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車載在 2021 年 4 月份正式亮相上海車展後,有人采訪他們:" 你認爲自動駕駛是什麽?" 其中一位研發說," 一個人人都買得起用得上的功能 "。
随着大疆車載全新一代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公布,我們看到了其在功能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的階段性進展:這套方案支持行泊一體,并将成本區間定在了 5000 元到 15000 元。
80TOPS 實現城區領航
之所以定在這個區間,是因爲大疆車載認爲 L2+ 智能駕駛系統的總成本占整車售價的 3%~5% 比較合适,根據國内市場的主銷車型價位分布,他們選擇了 5000 元到 15000 元這個價位區間。
基于成本控制,相應地,該方案的硬件配置更爲簡潔高效:算力低至 32TOPS,強視覺在線實時感知、無高精地圖依賴、無激光雷達依賴,布有 7V(攝像頭)和 9V 兩種純視覺配置。
這兩種配置可以實現的智能駕駛功能有所區别。
大疆車載将其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主動安全、行車輔助、泊車輔助、記憶泊車、記憶行車、跨層記憶泊車、領航高速、領航城區八大功能産品:
7V 作爲基礎配置,初級算力爲 35TOPS,硬件包括一對前視慣導立體雙目攝像頭、一個後視單目攝像頭、四個環視魚眼攝像頭,能夠實現除城區領航輔助駕駛外的其他 7 項功能。
比較特殊的是,據大疆官方介紹,7V 配置在結合高精地圖的情況下也可以實現城區領航駕駛。
9V 的配置則在 7V 的硬件基礎上增加了兩個側視單目攝像頭,這樣可以提升側方動态車輛檢測的能力,滿足路口左右轉、掉頭、環島通行等場景下的觀測需求。
算力提升至 80TOPS 後,能夠擺脫高精地圖,實現包括城區領航駕駛在内的所有智能駕駛功能。
低成本實現以上八大功能,大疆車載是怎麽做到的?
1. 首先在産品定位上,大疆車載的目标就是 " 爲消費者提供低門檻的智能駕駛核心功能 ",避免在硬件上進行不提升體驗的堆料,主攻算力、算法、傳感器、數據四個方面的突破。
領航高速功能所需硬件
以大疆車載首款落地量産的合作車型寶駿 KiWi EV 大疆版爲例,通過降低體驗成本,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将自動泊車等功能作爲用車的日常操作,體驗到智能駕駛功能帶來的價值。
(寶駿 KiWi EV 大疆版)
2. 以同一套硬件處理在不同場景智能駕駛需求,而不是行車或泊車的時候另一套算力和傳感器閑着。
3. 采用前視慣導立體雙目方案,用類似于人眼的視覺原理來采集信息,生成稠密的點雲,識别障礙物;
另外新一代雙目攝像頭通過增加偏振片和自标定能力取消了大遮光罩和固定連接杆,提升了一部分性能的同時降低了量産成本。
4. 堅持視覺在線實時感知的技術路線,強調智能駕駛 " 基本功 ",弱化對外部數據和昂貴傳感器的依賴,減少對現實環境的假設。
比如大疆車載團隊并不依賴電子地圖,他們認爲電子地圖不能代替現實情況,依賴地圖則會出現一些功能決策錯誤,與現實需求不符。
5. 重視開放式合作。在 2022 全球智能汽車産業峰會上,大疆總裁羅振華就生命了自己的想法:當前産業階段最關鍵的問題不是分主次,而是做普及。
大疆車載新方案由于具有良好的适應性和可拓展性,有利于和車企靈活合作,接下來也會有搭載此方案的不同品牌不同配置的量産車逐步亮相。
當然,大疆車載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适配性高的原因不隻是成本,這套純視覺輔助駕駛系統也支持擴展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高精度地圖等傳感器,能匹配不同需求帶來更高級的智駕體驗。
大疆車載 VS 輕舟智航
大疆車載全新一代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成本,使我在去年 12 月份寫過的一年文章标題成了過去式:
輕舟智航與大疆車載一樣,明确站在智能駕駛 Tier1 的位置,且都表達了一些類似的行業認知和追求,比如相對于大疆車載的 " 打好基本功 ",輕舟智航也表示過 " 入門體驗标配化,高端體驗大衆化 " 的願景。
同作爲注重成本控制的競争對手,他們的産品也有着可比性:
這兩套方案的相同點,也是他們極大的優勢,就是注重成本的把控,着重避免對于硬件的堆砌。大疆成本區間在 5000~15000 元,輕舟乘風标準版方案系統硬件成本在 1 萬元内。
其次,這兩家對于自身 T1 定位極其清晰,可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大疆選擇了解耦芯片和零部件,供客戶選擇配置;輕舟智航提供不同傳感器配置的解決方案,可滿足 SUV、MPV 等不同的車型需求。
不同點則主要分爲以下三方面:
算力
大疆 7V 傳感器配置方案的算力範圍在 32-100TOPS,9V 傳感器配置方案的算力範圍在 32-200TOPS,9V 方案想要實現城區領航駕駛功能也僅需将算力升級到 80TOPS。
輕舟乘風方案則基于地平線征程 5 這樣專爲高等級自動駕駛應用打造的大算力車規級 AI 芯片,單顆算力即可達 128TOPS。
視覺 / 雷達
大疆的智能駕駛标準方案爲純視覺方案,基于大疆在視覺感知領域的算法累計與無人機視覺感知系統的量産經驗,大疆自主研發的立體雙目攝像頭擁有立體視覺感知成像、實時路況在線建模的技術優勢。
而輕舟智航作爲鑽研 L4 級别自動駕駛的公司,則保留了一部分 L4 級别自動駕駛的特征(依賴激光雷達)。輕舟乘風方案分爲 3 個版本,其中标準版系統标配一顆激光雷達。
數據依賴性
大疆起步之初即堅持視覺在線實時感知的技術路線,盡可能減少甚至擺脫對外部數據、昂貴傳感器的依賴。
輕舟乘風方案的一大特征就是依托于在研究 L4 級自動駕駛時積累的數百萬公裏的測試數據,打造方案時極大利用了測試數據。
由于沒有實測對比,我們無法給出哪套方案能帶來更優體驗的答案。
不過肯定的是,這些智駕方案的誕生,将性價比高、功能豐富的特征再次強化,L2+ 智能駕駛功能成爲 " 一個人人都買得起用得上的功能 " 的階段離我們越來越近。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