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拆快遞的動作十分常見,但其中潛藏的危險卻少有人提防。近期,一位 26 歲快遞小哥拆紙箱時不慎被彈起的剪刀紮破眼球,緊急送醫 ……
據統計,浙江大學眼科醫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每年接診的眼外傷患者超過 1000 例,暑期更迎來眼外傷高峰:省内各地轉來的病人很多,尤其以青壯年人群爲主,因從事高風險作業、遭遇車禍等意外而發生眼外傷。
" 工地、工廠等高風險工作場所的從業人員對眼外傷的防護意識淡薄,日常生活中大家對眼外傷的警惕性也不高,導緻近年來因眼外傷送醫的人數一直居高不下。" 醫院 " 急診玻切(玻璃體切除手術)班 " 的值班醫生何景良說。據悉,浙大眼科醫院月均要接診 10 餘例行 " 急診玻切 " 手術的眼外傷患者。
何景良(右一)在跟患者家屬交代病情
眼睛發生外傷後,典型症狀是視力下降,可伴有紅腫、疼痛、出血等,這類患者一般都懂得來醫院就診;但症狀不明顯的眼外傷病人容易忽視病情,延誤治療。" 一些飛速穿入眼球的小異物,因爲速度快、表面傷口小,患者開始可能沒有感覺,但容易形成眼内感染,後果不堪設想。" 何景良醫生介紹,眼外傷發病急,眼内的情況千變萬化,及早處理是關鍵。部分病人早期行玻璃體切除手術能很好地控制病情,但若眼内炎累及脆弱的視網膜,即使做了手術,患者的視力也會受到不可逆的影響。而一些情況更嚴重的患者,醫生常常要做 3-4 小時手術方能保住他們的眼球。因此,眼睛受傷後,即使感覺并不嚴重,也應該盡早到眼科就診。
上周,何景良醫生接診了一位 60 多歲的大伯。大伯在家被尖銳刀具劃傷眼球,抱着僥幸心理拖了四五天,傷眼又紅又腫,直到完全看不見才告訴子女。裂隙燈下,大伯傷眼的角膜上呈現一道大裂口,進一步的檢查顯示眼内積聚着膿液,需要緊急手術控制感染。何景良醫生立刻啓動 " 外傷綠色通道 "(專爲 " 眼内炎、球内異物 " 等需急診玻切的病人開放),安排大伯入院接受急診手術。
何景良醫生手術中
眼球是一個密閉腔體,受傷破裂後,開放性傷口會成爲細菌的 " 無障礙通道 "。像大伯這樣長時間未進行清創和縫合處理的情況下,細菌将源源不斷湧入眼内并擴散繁殖。一方面細菌毒素可直接損傷視網膜,另一方面感染引起的炎症會引起視網膜血管閉塞、出血水腫,導緻視網膜細胞損傷、壞死,視功能進一步受損。何景良醫生惋惜地表示,目前視網膜受損沒有好的辦法修複。最終,大伯眼球炎症得到控制,眼球得以保住,但視力恢複卻很渺茫。
" 眼睛受傷後,患者應當及時到醫院做檢查,出現眼睛流水、出血、視力下降、眼前有遮擋、黑影等情況,更要引起重視。如果熱淚盈眶的感覺,千萬不要擦拭、揉搓眼球,以免導緻眼球内容物脫出、視網膜脫離等繼發性傷害。" 何景良醫生提醒,眼外傷對視力的影響常常是災難性的,在從事危險工作時,或生活中,進行可能傷害眼睛的活動時,都應有意識地佩戴安全帽和防護眼鏡,這一防護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眼睛受傷的風險,保護我們脆弱的 " 心靈窗口 "。
來源:潮新聞 記者 曹露婷 通訊員 孫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