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忠犬八公裏演技最好的是誰?
當然是八筒!就問多少人因爲狗狗哭成狗!
你可以說剛子出戲但沒有人會給狗狗差評!
演員(人)方面,被 cue 最多的自然是老戲骨陳沖,被無聲的吃面戲承包淚點。
至于一個上海人怎麽會講一口流利的四川話嘛,
除了下功夫請了語言老師外,還有個鮮爲人知的原因:陳沖的祖籍就在重慶,家人經常會用重慶話叫她小名。
是的,咱今天講陳沖的故事——
沒有人會否認陳沖是最早的頂流女明星。
最佳女演員,拿了;最佳導演,拿了;世界名導,合作了;奧斯卡舞台,站了;奧斯卡評委,做了。
不光自己做影後,她還捧人當影後,一手發掘出了李小璐。
—我是敲開好萊塢大門的分割線—
陳沖的家世不一般。
著名醫學世家,父親曾經是華山醫院院長,母親是複旦大學教授,一家上下都跟醫學扯上點關系。
外公張昌紹是中國藥理學的奠基人,曾經赴英留學,還在哈佛進修過。1967 年張昌紹自殺身亡,後來央視還專門拍了一檔陳沖尋根的紀錄片。
上下鄉開始後,陳沖父母都去了農村,姥姥用偷偷留下的唱片教英文,給陳沖打下了紮實的英文基礎。
陳沖中學時是學校的射擊隊隊員,被當時去學校挑演員的上影廠看中,進了培訓班訓練,順利留在了上海。
上影廠考試每個人表演才藝,14 歲的陳沖張口用英文背了一首《爲人民服務》,對面制片人聽得眼睛都亮了。
兩年後陳沖被謝晉選中,主演了自己第一部電影《青春》,飾演女主人公啞妹。
當時她已經相當出名,擠公交車都得用手擋着臉的那種。後來參加高考,監考老師還偷偷問她要簽名。
那時中斷 11 年的高考剛剛恢複,陳沖跟着老三屆一塊兒考,考進上外英語系,可見英文功底不錯。
才念了兩三個月的書,《小花》的劇組便找上門了,天天拉着陳沖講劇本,請她出演。
《小花》不僅讓陳沖一夜家喻戶曉,成爲第一代少女偶像,也爲她打敗了一同出演電影的前輩劉曉慶,拿下一座百花獎影後。
當時的百花獎是随《大衆電影》雜志贈送投票,觀衆一票一票投出,又是中斷 17 年重新恢複的第一屆,備受矚目。
做明星也不像現在 208w,沒有片酬,連走穴都沒興起,隻有每個月 18 塊錢的工資。
很多人不理解,爲什麽要在最風光的時候抛下一切,選擇赴美留學?
對此陳沖的解釋是 " 基因裏帶來的恐懼 ",越是高光時刻越感到不安,發覺自己的不足。
衆多粉絲中有學生鼓勵她,要充實自己,她也真聽進去了。
剛好母親考取了首批出國留學資格,在紐約一家癌症中心實驗室搞科研,也有個幫襯。
從《小花》到《末代皇帝》中間将近十年的時間,是陳沖人生中最迷茫的階段。
異國他鄉的文化沖突,價值觀不同的困惑,初戀的結束,每一個都是差點壓垮她的稻草。
去餐館打工,老闆得知她的身份後興奮地逢人炫耀:這還是中國影後!影後在我這兒端盤子呢!
在同學的介紹下,陳沖踏足好萊塢電影工業,從頭開始,開始漫長的花瓶生涯。有時是一兩句台詞,有時僅僅是露個臉,給電影加一點東方情調。
好萊塢大門逐漸爲陳沖打開,《大班》裏的情婦,《末代皇帝》裏的婉容,《雙峰》裏的東方面孔,《面子》裏愛面子的母親。
尤其是婉容,從一開始的青澀高貴到最後的落寞哀怨,末代皇後的一生盡顯于此。
《末代皇帝》橫掃了當年最佳影片在内的 9 項奧斯卡,陳沖和尊龍還受邀頒獎,在奧斯卡舞台上講冷笑話。
90 年代陳沖回國發展,又拿出一系列口碑過硬的作品,《紅玫瑰與白玫瑰》《太陽照常升起》《意》。
所有人都猜測湯唯包攬新人和影後的那屆金馬,就是陳沖憑借《意》爆冷拿下影後。
拍《喜宴》沒請到陳沖的李安,特意請她出演《色戒》,戲份不多,但鎮場:
" 幸虧有她,因爲那種太太,有上海味的官太太、像她這種年齡層的、三四十歲的,很難找。她一坐下去,就是很壓陣,非常值得。"
沒科班學習過的陳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表演方法:甭管主角配角,戲份多少,把自己當成宇宙中心當成主角,确保鏡頭掃到的每一刻都是準确無誤的表演。
這是她從十年醬油生涯裏悟出來的。
演而優則導,90 年代陳沖做了導演,把好友嚴歌苓的傷痕文學改編成電影《天浴》。
據說陳沖看完小說後已經有了畫面,在飛機上就寫出一版劇本,這大概就是做導演的天賦吧。
當年試鏡女主的演員衆多,包括周迅、章子怡和九億,但陳沖最終還是選了十幾年沒演戲的李小璐,捧出史上最年輕的金馬影後。
電影拍得極爲辛苦,因爲沒有拿到文件所以變成地下電影,邊拍邊擔心被沒收機器,雖然最後勇奪 5 項金馬,不過也付出三年不得拍戲的代價。
後來記者采訪問她,害不害怕,她說當然怕,她可是小花啊,但好像導演《天浴》是冥冥之中必須要完成的一件事。
—我是充滿争議的分割線—
雖然看上去沒什麽大風大浪,但陳沖也經曆過幾次比較大的争議。
85 年陳沖回國參加春晚,被請到台上發言,誰知傳出她說了一句 " 你們中國人 ",引發觀衆強烈不滿,後來越傳越邪乎。
但其實當年的視頻裏,陳沖隻說了 " 用一句現在中國很時髦的話 ",不是很妥當但也沒什麽大問題,講完底下還有觀衆叫好。
外婆還找到《民主與法制》雜志社,以本名史伊凡寫了一篇反對上綱上線扣帽子的文章。
而沒多久,又出了件很要命的事情。
電影《大班》是陳沖第一次出演好萊塢電影主角,因爲影片裏有尺度不小的鏡頭,加上對華人形象的刻畫,傳到國内招來巨大争議,大家心裏的 " 小花 " 成了 " 賣國的脫星 "。
巨大的輿論壓力導緻陳沖之後對裸露鏡頭異常敏感。
第二年拍攝《末代皇帝》洞房戲時,婉容的内衣意外被扯下,當下她就停機罷演,強烈要求貝托魯奇寫下保證書,不在電影中使用這個鏡頭,搞得貝托魯奇傷心了好一陣子。
而要說起真正的黑料,估計很多人都會想起 " 棄養 " 新聞。
10 年有網友爆料,陳沖以 " 沒有母女緣分 " 爲由 " 退回 " 了領養的中國雙胞胎女孩,自己生了兩個女兒。
陳沖方面回應說,陳沖在流産後醫生診斷懷孕幾率很小,但辦完領養手續後意外發現懷孕,于是把雙胞胎女兒轉給紐約一對經濟條件很好的夫婦。
無論如何,領養孩子責任重大,又不是買衣服,說退貨就退貨,這真的很難評 ……
說起來,陳沖和親女兒還一同出演了電影《誤殺》,結果一個被誇演技封神,一個被吐槽無數。
後面那個就是陳沖女兒 ……
這些年,陳沖頻頻以一種非主流方式刷屏:
用文字講述導演電影的不易,失去親人的痛苦,回憶過去的感慨,文字細膩生動。
陳沖說:" 我的一切創作仿佛都是在企圖留住愛,企圖承受失去。"
也是因爲緬懷貝托魯奇的文字,在作家金宇澄的鼓勵下,陳沖開始在《上海文學》雜志上連載專欄。
如今的陳沖,比起同齡女演員稱得上是超長待機。
作品不多,但隔幾年就能驚豔觀衆一次,61 歲還能做女主角,狀态相當能打。
說是幸運,不如說是勇敢地抓住每一個機會,奮力向前。
不囿于舒适圈,不迷失于名利中,對現狀的不滿足和不安感成了陳沖人生中最好的驅動力。
也願這份積極的力量能夠感染到你我,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