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寫《我叫金三順》的女主三順,沒想到後台留言被 cue 最多的還有這部劇的女二柳熙珍。
再次感慨編劇的強大功力,《我叫金三順》雖然是部主講戀愛的偶像劇,但十幾年後再看,會發現這部劇的女性群像也刻畫得很出色,每個角色都擁有鮮明的記憶點。
譬如漂亮又灑脫的二姐,出于好奇走進婚姻,發現對方出軌後狠狠教訓了他一頓然後火速離婚回國,
這之後二姐對于婚姻的見解▼
(如果現在播的話," 人間清醒 " 的 title 可以吹起來了吧?)
雖然不像三順一樣擁有一技之長,但二姐重視工作且學習能力強,有經商頭腦,用離婚後分得的财産投資三順開蛋糕店。
得知三順喜歡的人是各方面差距懸殊的真賢後,二姐簡明扼要的點出了兩個人的 " 不合适 ",但也不忘補上自己的一頓拳打腳踢替三順出氣。
再比如脾氣火爆的三順媽媽:樸鳳淑。
丈夫去世後獨自把三個女兒拉扯大,雖然希望三順能早點嫁出去,
(媽媽在知道三順夜不歸宿後的第一反應 hhh)
但知道三順和真賢的戀愛契約(三順為了保住自家的房産,找真賢借了五千萬韓元,對應的條件是假扮他的女友)後,第二天直接沖到真賢的餐廳痛揍了他一頓為自己的女兒出氣。
(彈幕評價真賢唯一的優點是扛揍)
用自家房契換得了三順的自由身,很硬氣的帶着女兒辭職了。
之後真賢的母親誤以為真賢和三順在一起,趾高氣昂的出現在三順家門口,也被我們樸鳳淑女士回怼了。
有這樣的媽媽,做女兒的會很安心吧。
還有被三順辣評為 " 鳗魚女士 " 的羅賢淑,永遠毒舌永遠中氣十足;
全程面無表情的尹秘書,大結局的時候直接開大,辭職環遊世界。
(" 世界那麼大,尹秘書想看看 ")
就連對三順不是那麼友好的餐廳同事,編劇也沒有把她們簡單的刻畫成 " 負面角色 ",
她們也一樣為各自的生活苦惱,會在酒過三巡後發有趣的牢騷。
幾乎每個角色都有可愛之處。
而女二柳熙珍,更是直接把 " 美強慘 " 這三點占全了。
最直觀的是外形條件,她美到一登場就能抓住所有人的目光,
或喜或嗔都是賞心悅目的,
停車場的哭戲,現在看也會為之心碎,完美诠釋出了 " 我見猶憐 "。
其次是 " 強 " 和 " 慘 ",
給大家回顧一下柳熙珍身上的故事線——
在上高二的時候遇到了男主玄真賢,并從高三開始和他談了 6 年的戀愛。念大學的時候,父母移民去了美國,但她為了真賢決定留在韓國。
原本學生時代的戀愛可以迎來圓滿的結局,但真賢突遭車禍,哥哥嫂嫂當場死亡,侄女美周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從此不願意開口說話。
還有一名騎摩托車的無辜路人因此喪命,真賢本人也重傷入院,腿部有可能落下終身殘疾。
就在車禍同一天,熙珍确診了胃癌,她害怕自己會成為壓垮真賢的最後一根稻草,選擇了不辭而别,隻身前往美國治病。
在美國接受抗癌治療的三年裡,熙珍活下來的概率隻有 35%,最終她熬過了所有手術,切除了大半個胃。
但等她三年後回到愛人身邊的時候,真賢的母親不願接受一個生病的兒媳,而真賢的身邊也有了三順。
健康和愛情,熙珍都失去了,對比其他人,可以說是全劇最慘沒有之一。
固然讓人心疼,但這個角色卻不會讓人覺得可憐,因為她身上更有魅力的點是 " 強 "。強大的精神信念、堅固執着的愛情觀和由此衍生出的堅忍決絕的心性。
三年後回來,面對真賢的新女友三順,她強調自己和真賢之間從來沒有結束過,
和三順談話的時候不嫉妒、也不氣急敗壞,更像是勝券在握的正牌女友姿态。
而面對真賢,她就算理虧也不願意把自己不辭而别的真相告訴他,因為 " 癌症 " 這個原因一旦說出口,兩個人的愛情就會摻雜上愧疚,不再純粹。
即使這樣會造成真賢的誤會,即使 " 愧疚心理 " 明明是對熙珍有利的,她也不願意退讓這一步。
而結果就是兩個人都深受折磨。
(電梯拉鋸名場面,這裡兩位演員的眼神戲都太好了▲)
有時候熙珍在戀愛中的執着強勢甚至可以用 " 狠 " 來形容。
兩處讓我印象深刻的情節——
一處是熙珍來到了亨利住的民宿看望他,面對這個高大英俊又無微不至的守護者,熙珍上一秒還在和他談笑風生,
下一秒氣氛稍顯暧昧的時候,她馬上打破這種溫情,用最平靜的口氣說出最殘忍的話:
" 面對着你,我沒有心跳的感覺。"
溫柔如亨利,也被這句話傷到了。
另一處是在濟州島的酒店,熙珍&亨利邂逅了真賢&三順,氣氛劍拔弩張,真賢誤會了兩個人的關系,質問熙珍當年離開的真正理由,
熙珍不但沒有為自己辯解,還狠絕的表示自己永遠都不會告訴他,讓真賢好奇一輩子,這就是不信任她的代價。
在熙珍 " 真愛至上 " 的原則當中,愛情可以戰勝病魔,也可以戰勝時間,但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她的愛情做到了,但真賢的愛情沒有。
劇裡關于熙珍&真賢的感情線有一個悲傷的比喻:" 看着山頂爬上去的山,忽然山頂沒有了,叫我怎麼辦。"
這裡的 " 山頂 ",與其說是男主真賢,不如說是「矢志不渝的愛」。熙珍堅守着這樣的愛對抗癌症,但等她跨越命運抛給她的難題後,真賢的變心卻仿若在告訴她,這樣的愛是不存在的。
如果說三順身上承載的命題是 " 平凡女性如何從外界給她的挫敗感中掙脫?",那熙珍的課題就是 " 如何面對失去?"
其中一個答案是不要擁有,因為 " 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 "(出自《我可能不會愛你》)。
熙珍也确有過這樣的想法,所以她才會反問真賢,即使現在閃閃發光的三順有一天會變得什麼都不是,他還要開始這段感情嗎?
真賢的回答充滿了 " 三順式哲學 "。
這也是大結局中熙珍找到的答案,
當那個可望而不可即的 " 山頂 " 消失,她終于懂得欣賞眼前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