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關注成都大運會
截至 7 月 29 日 23 時獎牌和排名
" 那馬戶不知道它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它是一隻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 最近一段時間,刀郎新歌《羅刹海市》就像娛樂圈中的台風,愈刮愈烈。縱使網友如何猜測,當事人刀郎一直保持沉寂。
在種種争論中,《羅刹海市》被推上 2023 年下半年第一首全民熱歌的位置:這首歌霸占了 QQ 音樂新歌榜、熱歌榜、流行指數榜、聽歌識曲榜、騰訊音樂榜等榜單的首位。" 羅刹海市 " 抖音詞條播放量超 15 億。
7 月 29 日,刀郎經紀方表示,關于《羅刹海市》掀起的歌壇風波,以後不會有公開回應。
刀郎經紀人:以後不會回應
連日來,河南日報 · 頂端新聞記者希望聯系刀郎方面,試圖讓他闡述創作動機,以及回應網友議論。
7 月 29 日,刀郎經紀方終于表示,關于《羅刹海市》以後不會有公開回應。
頂端新聞記者聯系上刀郎經紀方,電話接通說明來意後,對方表示 " 實在不好意思,這事我也負責不了。目前我們統一對外不會有任何東西(回應)",并強調這是刀郎和經紀公司的共同态度。
相關數據顯示,自《羅刹海市》走紅來,刀郎新專輯詞條的相關搜索量同比暴漲 6000 多倍,7 月 27 日," 刀郎專輯 " 登上淘寶熱搜第二名。
《羅刹海市》歌詞截圖
面對網絡上的種種解讀,當事人刀郎及其唱片公司始終保持沉默,并拒絕了多家媒體的采訪邀請,這反而給網友留下更多的發揮空間。
有聽衆認爲,《羅刹海市》是一首意有所指的諷刺歌曲,有人解讀這是在抨擊如今華語樂壇的 " 虛假繁榮 ",有人認爲他諷刺的是流量文化下的 " 以醜爲美 ",更有人開始對号入座,認爲歌詞直指一些樂壇同行。
不過,也有網友認爲不應過度解讀,這首歌是《聊齋志異》裏的故事背景,跟其他歌手沒有關系," 想太多了 "。
楊坤回應了 7 個字
《羅刹海市》的歌詞雖源自《聊齋志異》,但字裏行間劍指現實,網友認爲又與刀郎的自身遭遇息息相關,不無影射那英、汪峰、楊坤、高曉松四位明星。
截至 7 月 29 日,那英抖音的一條視頻評論達到了驚人的 484.7 萬條,但那英并未正式回應。
28 日淩晨,有網友發微博評論:" 一群人變成了自己讨厭的樣子,去網暴那英,拉踩楊坤、汪峰這種操作真的歎爲觀止……差不多可以收場了……羅刹海市這歌可能罵的就是你哦。"
楊坤在這條微博下留言 " 最後一句說對了 ",首次回應《羅刹海市》連日來引發的風波。
有網友認爲,那英社交媒體評論區被攻陷,在某種意義上也是 " 遭網暴 "。
據頂端新聞報道,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網友強行解讀,如果涉及對那英名譽的侵犯,解讀字眼有對那英的侮辱诽謗,且對那英的社會評價造成了一定範圍的影響,解讀網友将承擔侵犯名譽權的責任,影響範圍巨大、情節嚴重還将承擔侮辱诽謗罪的刑事責任。
據中新網報道,一位接觸過刀郎的業内人士表示," 以我對他的了解,不是這麽回事。我覺得他沒這麽小氣。" 這位業内人士透露,自 2013 年後,刀郎幾乎沒有公開亮相過,也不太參與節目錄制和采訪活動:他本人不對外留任何聯系方式,其實和他有聯系也沒啥用,他十年潛心創作不出山。有的明星談好價錢就出來,他不跟你談錢,不跟你談名。
曾經,著名小品《不差錢》以一段對話惡搞刀郎的藝名:" 我唱個刀郎的吧 "" 你唱個屎殼郎的吧 "。在 2012 年的一檔節目中,主持人就此問刀郎,被開這樣的玩笑會不會不開心。彼時的刀郎豁然一笑,回應了五個字:" 沒事兒這個。"
刀郎本名羅林,出生于 1971 年,2004 年 1 月,專輯《2002 年的第一場雪》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從新疆火遍全國,除了專輯同名主打歌,《情人》《沖動的懲罰》等歌也成爲家喻戶曉的大衆歌曲,這張專輯最終以 270 萬張的銷量登頂華語樂壇榜首。
2008 年,刀郎爲北京奧運會寫了《榮譽》《就是現在》等歌曲,也受邀參與主題曲《北京歡迎你》的演唱,随後便逐漸銷聲匿迹,2020 年 -2021 年間,刀郎雖然又推出《彈詞話本》《如是我聞》《世間的每個人》等專輯,但反響平平。直到 2023 年 7 月 19 日新專輯《山歌寥哉》誕生,個中單曲《羅刹海市》爆紅,52 歲的刀郎才又真正回歸大衆視野。
刀郎新專輯《山歌寥哉》封面截圖
警惕 " 二創 " 法律風險
目前各種版本的《羅刹海市》充斥着各個社交媒體平台,除了解讀歌詞,品鑒曲調外,各路網友還進行多種形式的改編和演繹,豫劇、黃梅戲、京劇、秦腔……各種版本的《羅刹海市》陸續問世。
原因何在?業内人士認爲,刀郎的新專輯有廣泛的群衆基礎。
據頂端新聞報道,河南省流行音樂協會理事長席文太表示,《山歌寥哉》的 11 首歌曲用的都是全國各地的小調,包括河南道情、東北靠山調、栽秧号子、廣西山歌等,借鑒中國的傳統音樂、地方小調,是這首專輯的高明之處。
但有群衆基礎也不代表能随意改編。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提醒網友,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如果沒有經過原作詞曲著作權人的許可," 二創 " 歌曲,以及沒有經過授權表演該歌曲從而獲利都是侵犯著作權的行爲,如果著作權人追究,涉嫌侵權者應當承擔著作權相關侵權責任。
編輯|盧祥勇 易啓江
校對 |趙慶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河南日報 · 頂端新聞、紅星新聞、九派新聞、中新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