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西安估算了這次 tfboys 合體演唱會又稱奧體會戰,累計帶動了 4 個多億營收。
估計此時西安旅遊局内心活動:此招雖險、勝算卻大。
如果說緊張又興奮排第一的是西安市政府,第二的應該是奧體附近的海底撈們。
前幾天海底撈去演唱會門口直接撈人到店直接撈上熱搜,以至于現在海底撈大巴成了演唱會标配售後服務——
" 聽說西安的海底撈已經開始循環播放帝國歌單了 ",雖然網友擔心海底撈将成爲第二場戰役的主打戰場,但對于海底撈來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海底撈的一戰成名,在 7 月 30 号晚上海虹口足球場、蔡依林演唱會門口。
打了雞血的員工頭戴發光頭箍、振臂高呼跟我來,據當晚現場網友回憶那就是當晚天空中最亮的星、救苦救難的活菩薩、自由女神手裏的火炬都沒有海底撈服員的熒光大棒亮。
車上循環播放的《日不落》表達了海底撈的太陽不升它就不落的決心,在《舞娘》的旋律下員工們旋轉跳躍不停歇。
據知情人透露也不是上了車就非得吃火鍋,海底撈會貼心地他們送到地鐵站,當然海底撈最善攻心戰,車都上了、來都來了,氣氛烘托到位了,不去吃一頓不合适。
絕大部分還是被拉到目的地,吃着火鍋唱着歌,海底撈順理成章承包了歌迷們的 afterparty。
唱到甜頭的海底撈從此出沒于各大演唱會門口,就像每個等孩子放學的家長,爲了剛聽完演唱會的金主寶寶們舒坦,海底撈不知道跟韓劇套路學了多少招。
根據演唱會主題,提前把門店改裝成鹿晗、張傑、張韶涵、蔡依林等 " 粉絲見面會 " 現場,歌曲循環播放、氣球彩帶飄揚、偶像照片滿牆。音響随時準備,方便歌迷合唱。
圖源:潇湘晨報
有人說連開大巴的司機師傅都會察覺到粉絲們正在車上錄合唱視頻而" 放慢車速、關掉車裏的燈有助于營造氛圍 "。你看,都做到這個份上了,臉皮薄道德感強的消費者,很難把 " 撈錢 " 這麽【肮髒】的字眼按在海底撈頭上了,他們是最懂你的朋友啊。
貼心程度把淚點低的粉絲整哭了,從此什麽愛情的套路,都抵不過海底撈的懂你服務。
海底撈線上線下都赢麻了,得益于不顧同行死活、卷死拉倒的态度搞服務,所以獲得了圍觀群衆的敬佩:這錢活該你海底撈掙。
電視劇裏的商戰:給我一小時讓你虧掉 1000 萬。
實際的四大商戰:搶來的公章别褲腰、澆死對家的招财樹、兩家玩偶打群架,以及海底撈現場堵人整車拉走。
海底撈最近賺錢越來越豁得出去,以至于讓打工人産生的代入感:海底撈都這麽努力了,你有什麽資格擺爛躺平?
海底撈的【撈錢精神】讓天天把 " 搞錢 " 挂在嘴邊的打工人自愧不如,原來強者從不抱怨環境,海底撈就像白天打三份工還得半夜幹保安的偶像劇草根女主,靠 " 打不死的鹿小葵 " 精神,把金主們給感動到了:海底撈,你引起了本消費者的注意。
以 " 做生意跪着不寒顫 " 爲宗旨,海底撈作爲主營火鍋的公司,該幹的不該幹的都幹了,隻要有潛在金主的地方,就有海底撈的身影,然後變态成金主喜歡的樣子。
它有時候是旅遊特種兵的鍾點房,淄博燒烤火到沒地方住,海底撈開放留宿服務;它可能出現在你家樓下的擺攤堆裏賣 4 塊錢的串串和 18 元一份的冒腦花,組團碾壓隔壁的炸串夫妻,千方百計出現在你面前。
有時它可以是地攤。海底撈的擺攤行動從疫情期間的自救行動就開始了,彼時它展現出強烈的求生欲:成立 " 海底撈社區營運事業部 ",火鍋底料、辣椒醬、後廚的水果蔬菜,能賣的都擺。
後來海底撈變成社區便民服務站,在當時的文章裏,海底撈爲了賣貨幹脆幫居民遛狗,據報道社區到家餐飲服務讓海底撈賺了 2 個億,餐飲業再不複蘇,估計都能看到 " 海底撈家政 "、" 海底鮮生 " 副線品牌。
2022 年 4 月開始它開始變成早餐店,有 6 元管飽的包子燒賣茶葉蛋;有人中午吃過海底撈 15 塊錢的外賣盒飯,晚上搞群接龍專供寫字樓打工人,它又變成了成人小飯桌。
海底撈無孔不入沒讓消費者反感,被評價" 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不放過任何一個賺錢機會、絞盡腦汁隻想搞錢的海底撈成爲勵志典範、搞錢模範。
7 月 30 日海底撈發布了 2023 年上半年财報,統計了 6 個月盈利不低于 188 億,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水平幾乎與上市以來盈利最高的 2019 全年持平,扭虧爲盈。
打工人深受鼓舞,質疑海底撈,理解海底撈,然後勵志成爲海底撈。
打工人被海底撈的撈錢精神感動的同時,消費者也正在被海底撈全方位拿捏。
海底撈不得不在火鍋的附加值上大做文章,當消費一頓火鍋越來越貴,怎麽讓打工人笑着心甘情願掏空錢包?
如今海底撈的客單價已經差不多到頂了,2019 年海底撈漲價人均客單價高達 106.1 元,比火鍋行業的平均值高出 20%,疫情期間短暫的回落到 102 元,到了去年又漲到了将近 105 元。海底撈給的情緒價值,得拿真金白銀換。
" 管家式服務 " 之于海底撈雖然幫忙立足了腳跟,但也不是什麽核心競争力,這幾年門檻不高的火鍋行業卷飛了,巴奴直接正面剛海底撈喊口号 " 服務不過度 ";芈 ( mi)重山王歘欻(chua ) 生僻字家族、姐系火鍋家族等網紅火鍋連鎖越開越多,搞特色菜的、靠賣甜品引流的,花枝招展的新人,讓海底撈危機四伏。
海底撈也在高頻出甜品
海底撈堅決不放棄高客單價,但錢難掙怎麽辦?于是最近海底撈出現越來越多玩不起的 " 敗好感 " 行爲。
以前自帶螃蟹都能給你剝好,今年 2 月海底撈開始謝絕自帶食材,官方解釋 " 爲了食品安全 ",并表示消費者有什麽愛吃的菜歡迎随時建議,海底撈會考慮将其加入菜單。
以前 " 海底撈窮人吃法 " 一度風靡互聯網,免費點 4 宮格清水鍋成了消費者省錢的常規操作,今年 3 月海底撈禁止隻點免費清水鍋行爲,要求至少點一份最低價也要 38 元的其他鍋底。
還有反反複複取消又限量的 " 牛肉粒 ",緣起于互聯網上的吃法:來海底撈隻幹一件事——用無限量供應的牛肉粒 DIY 牛肉湯,能整個半飽。人均喝個兩三碗嚴重影響營收,可把海底撈吓壞了。
于是你能看到海底撈的反複試探:把部分門店的牛肉粒撤掉、試圖替換成大豆素肉、隻有消費者主動要店員才能給。
今年 7 月湖北地區的門店推出了廉價版 4 元小料(之前的小料費用是 9 元 / 位),牛肉粒限量供應,如果想吃更貴的牛肉醬瑤柱醬得另付 8 元。不過這一策略在消費者的一片罵聲中草草退場。
有人埋怨就因爲某些人過度薅羊毛才讓海底撈取消福利的," 海底撈低估了顧客的厚臉皮 ",随後就被更多的消費者聲音淹沒:我們被資本家猛薅的時候,怎麽沒人說了呢?
與其說海底撈玩不起,不如說資本家跟同樣不想當大冤種的消費者之間 " 壓根就不對等 " 的博弈。你海底撈的行業一般水準和高于行業的價格,大家心知肚明,如果再沒有附加服務和額外驚喜,消費者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海底撈的本質是賺錢的心思越來越昭然若揭,于是" 吃頓海底撈越來越不值、越來越累 "的聲音出現了。
兌暗号才能拿禮品、主動要牛肉粒店員才會給、做美甲排到 2 小時之後,社交平台上層出不窮的暗号攻略、省錢 DIY 攻略可能在你吃火鍋的時候一無是處,就像某網友的吐槽:想在海底撈玩那麽多花樣可太累了,對照着菜單、跑無數趟小料台、光在 DIY 正經東西一口沒吃就飽了,耗時費力,照着攻略吃火鍋太累。
圖源:小紅書 @nice 橙(武漢版)
至于主動 " 調戲 " 服務員,所要免費的玩具、小吃、水果,e 人覺得樂在其中,但 i 人苦不堪言。
當海底撈不再主動提供額外附加服務,海底撈的隐藏玩法福利注定隻屬于少數人。
隔壁桌在唱生日快樂歌、遠處有店員表演變臉,老老實實吃頓火鍋隻覺得吵鬧,服務員總是主動搭話試圖 social 讓 i 人敢怒不敢言。低頭一看賬單一人吃了小 200 元,不就頓普普通通的火鍋嗎?
看着隔壁桌吃着火鍋唱着歌,手裏拿着贈送的玩具,員工們拍手當氣氛組,i 人終于明白,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海底撈與消費者比的是誰更 e,誰更 e,誰才占到便宜。
網友說相當于花錢買樂子,但這個樂子你最好自己找,畢竟誰正經吃火鍋去海底撈啊?
于是消費者跟海底撈的關系産生詭異的局面:你跟海底撈談錢,海底撈跟你談感情。某顧客表示自己曾領略過海底撈的道德綁架策略:吃到異物,員工不想被投訴不斷試探消費者底線,軟磨硬泡打苦情牌。利用 " 伸手不打笑臉人 " 原理,成功掩飾食品安全問題。
如今海底撈開始到演唱會門口撈人、把粉絲們感動到痛哭流涕,當你吃頓火鍋,早就忘了火鍋是什麽味道、花了多少錢,隻記得那晚的海底撈小姐姐的燈牌很亮、同伴們哭得很慘,消費者終究還是輸了。
可能自動屏蔽感情牌的 i 人才能赢吧,面對迎來送往的服務員,臉上帶着敷衍尴尬的笑,走出海底撈默默吐槽一句:也就一般般吧,打死也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