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份榜單在影迷圈刷屏——英國《視與聽》雜志評選了影史最偉大的 100 部電影。
這個榜單,含金量極高。原因有兩個。第一,評選者範圍非常廣。榜單分成「影評人榜」和「導演榜」。前者由全球各地的1639 名影評人、策展人、學者等業内人士投票評選,後者的選票,則來自于世界各地的480 名導演、電影制作人。其中包括不少亞洲導演,比如畢贛、關錦鵬、蔡明亮、奉俊昊、洪常秀、是枝裕和等。放一個關錦鵬的影史十佳,給大家看看。
第二,評選跨度非常久。榜單十年評一次,今年是第七次評選。如此難得的機會,每個投票者都會非常珍惜手中的選票。不過,即便是如此權威的榜單,這一回也受到了極大的争議。讓我們來看看更受關注的「影評人榜」。
榜首,就是「爆冷」。一部許多人都沒聽說過的 1975 年電影《讓娜 · 迪爾曼》,力壓《迷魂記》《公民凱恩》等影史經典,奪得榜一。女性電影人首度問鼎——比利時導演,香特爾 · 阿克曼。
這一結果,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說這是政治正确下的矯枉過正。導演保羅 · 施拉德就公開表示,這一結果損害了榜單的權威性。
《讓娜 · 迪爾曼》登頂影史榜一,是過譽,還是名副其實?魚叔今天就借此機會,來聊一聊這部新晉影史第一——《讓娜 · 迪爾曼》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
有人說,這是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女性主義電影。影片長達 201 分鐘,僅有十幾個固定機位。多數場景都發生女主讓娜 · 迪爾曼家中,記錄了她的三天。在廚房,她一絲不苟地做着家務。起床、買菜、做飯、洗碗、織毛衣、鋪床 ……
在客廳,她迎來放學回家的兒子,共進晚餐。她早年喪夫,獨自撫養兒子長大。
在卧室,她賣身謀生。每天下午兒子回家前,她都會穿過走廊,來到門口迎接不同的嫖客。接過男人的外套、圍巾、帽子,随後将其領入自己的卧室。
交易過後,她又會在門口為男人穿上外套、圍上圍巾。優雅且不失禮貌地拿錢、送客。
廚房、客廳、卧室,三者構成了微妙的空間組合。分别指代了讓娜的三重身份——主婦、母親、妓女。她的生活是程式化的,每一個步驟都經過精确計算。
拍攝《讓娜 · 迪爾曼》時,導演香特爾 · 阿克曼隻有 25 歲。影片的靈感,源自她的成長環境——一個女性角色占多數的猶太家庭。記憶中,母親與幾個姑姑負責了大部分的家庭活動,如準備餐食、念誦禱詞。她們制定了周密的秩序,并嚴絲合縫地遵循。
香特爾 · 阿克曼阿克曼的電影,則揭露了這一秩序的真相。影片中,讓娜時刻從容大方。她顯然受過良好的教育。教兒子背詩,得心應手。
但,她的生活中,時刻會遭到身邊男人的打壓。上街買避孕套,被路過的年輕人嘲諷與戲谑。
在家裡削土豆,被兒子提醒注意體面:頭發亂了,衣服沒有扣好。
就連她自己,也已經接受了這種秩序。她将兒子視為自己生活的全部,所有事宜都圍繞兒子展開。早上起床為兒子做早餐、幫兒子刷皮鞋、去街上為兒子修皮鞋。留給自己的時間,幾乎一刻也不剩。
當這一秩序被打破後,又會發生什麼呢?阿克曼用後一個半小時的篇幅,講述了失序後的悲劇。第二天,讓娜照常接待嫖客,走進卧室并關上門。鏡頭一切,天色已晚,二人才從房間裡走出。讓娜,誤時了。
由于沒能及時關火,土豆燒糊了。不得不去重新買一袋,并再煮一次。突然多出的步驟,打亂了她按部就班的生活。
第三天,讓娜開始諸事不順。沒等鬧鐘響鈴,她就提前醒來。刷皮鞋,刷子從手中飛了出去。
出門取錢,遇上銀行關門。給大衣更換紐扣,卻因為款式老舊找不到同一型号。
來到咖啡廳,她的專屬座位也被人占了。她頭一次,沒喝咖啡就匆忙離開。臉上,也逐漸出現不安的情緒。
電影的最後,讓娜終于爆發。在完成一次交易後,她突然舉起剪刀,刺死了嫖客。
阿克曼在采訪中解釋了讓娜行兇的動機——讓娜在賣淫中感受到了性愉悅。作為一名妓女,性愛隻能是她謀生的途徑。當她的欲望覺醒,并造成了一系列的失序,讓娜陷入了恐慌。因此,她必須殺死帶來快感的客人,重新回到自己的秩序中。
這部影片或許讓你感到沉悶。但導演想要呈現的,正是這種沉悶的可怕至極。而且,她有意将這種壓抑的時間感,拉長到極緻。影片最後,完成殺戮的讓娜坐在餐桌前,手中依然握着兇器。她一如平日的安靜,神情放空,胸脯随着呼吸一起一落,任憑嫖客的血從白襯衫上淌下。房間裡靜得出奇,隻聽到窗戶外傳來一陣陣機車駛過的呼嘯。這個固定畫面,持續了整整5 分鐘。
像這樣的鏡頭,在影片中是一種常态。導演阿克曼無意用三個半小時來鋪墊一場謀殺。相較于所謂的「高潮」,她更願意記錄女主角洗碗、做飯的過程,單一鏡頭動辄三四分鐘。這是她最旗幟鮮明的反叛。因為,她認為大部分電影都是從男性視角展現了完全虛假的女性形象。
曆史上的電影作品,絕大部分都是由男性創造。銀幕上,女性被打造成一個又一個奇觀。或是美麗奪目的都市麗人,或是蛇蠍心腸的惡婦人。這些并不是女性本來的面貌。「她們是被動意義的承載者,而非主動意義的創造者。」
《七年之癢》《讓娜 · 迪爾曼》,則在鏡頭語言上大膽創新。影片的拍攝手法十分「簡單」——固定長鏡頭。不再以特寫的形式取悅觀衆,而是采用中遠景别,任由讓娜入畫出畫。觀衆需要努力跟随讓娜的步伐,竭力去了解她的生活。
對于觀衆,這并不友好。我們好似被嵌入座椅中,透過固定的取景框,與讓娜一同感受囿于男權社會的女性體驗。僅一眼,便覺難以忍受的枯燥。但,我們要知道,讓娜已經如此生活了二十年。
而如是生活的,遠不止讓娜一人。片中,她曾與一位鄰居交談。育兒、家務、菜譜等瑣事,覆蓋了她們的全部話題。「所以你得習慣。」
《讓娜 · 迪爾曼》是一則具有先驅性的女性主義電影宣言。如今,我們得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電影人,将鏡頭對準獨屬于女性的空間。并用她們的方式,道出女性在不同時代的困境,為女性的行為賦予生命與意義。比如這次位列榜單 30 名的《燃燒女子的肖像》。同樣以慢節奏的鏡頭、封閉式構圖,構築了女性的心靈世界。
有意思的是,導演阿克曼本人一直十分警惕「女性主義」的标簽。她積極嘗試不同類型,熱衷并呼籲多元化。不支持用生硬的歸類,将女性的表達以偏概全。《讓娜 · 迪爾曼》自然是一部偉大的女性主義電影。但,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做一部女性主義電影。「當人們說有一種女性主義的電影語言時,就像說女性隻有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
誰是影史第一,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與影史諸多經典相比,《讓娜》或許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相較于《2001 太空漫遊》,它遠沒有那種宏偉浩瀚的格局。相較于《迷魂記》,它也沒有那麼豐富的鏡頭語言和叙事技巧。在不少人看來,它枯燥、沉悶,是一部催眠悶片,将其「捧」上影史第一,不過是迎合女權浪潮的「政治正确」。
但,電影一直都是大衆傳媒的重要載體。十年一度的榜單,反映着社會思潮的變遷。國際上,從前些年的 Metoo 運動,到正在進行的伊朗「反頭巾運動」。女性們不斷為自己的權益發聲,甚至流血犧牲。女性議題,毫無疑問是當下最重要的議題。僅用「政治正确」四字一棒子打死,是扼殺了公平的趨勢,無異于倒行逆施。「我們想建立集體的記憶,确保這些曆史不被忘卻。」
總能聽到有人說,這份榜單是矯枉過正。他們往往會先用一番恭維之話,承認女性導演的作品和能力。再話鋒一轉,認為登上影史榜首,是破壞了公平。言下之意,也就是「女導演不配」。為什麼不配呢?有一種思維定式是,這些電影以前鮮少在榜單上出現,而這次的排名又上升得過快。
過去六屆影史十佳排名不止是《讓娜 · 迪爾曼》這次躍居榜首,還有多部女性導演的作品沖入影史百佳。法國女導演克萊爾 · 德尼的《軍中禁戀》,排名第 7。
法國女導演阿涅斯 · 瓦爾達的《五至七時的克萊奧》,排名 14。
美國女導演梅雅 · 黛倫的《午後的迷惘》,排名 16。
捷克女導演維拉 · 希蒂洛娃的《雛菊》,排名 28。
是不是都沒怎麼聽過這些電影呢?不熟悉是正常的。縱觀百年的世界電影史,女性導演的比例實在太低,話語權也相應太少。三年前的戛納電影節上,就有一個名場面。以評審團主席凱特 · 布蘭切特為首的 82 名女性電影人,一同踏上紅毯,呼籲電影行業的性别平等。「82」這個數字,對應的正是戛納電影節曆史中僅僅 82 部入圍主競賽的女性導演作品。而男性導演執導的影片多達 1645 部。比例懸殊,将近 1:20。
這個比例還是産生于提倡多元包容的戛納電影節上。若要進入更廣泛的商業電影領域,比例隻會更加懸殊。所以,誰定義了公平?千百年來,這樣懸殊的男女比例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就算這次讓一部女性電影成為第一,哪怕是矯枉過正,也算不了什麼。
而且,如此權威和備受關注的一份榜單做出這樣評選,既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積極發出的倡導。榜單發出後,豆瓣上越來越多的網友前來标注「想看」,求資源之勢也在全網蔓延。
真正的公平,不需要精密的計算。而是要開放包容地聆聽另一種聲音。更何況。誰又能定義偉大呢。如果能在男性霸權的百年曆史中,殺出一部震驚全球的女性電影。這樣的電影,難道不值得一個「最偉大」嗎。曆史終究是曆史。即便是将《讓娜 · 迪爾曼》排在第一,也不妨礙《迷魂記》《公民凱恩》《太空漫遊 2001》那些經典依舊偉大。而這份榜單,我相信,一定會鼓舞更多的女性們,投身到電影創作之中。相比曆史的公平,我更願看到未來的公平。最後,補一個全榜單。大家有空參考着補片吧!
全文完。如果覺得不錯,就随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