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流的高速發展和線上購物保障的逐漸健全,線上購買服裝也越來越方便快捷,但線上服裝産品信息不透明也成爲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的一大痛點。
今年 315 期間,潇湘晨報記者就線上服裝店安全技術類别的公示情況展開調查,結果發現,多數知名服裝品牌的安全技術類别公示較爲清晰,但個别品牌在這方面仍有一定漏洞,而網紅店鋪則普遍存在安全技術類别公示不規範的情況。業内專家建議,品牌在線上店鋪仍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公示産品信息,消費者在網購時要養成看吊牌、看安全技術類别的良好習慣,避免買到不合格産品。
服裝也能危害人體健康
" 去年雙十一,我在一家網店裏買了一件内搭,那個店粉絲很多,基本也都是好評,所以看了款式後就馬上下單了。" 消費者雯雯告訴記者,衣服收到後,吊牌上隻寫了幾行品牌的 logo 和 slogan,但她沒有在意,剪掉标簽後就拿去水洗。" 當時洗的時候我就發現衣服掉色很厲害,但想着深色衣服掉色是難免的,所以洗完晾幹後直接穿了,後面每次穿這件衣服都感覺身上癢癢的,我開始還以爲是天氣太幹燥了。" 雯雯說,她嘗試更換幾身衣服後對比發現,身上發癢有可能是衣服造成的。
這次 " 踩雷 " 的經曆讓雯雯開始注意起服裝質量的問題,她發現,許多網店都未在商品詳情頁面貼出服裝的吊牌、執行标準、安全技術類别等信息。" 網店都是将産品介紹的重點放在樣式上,總是用大量的模特圖排版,向消費者展示這件衣服有多好看,甚至連尺碼、面料這樣的基礎信息都一筆帶過。"
根據 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産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規定,紡織品及服裝被劃分爲 A、B、C 類三個安全類級别,即嬰幼兒紡織用品及服裝應當符合 A 類産品的技術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應符合 B 類産品的技術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應符合 C 類産品技術要求。
中國服裝協會标準技術委員會委員、湖南派意特服飾有限公司衣央品牌高級定制顧問專家衛廣亮介紹,GB 18401-2010 标準以多個指标來劃分服裝安全技術類别。其中,甲醛含有量、可分解緻癌芳香胺殘留量、PH 值這三項需要嚴格控制。
甲醛含有量超标的主要危害是會導緻人體免疫力下降,進而引起皮膚紅腫發癢,嚴重時會引起咳嗽、支氣管炎等疾病;可分解芳香胺俗稱 " 偶氮 ",是服裝染料中的一種常用添加劑,其在被人體皮膚吸收到一定量和特殊條件下,可分解産生緻癌芳香胺,從而改變人體的 DNA 結構引發癌症或其它嚴重疾患,但可分解芳香胺與相關物質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後則對人體無害;PH 值超标會幹擾人體表皮的酸堿度,往往引發淺表性皮膚疾患,刺激皮膚。
多數網店安全技術類别公示不規範
此次調查中,記者随機抽取了 30 家線上店鋪,調查店鋪的安全技術類别公示情況。30 家店鋪中包括 15 家知名服裝品牌旗艦店和 15 家網紅服裝店(店鋪粉絲量超百萬、店鋪等級達 3 金皇冠),涵蓋了男裝、女裝、童裝三個品類。
就調查來看,7 家知名服裝品牌旗艦店的安全技術類别公示清晰,品牌會在商品詳情頁面附上商品吊牌,消費者可直接快速地了解到服裝的安全技術類别,部分品牌還會在商品頁面貼出檢測證書。
8 家知名服裝品牌旗艦店未在商品詳情頁面公示安全技術類别。其中,安踏、雅戈爾、ONLY、鴻星爾克四個品牌客服在記者咨詢時,可以告知服裝的安全技術類别。但 ZARA、李甯、聖得西、Lululemon 在記者咨詢時未能明确告知服裝的安全技術類别。
在記者咨詢服裝的安全技術類别時,李甯的客服回複稱,不同時間生産的時候國家标準會有所不同,商品都是符合标準才出廠的,請放心購買,具體符合的标準可以收到的時候查看商品吊牌。Lululemon 的客服同樣模糊地表示,服裝可以放心購買,店鋪商品都是符合國家相關标準的商品。ZARA 的客服則回複稱,沒有查到記者指定款式的安全技術類别,記者可以在收到商品後自行查看商品标簽。聖得西的客服也同樣表示,沒有查到指定款式的安全技術類别,也不能提供吊牌照片。
在 15 家網紅服裝店中,僅有兩家在商品詳情頁公示了服裝的安全技術類别或貼出服裝的檢測證書,另有兩家僅有個别款式公示。在沒有公示或公示不完全的 11 家網紅服裝店中,有 7 家客服能在記者咨詢時告知服裝的安全技術類别或提供産品吊牌,另有 4 家不能告知服裝安全技術類别。
其中," 馨幫幫 sinbounboun" 客服稱可幫記者查詢,如果查到會留言,但截至記者發稿仍未收到回複。" 港仔文藝男 "、" 悟空有貨 "、" 小尼力街頭嘻哈 " 直接稱不能提供。值得一提的是," 辰辰媽的女童店 "、" 奶油 kids 童裝 " 兩家童裝店隻能模糊表示産品合格,可以放心購買,但不能提供指定服裝的安全技術類别。
律師:商家不公示安全技術類别将被處罰
據了解,GB 18401-2010 爲國家強制性标準,即廠家必須要按此标準進行生産,必須在産品标簽上标注産品安全類别。嬰幼兒及兒童服飾還應執行 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産品安全技術規範》,且嬰幼兒服飾必須明确在産品标簽上标注 " 嬰幼兒用品 " 字樣。
" 可以說,市面上仍有相當一部分不合規服飾在流通。" 衛廣亮告訴記者,服裝安全技術類别的鑒定非常複雜,且成本頗高,需要專業的場地、設備、儀器、試劑和專業技術人員,隻有大品牌、大廠家才有檢測條件,部分複雜檢測還是需要送托至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鑒定機構進行檢測。而第三方送檢的成本也同樣是很多小企業難以承受擔的。
" 一般物理檢測項目價格比較低便宜,一個批次的檢品服裝隻需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而有些化學檢測項目由于檢測成本較高,檢測條件要求較苛刻,一項就需要幾千元甚至幾萬元的檢測費,有些小企業不想增加成本,幹脆不檢測,更有甚者随便僞造一張檢測報告就敢往外賣産品出去了。所以,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服裝時最好選擇大的品牌、大的廠家所生産的産品。"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易旭告訴記者,一般而言,安全技術信息即在吊牌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營者(商家)應當銷售印有服裝相應信息吊牌的服裝,且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向消費者告知相應吊牌上的産品信息,若經營者怠于履行上述義務的,相關行政部門介入調查後,可以視具體情形給予經營者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
" 線上不是法外之地,線上售賣的服裝也應嚴格執行國家按着行業标準,生産合格産品。" 衛廣亮說道,消費者在購買前,須仔細閱浏覽産品頁面,了解産品的材質、執行标準、安全技術類别等信息,如果頁面中沒有相關信息,可咨詢客服,商家有責任和義務向消費者如實告知商品信息,并出具合規的商品吊牌和質量檢測報告。如果商家無法提供,衛廣亮建議消費者放棄購買," 不要爲了喜愛的樣式而放棄質量,無視自身的健康。" 如果消費者在線上購買到無吊牌、無安全技術類别标識的服裝,就基本上可以判定該服裝爲不合格産品了,消費者有權可要求商家無理由退貨,也可向平台或平台所在地市場和質量監管部門進行投訴。
潇湘晨報記者申潇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