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的一天,武則天在朝堂上試探大臣們的心思:" 皇帝應該上應天命,下順人心,你們覺得以後誰該來當皇帝?"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跟領導搞好關系的關鍵時刻,但是,卻無人應答,讓武則天很是尴尬。
大臣們一個一個皺着眉頭不說話,思考着如何回答已經大權獨攬的天後。
原來,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兒子,其實隻是一個挂名的皇帝,真正的權力在武則天這裏。
武則天想要當皇帝,雖然已經有實,但是無名。想要堂堂正正地當皇帝,還是需要衆位大臣來承認。
所以,武則天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試探大臣們的反應。雖然大家都聽她的話,但是,讓大家推舉她做皇帝,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這幫大臣呢,卻不想讓這個女人來當皇帝。他們明知道武則天是這心思,但是就是不願意配合,畢竟女人當皇帝,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他們雖然怕武則天,反對武則天當皇帝,肯定給自己找麻煩。但是,他們既然不能反對,也絕對不會站出來支持,自然也不會按照武則天的心意說話,于是一個一個都假裝糊塗。
大臣們都是人精啊,他們回答道:" 咱們大唐這麽強大,一定是代代不絕的,将來做皇帝的肯定是李氏子孫。"
武則天爲此經常旁敲側擊,試探這些大臣的态度,她發現這些大臣一個一個都守口如瓶,幾乎都是出奇得一緻,異口同聲。
不管武則天怎麽暗示這幫大臣,但是就是沒有人響應她,連心腹也不不敢這個時候出頭了。
這讓武則天也感到有心無力。
這個時候,武則天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好壓下來想當皇帝這個念頭,隻能等時機成熟再說了。
光這樣也就算了,還有大臣不停地上書,讓武則天把皇帝的權力交還給皇帝。李勣的孫子李敬業更是在外地舉兵,要清君側,把她從大唐的皇位上趕下來。
武則天爲此也是非常苦惱,武則天的心腹自然也看到武則天的煩惱。
領導的煩惱就是我的煩惱,心腹們就勸她:" 天後,沒有必要這麽麻煩,幹脆直接稱帝,讓大臣們認可就行,不認可的回家抱孩子去。想當官的人多了,那些不服氣的全都換了也未嘗不可,兩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官,要多少有多少!"
但是,武則天想了很多天,最後還是否定了,她說:" 現在這個朝堂經營已經多年了,可以說上上下下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要想稱帝,就一句話的事,但是,我這麽做,一定是讓人心不服,民心不穩。恐怕我這個皇帝,晚上睡覺也睡不好呀!皇位坐不穩,這個皇帝坐得又有什麽意思呢?更何況,世人的觀念因循守舊,一個一個都向着李唐,認爲我是篡位。如果我不改變這個局面,又怎麽可能真正成爲皇帝呢?"
武則天考慮了很長時間,最後決定用一些手段爲自己造勢,從而順利登基。
首先,688 年的時候,武則天讓自己的侄子武承嗣,偷偷地找人鑿了一塊石碑,石碑上刻上 "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 八個大字,字迹全部塗上紅漆,然後扔到洛水裏邊。
接下來,武則天又暗中派雍州人唐同泰(平民)去水裏,把這塊石頭撈出來,然後四處宣揚。接着把這塊石頭獻給朝廷,洛水中出現了一塊奇石,奇石上刻了八個字,什麽意思呢?
人們一個一個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這件事自然非同小可,自然是有上天的什麽征兆。
于是大家都以爲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相互傳播。武則天也說,這是天意,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來南郊祭天。
武則天爲了這件事大做文章,各種宣傳層出不窮。把這塊石頭認定爲是 " 天壽聖母 ",把洛水改爲 " 永昌水 ",封唐同泰爲遊擊将軍。
同時,武則天還爲這個 " 祥瑞 " 舉辦了聲勢浩大,禮儀繁瑣的儀式。
接下來,民間開始有一些傳言說,這是老天爺讓武則天來當皇帝。在人們的心中認定,這已是上天安排好的事。
唐同泰這樣的平民都能從 " 祥瑞 " 上收獲好處,當官的多聰明呀,知道了武則天的心意,反正隻要不是讓他們站出來明目張膽地支持,搞這些造勢的事,他們才是行家呀,于是,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出來了。
一時間,祥瑞在大唐多地出現。
單單就這樣,武則天還是不滿意,690 年,武則天又悄悄地讓高僧法明杜撰了《大雲經》四卷。
在這個四卷經書中,謊稱武則天是彌勒佛的化身,讓她來取代李唐,可以說是順天應命。
武則天更是讓大唐各地的官員、百姓都讀一讀這套書,讀完此書,沒準就可以獲得大領導的賞識,平步青雲不是夢。
不知如此,爲了鼓勵大家讀這套書,武則天還專門建了寺廟來收藏這套書,讓百姓們焚香供拜。
武則天的聲勢又造大了有一些,接下來武則天又趁着這個熱鬧頭,讓禦史傅遊藝,帶領關中的 900 多個百姓,來到宮前 " 散步 ",讓朝堂百官都知道民間的聲音,懇請武則天順應天意和民心稱皇帝。
武則天雖然沒有立刻答應傅遊藝以及這些百姓的請求,但是卻也給傅遊藝升了官。
人們看到傅遊藝這麽做,居然還能得到這麽大的好處,一個一個都紛紛上書,懇求武則天稱帝,生怕武則天拒絕自己的請求。
這一段時間,前前後多,多波百姓 " 散步 ",請求武則天當皇帝。
一段時間以後,唐睿宗李旦更是率領文武百官以及 6 萬多百姓請求武則天登基稱帝。
這個時候,武則天看到聲勢造得差不多了,可以稱帝了。
于是在公元 690 年 9 月 13 日,武則天正式登基稱帝,完成了她一生的心願。
武則天稱帝這一段故事,其實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作爲領導,你要想樹立你的權威,要學會把自己的一些心思,隐藏起來,故作神秘。要學會給自己造勢,而不是自己上場。
比如說,你在開會的時候,一個下屬提出了反對意見,這時候,你就不能親自下場來跟你這個下屬争辯,這樣既掃了你的威風,也讓别的下屬覺得你格局不夠,境界不夠。
下屬跟你叫闆,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是讓你的心腹跟他唱對台戲,然後你來做裁判,以 " 裁判 " 的身份來做評判。
這時候,想支持你那個 " 造反 " 下屬的人,也會猶豫,領導到底什麽意思,你态度不明,讓一些下屬投鼠忌器,也不會對你的威信造成影響。
所以,作爲領導,要學會隐藏你的情感、隐藏你的心思,這種心思要讓其他人來幫你說出來,你再假意推脫一番,這樣你就可以順應人心了。這樣做,既維護了自己的權威,也不至于讓别人覺得自己太過于功利。
所以,很多時候,強權是不能解決的問題的,但是用人心、用道義、用大義是可以解決的,領導一定要了解這一點。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權力很大,就可以爲所欲爲,做事一定還是要名正言順的,一定要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要懂得代表衆人,這叫得道多助。你覺得是這樣嗎?
關注我,每天跟你分享讀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