性的不同而難以相互融合,他們能夠求同存異地發揮不同的個性。
我和吳春波老師、施炜老師都是有個性的人,大家的脾氣都大得很。但是我們從九十年代一直合作到現在,彼此之間也不用刻意聯絡感情,他們也不請我吃飯(衆笑)。那我們爲什麽能夠一直合作下去?就是因爲我們在價值觀,在人生的重大問題上,能夠始終保持一緻。當然,我們三個人是大學同學,彼此非常了解,而且都不是追求蠅頭小利的人,願意綁在一起幹大事,而且能互相激勵。比如,施老師發表了一篇文章,吳老師也要發一篇;施老師出了一本書,吳老師也要出一本。這樣一來,我也不得不努力寫文章,努力出書,不然就不好和他們坐在一起了(衆笑)。所以,這是互相鞭策、相互造就的一種關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獲得了成就感,都能與正能量爲伍,始終踏踏實實地創造價值。
我總是自嘲我們爲"口力勞動者",其實我們是智力勞動者,隻要講好課,能爲客戶創造價值,我們自然就擁有了價值。在這些方面,我們幾人完全是相通的,一邊PK,一邊讨論。當然我們也沒辦法不讨論,因爲同學們都退休了,隻有我們三個還沒退。所以,我們每隔一段時間會就中國企業的管理問題展開讨論。不論意見怎麽樣,你會發現,我們的底層邏輯和價值觀始終是一緻的。像我們這樣的團隊,看上去很散,但是打不散,分不開,最後反倒能抱團一輩子。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孫波:彭老師剛才的發言,對我而言很有啓發。
第一,選人很重要。選人并不因爲你足夠優秀,是因爲我事先知道在我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在我的整個團隊配置的過程中,我對人才的定位和人才的畫像是什麽,然後再去選擇适合的人。所以剛才吳老師也談到,不要偶遇,要靠選擇。
第二,底層的一緻性和共識。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戰略工作坊,也可以通過頂層設計,或者通過務虛的方式達成這種一緻性。
我們不妨再聽聽施老師基于系統、結構角度的一些闡述。
施炜:人力資源的模式沒有絕對,我比較強調以内部培養、以學生兵爲主。這并不意味着企業就不擁有資深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不然學生兵進來了,"師父"到哪裏找?
企業裏需要形成"三種人"的結構:
第一,一批骁勇善戰的學生兵;
第二,一批專業精湛的明白人。沒有這樣的明白人,學士兵就會像無頭的蒼蠅一樣,會迷失,會迷茫;
第三,睿智包容的領導。這樣的領導是能夠駕馭上述兩種人的人。這樣一來,我們就形成了一種人才的結構。
回到孫波的問題上來,外面的人怎樣和組織相融合?其實彭老師說的非常全面了。
首先要明确真正專家的标準,還要有持久的耐心,有很細緻的方法。
我翻了一些文獻。其中有人專門研究什麽是真專家,什麽是僞專家。對于真專家的定義,其實就是認同普遍規律的人。也就是說,真專家具有認同規律、認同事實的特點。所以,我們和真專家打交道比較容易,和假專家打交道比較難。
比如,我們三個人在一起幾十年,從未吵過架。爲什麽呢?因爲我們都有一個原則,就是就事論事。我說,你文章中有個字寫錯了,你不能說,你小子又挑我的毛病,故意讓我下不來台。我們不會這樣做,字寫錯了,就是錯了,要就事論事、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我們人民大學的校訓,它告訴我們,不能隻要面子。
真專家有一些共同的風範,企業就要把這類人找到。但是找真專家是個技術活,需要有持久的耐心,有很細緻的方法。
比如,在一個産業領域,無論在農藥、化肥還是鋼鐵領域,頂級的專家畢竟是極少數,要想把他們找出來,就要通過很細緻的鑒别。我們要找到一個真正的高爐專家,但他到底是在寶鋼還是在武鋼?他們中,誰是高爐技術的"頭把交椅"?要把這類信息搜集起來,不能僅考察他的學曆、履曆、工齡以及獲獎情況之類的,因爲它們中有些信息是"噪音",要去除掉。
如果你不能夠辨别真專家和僞專家,還可以用半内部化的方式來甄别,這樣我們的代價會變得很小——不用做一個專門的所謂聯合實驗室,也不需要專門的課題組。我們隻請一個顧問行不行?這樣,我們可能需要花上百八十萬,少則可能隻花幾十萬。這就是我經常開玩笑說的,不要着急結婚,一結婚一領證,财産關系就法律化了。将來要分手,好難,還要一個冷靜期。我們的上市公司就經常上演夫妻對控制權的争奪戰。面對外部人才,套用婚姻關系的說法,可以試婚,試一段,合适了再結婚。在這種情況下,才方便我們去僞存真。
第二,統一的薪酬制度。真專家來了之後怎麽辦?有一個必要條件,一定要有統一的薪酬制度。很多企業的空降部隊爲什麽不久就被幹掉了?因爲大家喜歡采用"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這肯定是不行的。憑空來了個新人,寸功未立,給他100萬的年薪。浙江的一家企業更誇張,新的CEO到崗了,年薪直接定1000萬。結果呢,五年換了三個,3000萬就打了水漂。與之相比,那些跟着你幹了30年的"老臣",一年才30萬,而且10年沒漲薪。這些人不給新人找麻煩,是不是已經算是高風亮節了?所以一定要有統一的薪酬水平。
很多老闆認爲,老人不值這些錢。這裏有兩點要提出:有一些老人實際上是值這些錢的,隻是你沒有給人家;還有一些老人可能真的不值這些錢,但是企業家要有胸懷,吃虧也就是一兩年。因爲企業的整體薪酬改革以後,人才結構調整就有了條件。有些老人雖然不合适,但他最多也就拿上一兩年的高薪,等有了新人替代,可以把他換到适合他的崗位。到時候,人随崗走,薪由崗定,他不就回到合适的薪酬水平上了?
但有的老闆說,這個也不可能,因爲新人給的錢特别多,不能因爲這個,就把所有人的薪酬全都漲上來。這個也好解決,可以給新人補貼,并不影響整體的薪酬結構。
我們最近研究了幾種方法,一個是個人補助,比如一個上市公司要挖一個高級人才過來,但薪酬又不能和現有的團隊差距太大,怎麽辦?可以在深圳給他買套房,這不就相當于拉開了薪酬差距嗎?
或者,老闆可以采用私人協議的方式,從自己的股份裏分給人才幾個點。這是企業家的誠信,對空降人才特别友好,對原有的人才也不會造成傷害。
還有一種方法是特殊補助。這個特殊補助是有年限的,比如我們聘請了一位高級人才,承諾給他300萬年薪,但是這個薪酬水平隻能給三年,三年之後,要跟團隊混在一起。那麽現在這300萬,根據公司的制度,有200萬要以董事長特别補助的形式發放。
以上種種方法,其目的是使得整個公司的利益結構趨于平衡。
第三,文化的統一性,核心價值觀的一緻性。也就是說,要找到文化的最大公約數。這就要求我們企業文化有很強的包容性,不能在一些細節之處斤斤計較。以前,我跟彭老師去過山東六和集團。他們的老闆就從正大之類的外企挖了一些人才過來。當時,六和的一些老人非常不滿,抱怨說,這些人來了,每天上下午還要享受個什麽茶歇,還要喝一杯咖啡。我們這些人每天早來晚走,什麽時候有過茶歇?我說,既然請了人家過來,我們在文化上起碼要包容人家喝一杯咖啡。
我們對這種非根本性的差異,不要過于關注,還是要求同存異。該同的地方一定要同,該異的地方也不能強求統一。比如有的人喜歡聽交響樂,但我們不喜歡,也不能罵人家是"小資";有的人喜歡看地方戲,我們也不能說人家低俗。我們隻是存在一些審美方面的差異,不至于上升到對立狀态。這即是提高文化的包容性。
所以,我們隻需要保持一些根本原則,比如核心價值觀的一緻性。
第四,領導方式和領導力。不論是面對新人還是面對老人,老闆始終要保持駕馭力。領導水平越高的人,越能做到風輕雲淡。比如我們的彭劍鋒老師,就具有這樣高超的領導力。我們從大學同學到現在,交往40年了。我年輕的時候,有幾分恃才傲物,但現在卻成了同學當中合作的典範。這其實也取決于領導人的胸懷和容忍度,要舍得把光環打在别人身上,這樣人才就會跟定你。一個領導者,不能既抓權,又抓錢,還要名,全是自己的。在這種情況下,頂級人才也好,明白人也罷,是無法凝聚在你身邊的。
駕馭能力或者領導力是無法替代的。有了領導力,當人才進入企業之後,我們仍然能夠有效地管理,能夠爲他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做到獎懲得當。
這裏重點說一下企業高層内部的民主生活會。這個會并不容易開,一不小心變成了互相吹捧,還有可能互相傷害。最好的狀态是,大家在一起直面問題,坦誠相對,積極讨論,最後能夠達成共識,大家始終能夠共同奮進。
新老融合,其中有很多因素和變量。我們隻有把它們整合起來,才能打造一個高能級的團隊。
附錄:《進化2024:向管理要"基業長青"——"華夏基石e洞察"2024年度管理名家文選》新書首發式上的發言
薛涵:華夏基石e洞察每年發布一本新書,已經連續發行了十年。所以,今年是我們的第十本書:《進化2024:向管理要"基業長青"——"華夏基石e洞察"2024年度管理名家文選》。
我們的老粉絲都知道,這一系列的作品收錄的是我們華夏基石的領銜專家、經濟學家,以及我們的管理咨詢專家結合當時的經濟狀況、行業狀況及企業發展态勢所提煉的真知灼見,因此成爲很多企業核心高管的必讀圖書。不論是我們參加培訓學習,還是參會交流,其實讀書是一種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容易獲取知識的方式。
所以,我們利用華夏基石十月論壇的機會,将這幾本書贈送給今天參與讨論的四位專家,也希望各位能爲我們發表一些點評,共同慶祝這本書,也是一部智慧結晶的誕生。
接下來我們一起給四位老師贈送我們今年的新書。四位老師可以發表一個簡單的感言。
施炜:招人、培養人是個技術活。
謝謝。這本書裏面收錄了我今年發布的一些文章,其中有四萬字是針對學生兵的招聘與培養的,希望大家都能看一看,結合企業實踐,提高我們的人才開發管理水平。還是要強調這樣一句話:招人、培養人是個技術活。
彭劍鋒:量子、禅宗、我黨百年不衰的内在基因
這本書裏選登的我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關于禅宗的話題。
我近年來有三個研究方向,其中之一就是量子。在十年前,我們在做光啓的"基本法"的時候,跟着他們的科學家創始人劉若鵬先生,接觸了大量的量子知識,起草了《光啓颠覆式創新(操作系統1.0版本)》,用量子思維重構了組織,重構了管理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劉若鵬先生成了我的老師,倒逼着我不得不去研究量子理論與現代管理的關系。所以,這幾年,我出版了《量子組織——數智時代的管理革命》一書,也寫了一些關于量子的文章。
我研究另外一個課題,是回歸傳統文化。現在,大家都在談文化自信,在中國文化當中,真正能夠集漢民族文化之大成者,真正能将儒釋道融爲一體的,唯有禅宗。
禅宗現在不僅傳到了日本,而且通過日本走向了世界。歐美的很多高科技企業都有自己的禅堂,很多世界級的偉大的企業家,諸如稻盛和夫、喬布斯等,也都是禅宗的擁趸。這就引起了我的興趣,所以近幾年來一直在潛心研究佛教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希望能夠找到一條引領企業發展的共識之路。
我們的團隊一共準備了12次關于禅宗的對話,現在已經進行了6次。我近日還會發布一篇文章,叫《禅與領導力》。在我看來,禅不僅能與曆史對話,也能跟現實、跟未來對話。所以我相信,我這一生中,可能最後一本專著就是《禅與管理》。
另外,我們還是要立足現實,所以我和我的博士又寫了一本《中國共産黨的組織能力建設》,研究我們黨百年不衰的内在基因。這三本書都寫完之後,我就可以真正地退休了。
今天這本書,選編了我的很多關于企業家心法的内容,比如關于如何用禅的智慧打造極緻的産品,打造爆款,如何用禅的智慧全心全意地爲客戶服務,如何用禅的智慧提升領導力,等等。它們也反映了我的自我挑戰的過程,謝謝大家。
吳春波:把讀書作爲一種生活,把讀書作爲一種态度。
因爲是新書發布會,我想借機呼籲各位企業家多讀書。現在這個時代,讀書人太少了,這真的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很多企業家的辦公室裏找不到一本書,甚至連裝門面的都沒有,這樣能讓幹部提升水平嗎?社交媒體的内容提升不了自我,那是知道,不是知識。隻有讀書能夠讓我們和前人對話,和大師對話,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向任正非學習。我前一段看了李娟的散文《我的阿勒泰》,爲什麽要看這本書?是因爲任總的講話中提到了。他的閱讀量,比我們要多得多。彭劍鋒老師知道,中國企業家裏面,書讀得最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任正非,一個是張瑞敏,他們是每天必須抽出時間讀書的人。
大家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讀書是一個捷徑。有一句話,我與大家共勉:把讀書作爲一種生活,把讀書作爲一種态度。希望我們的企業家和高層管理團隊能多讀幾本書。在不請培訓師,不開賦能班的情況下,讀書是一種最廉價和最高效的提高能力的方法。
再來說說今天這本新書,其中收錄了我的幾篇文章,其中我近幾年最得意的一篇是《華爲的精神譜系》,一共占了40多頁。不要小看這40多頁,我收集了各種素材,包括任正非的所有文章,還有大量的文獻資料,足足寫了兩年。寫作也是很痛苦的過程,但是我的收獲很大,又一次系統地梳理了華爲走過的30年:她堅守了什麽,她提倡的是怎樣一些精神。
孫波:天雨流芳,去讀書吧!
每次拿到這本書,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翻開目錄,看看今年有沒有收錄我的文章。很慶幸,每年都有。我和宋勁松老師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他選擇文章一直是高标準、嚴要求的。包括剛才聽到三位老師的寫作和讀書計劃,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鞭策。
許倬雲老師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全世界人類曾經走過的路,都要算是我走過的路之一。"意思是,人類的發展其實是自人類發展以來所有發展的積累。所以,多讀書,其實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那樣會使我們的生命更具寬度。
我有一個名章,上面刻着"天雨流芳"四個字,會印到我所購買、收藏的每一本書的扉頁上。這四個字是什麽意思呢?它是從納西族的語言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去讀書吧。
所以,我非常認可吳老師的說法,都讀書去吧!謝謝大家。
(編輯/整理 李澤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