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5 日,在第 30 個國際家庭日這個特殊的日子上,哈弗品牌新能源之夜暨哈弗枭龍系列上市發布會在首都北京盛大舉行。
大會中,除了公布哈弗品牌旗下 SUV 枭龍 / 枭龍 MAX 正式上市之外,長城汽車總裁穆峰還以自問自答式的 " 靈魂五問 ",從不同角度描述了自己對當今中國車市的看法。
在激情澎湃的演講中,穆峰指出友商豢養水軍、産品質量堪憂等擾亂市場競争秩序的不良做法;同時他還指出,有的企業在渠道上發力;有的企業在産品上使勁;有的企業在服務上聚焦,但我們也無比遺憾地看到,有個别企業,卻把養水軍當作第一生産力。
可以說這場發布會開得很有 " 火藥味 ",引起了網民們的高度關注。
對于發布會上穆峰指出 " 水軍 " 這個詞的時候,真的感覺到很震撼,但其實當我們緩過來細想,又會感覺到萬分的無奈。
在互聯網年代,平台本應該是讓更多人去了解見識不同地區的文化,提供給每個人一個暢所欲言的地方,然而如今卻有人開始利用網絡傳播不實的假消息,甚至通過混淆視聽帶節奏等方式,擾亂傳播秩序,使手段來達到利益效果。
昔日," 水軍 " 往往盛行在娛樂圈,但随着時代的變換,不管是哪個行業都掀起了 " 水軍 " 熱潮,總有一些靠着破壞行業健康發展生存的勢力存在。可以肯定的是," 水軍 " 絕非個人行爲,而是有組織、有目的性的群體行爲。
雖然在汽車行業中,網絡環境雖然并不直接影響任何一家車企,但是 " 水軍 " 的言論很可能會被無限放大,最後釀成意想不到的後果。就在 " 水軍 " 尤爲猖狂的時候,長城汽車選擇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前段時間長城汽車就宣布懸賞 1000 萬元打擊網絡水軍,對 " 網絡水軍 " 重拳出擊。
實際上,長城汽車并非第一個 " 懸賞 " 打擊網絡水軍和黑公關的車企。
在去年 6 月份的時候,比亞迪決定自 2022 年 6 月 1 日起,将舉報獎勵 5 萬至 100 萬人民币調整爲 5 萬至 500 萬人民币,爲期一年;同樣在這個月份,吉利宣布其網絡不實信息舉報中心上線,對線索提供者最高獎勵 100 萬元等不少相關例子。
這些年來,國内自主品牌的 " 口水戰 " 也是從沒有停止過,這也可以劃分成一種 " 内卷 " 的方式。但是在這個本應該同成長良性競争的時候," 水軍 " 的出現已經導緻了嚴重影響到行業的健康發展。
如果各大車企們這次能 " 圍剿水軍 " 的行爲成功,那麽就能夠成功帶動汽車行業的和諧發展,換來則是一個清澈的海洋。
在現階段來說,新能源汽車是 " 水軍 " 禍亂的重災區,比如像造車新勢力的小鵬、理想、零跑汽車等,還有傳統車企比亞迪、長城汽車等都是水軍們攻擊的對象。不僅如此,包括特斯拉、BBA 等這些外國品牌也深受其禍。
在長期的輿論紛擾中,終于令到它們不堪其擾。
近日,蔚來、小鵬、零跑汽車等相繼在社交平台上開通了法務部的官方賬号,并冷峻表态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實際上,這類新勢力品牌并不是首家開通法務部官方微博的車企,其中特斯拉算是首開法務部先河的,2021 年 5 月底特斯拉法務部官方微博賬号上線,當時還直接沖上了微博話題榜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到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在這場謾罵诋毀當中," 水軍 " 們在社交網絡中傳播得最多的關鍵字出現有:"a 柱變形 "、" 行駛中自燃 " 等相關品控差的話題。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新勢力車型的三電系統和智能配置都有出色表現,但新勢力車企的劣勢是缺乏技術積累,都曾因質量問題備受争議,其品控依然存在缺陷等相關問題。
說到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如今 " 國補 " 的政策已經退出,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窗口期在逐漸 " 收窄 ",對于一部分的造車新勢力而言,成本的壓力會非常大,換言之又讓造車新勢力迎來新的考驗。
對于那些困難重重的造車新勢力來說," 品控 " 這一項的屬性如何發展暫且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往後的競争隻會更加白熱化,面對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多,隻有具備好産品力硬這個标準才能赢得長久的市場,而那些依靠營銷手段的車企最終隻會 " 人仰馬翻 "。
法務部門從幕後走到台前、車企開啓懸賞計劃打擊水軍。可以發現,車企們對于輿論的介入愈發深入,态度也更爲強硬。
雖然對于車企來說,要想完全不被水軍帶動輿論是很難的,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網絡上的評論也不要過度輕信,尤其在選車方面,要真正貼切好自己的買車需求,比如說自己的買車預算是多少、自己喜愛的車型是什麽、甚至是直接可以登錄汽車投訴網、看車型論壇、看車型口碑等這些都是需要購車前清晰了解,這樣我們就無懼水軍的幹擾了。
中國既是一個技術大國,也是一個哲思大國。吹滅别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别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我們一起共同抵制一切捏造不實信息,一起淨化網絡空氣,而不是糾結于毫無價值的唇槍舌劍。
近年來,随着電動汽車産業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搶奪 " 利益 " 的方式都會出現,但是水軍的行爲實在令人憎惡,無底線的抹黑隻會令到汽車行業的巨大損失。
所以在這裏希望車企們能在這場 " 戰争 " 中取得成果,将更客觀的事實呈現給消費者,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和諧清朗的汽車消費市場。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