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對于全球半導體行業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據市場調研機構 Gartner 的初步統計結果,2023 年全球半導體收入總額爲 5330 億美元,同比下降 11.1%,而存儲芯片的營收更是創下了最嚴重的下滑紀錄。
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也對半導體廠商造成了負面影響。在排名前 25 位的半導體廠商中,隻有 9 家在 2023 年實現了營收增長,而另外 10 家則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這進一步加劇了整個半導體行業的不穩定性。
(數據來源:Gartner)
在這其中,英特爾成功從三星手中奪回了第一的寶座。而英偉達憑借在人工智能(AI)芯片市場的領先地位,首次跻身前五。
英特爾的回歸并非偶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大幅波動中,英特爾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布局,展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與此同時,三星的業績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其半導體出現庫存過剩以及移動處理器銷量不佳的原因。
(圖源:Samsung)
而英偉達的崛起則代表了 AI 芯片市場的蓬勃發展。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英偉達的 GPU 在 AI 計算領域占據了重要地位。其半導體收入在 2023 年增長了 56.4%,這一增長率在所有前五名供應商中居于首位。
除了這兩大巨頭外,其他廠商也展現出各自的特點。例如,博通憑借其在車載芯片領域的領先優勢,因此保持了穩定的營收增長。而 SK 海力士則因爲存儲芯片價格暴跌的原因,在去年整體營收下滑了不少。
(圖源:博通)
從地區表現來看,盡管全球半導體市場整體下滑,但中國以及其他亞太地區、美洲的半導體銷售額仍然保持同比增長。這表明,在全球經濟格局多變的大背景下,半導體産業仍然具有不小的發展潛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存儲芯片市場。作爲半導體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儲芯片市場的波動對整個行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2023 年,全球存儲芯片銷量下降了 4.1%,然而而收入卻下降了 37%,其中 DRAM 收入下降 38.5%,NAND 閃存收入下降 37.5%。
這主要因爲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服務器的需求下降,以及廠商庫存過剩的原因,導緻上遊廠商隻能被迫不斷降價提振銷量。
(圖源:WSTS)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總裁 John Neuffer 表示:
"2023 年 11 月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是自 2022 年 8 月以來首次實現同比增長,這表明全球芯片市場在 2024 年将會走強,預計全球半導體市場将在 2024 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總的來說,2023 年的全球半導體市場經曆了大起大落。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影響,也有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的推動。随着市場格局的不斷變化,各大廠商需要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市場布局,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