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國民經略,作者:凱風,題圖來自:AI 生成
文章摘要
多市輕軌夢碎,政策收緊與債務壓力。
• 柳州輕軌未批先建遭拆除,成地鐵夢碎象征
• 政策嚴控地鐵輕軌建設,财政與客流限制加劇
• 三四線城市難承軌道交通巨額投資與運營成本
繼有軌電車被拆除之後,輕軌也頂不住了。
日前,廣西柳州市軌交投資發展集團發布公告,将對未批先建、違規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開展綜合整治,對位于桂柳路北側的墩柱等進行拆除整改。
柳州輕軌因未批先建而被叫停,如今龐大的柱子矗立在馬路中央,被戲稱爲 " 輕軌遺址 " 和 " 幻想柱 ",成爲這座新興網紅城市一道尴尬的 " 風景線 "。
不隻是柳州,近年來,多個二三線城市的輕軌、雲軌、有軌電車被叫停乃至拆除,國家發改委也不再受理一般地級市首輪地鐵建設規劃。
種種信号表明,地鐵、輕軌建設正在全面收緊,市政基建大擴張時代已經結束了。
一
柳州輕軌,爲何淪爲局部被拆的命運?
作爲廣西 GDP 第二大市、工業第一大市,柳州因 " 汽車拉着跑的城市 " 而廣爲人知,汽車産業一度與上海、廣州、重慶、武漢等一二線城市分庭抗禮。
最近幾年,柳州更因螺蛳粉而頻頻出圈," 一車風行、一江旖旎、一花傾城、一粉飄香、一城風情 ",一躍而成爲網紅城市。
然而,柳州卻多年盼地鐵輕軌而不得,而 7 年多前開建的輕軌更是陷入爛尾困局,時至今日仍然沒有完工。
這背後,直接原因在于 " 未批先建 ",而深層次原因則是地方财力過度透支,地方債務高企。
早在 2017 年,柳州一度規劃了 7 條輕軌線路,在未獲國家發改委批複之下,以試驗站的名義鋪開全線開建,最終因違規而被叫停。
" 先上車後補票 ",被一些城市視爲超前建設的 " 密碼 ",以巨大投入作爲既成事實,賭的是未來政策大幅松綁的可能,拼的是房地産大幅回暖的希望。
然而,事與願違,國家不僅沒有降低标準,反而不斷提高地鐵、輕軌的建設門檻,并進一步嚴控一般城市的首輪軌道交通規劃。
雪上加霜的是,以柳州爲代表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當棚改貨币化帶來的增長不複存在之後,陷入長達數年的低迷,房價多數都已回到幾年前。更麻煩的是,由于超前建設過度透支地方财力,讓原本财政就不充裕的柳州,廣義債務率一度飙升到 400%,與國内其他三座城市一起被戲稱爲 " 四大地方債網紅城市 "。
2023 年底,财政部發布關于地方政府隐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的通報,柳州赫然在列,因要求國有企業墊資建設應由财政預算安排的項目新增隐性債務,多名地方城投公司負責人被處理。
不難想象,即使柳州輕軌事後能夠獲批,面對上百億的資金缺口,想要繼續完工,恐怕也是壓力山大。
二
這些城市的輕軌、地鐵,都建不成了。
日前,面對 " 當前銀川輕軌進展如何 " 的咨詢,當地回應稱," 目前不符合申報建設地鐵條件,申報建設輕軌的條件也不成熟 "。
無獨有偶,針對 " 安徽安慶市輕軌建設是否有規劃 " 的咨詢,當地也表示," 相關指标尚未達到建設輕軌的标準,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審批難度較大,建設時機仍需進一步研究 "。
這裏的 " 相關指标 ",指的是 2018 年發布的 "52 号文 ",針對地鐵、輕軌建設的多個門檻。
根據 "52 号文 ",地鐵建設要滿足 GDP3000 億元,财政收入 300 億元,市區人口 300 萬人的要求,輕軌分别是 1500 億元、150 億元、150 萬人。
更嚴格的是客流強度: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裏 0.7 萬人次、0.4 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别達到單向高峰小時 3 萬人次以上、1 萬人以上。
甯夏銀川 GDP 尚未達到 3000 億元,沒有建設地鐵的資格,而輕軌客流強度也不達标;而安徽安慶的市區人口不到 150 萬人,同樣不滿足輕軌建設的要求。
别說銀川,就是目前全國已經開通地鐵的 40 多座城市中,滿足最低客流标準的不到 1/3,一些強省會和萬億強市都不在其列。
GDP、财政和人口是硬約束,但地鐵建設還有着更爲嚴格的制約:地方債務。
今年初,關于 " 哈爾濱地鐵二期工程的規劃建設情況 " 的相關咨詢,當地回應稱," 由于哈爾濱市債務率指标不符合審批要求,導緻二期建設規劃被退回 "。
這裏的關鍵就是 " 債務 "。
"52 号文 " 明确将 " 嚴控政府債務風險 " 作爲地鐵建設的關鍵約束條件,指出對企業負債率過高的城市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債務,并暫停開工建設新項目。
事實上,銀川在回應 " 爲何不建輕軌 " 時直言," 城市輕軌建設投資巨大、運營維護成本高,增加政府債務 "。
除此之外,山東濰坊、湖南衡陽等地在回複中也表示, " 國家當前嚴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已不再受理啓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申請。"
這是 " 十四五 " 以來政策從嚴的體現。
根據經濟觀察報,國家層面不受理不具備條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級市的首輪建設規劃,開通運營三年後客流不達标的,不能上報新一輪建設規劃。
可以看到,就連包括廣州、成都、杭州在内的一線城市,新一輪地鐵規劃都遲遲未能獲批,而已批複的城市相關線路也被大幅削減。
可以看到,從三四線城市的地鐵、輕軌、雲軌建設規劃的被叫停,到一二線城市地鐵線路的集體被砍,都預示着政策重心的變化。
三
地鐵、輕軌,爲何不能大擴張了?
任何基建都是要花錢的,建設的成本數以百億千億計,而運營維護的成本同樣不菲。
如果沒有足夠龐大的客流作爲支撐,或缺乏強大的财力進行兜底,最終隻會陷入債務膨脹的無底洞。
要知道,絕大多數城市地鐵都難以做到自負盈虧,要麽依賴地産或商業開發作爲補充,要麽靠财政補貼維持,連一線城市都不例外。
至于三四線城市,普遍面臨經濟增長放緩、财政收入下行、人口持續流失、地方債務壓力凸顯的困局。
需不需要建地鐵、有沒有實力建地鐵、能不能支撐地鐵運營,都是問題。
畢竟,随着經濟步入新階段," 過緊日子 " 成爲自上而下的共識,而 " 妥善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嚴防新增債務風險 " 則是對地方政府的剛性約束。
今年 8 月,财政部等 6 部委發文要求,嚴禁爲沒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礎設施資産違法違規舉債,不得增加隐性債務。
好消息是,新一輪地方債務置換政策即将加碼落地,财政刺激之路将會再次打開,沒了債務壓頂的地方政府可以再次輕裝上陣。
但财政刺激,并不意味着重回超前擴張、無序擴張的舊路,更不意味着一些城市還能繼續上演 " 以債謀發展 " 的遊戲。
新時期的财政刺激,訴諸的是有效投資,是指向長遠且利于全民的投資,而非一些地方人士的政績工程。
顯然,所有的無效投資、低效投資以及過度投資,都将迎來最嚴監管。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國民經略,作者: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