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出海參考」公衆号,關注獲取更多出海企業合規 " 避坑指南 "。
4 月 13 日,海關總署召開 2023 年第一季度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 疫後 " 第一張季度 " 成績單 ",帶給跨境電商行業些許信心。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值爲 5.65 萬億元,同比增長 8.4%。其中,作爲第一大貿易夥伴的東盟進出口爲 1.56 萬億元,同比增長 16.1%,規模占進出口總值的 15.8%。
另外,一季度我國對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别增長 11.7%、14.1%。
相較于東南亞、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快速崛起,傳統主流的歐美市場因多種因素顯現消費下降趨勢。
第一季度全球電商平台也熱鬧非凡:以亞馬遜、速賣通爲代表的老牌跨境電商平台不斷調整平台規則," 倒逼 " 商家不斷 " 升級 ",Wish 重新入局、eBay 借助 " 二手經濟 " 浪潮在英國等地區重振雄風;TikTok Shop、Shopee、Temu、Marcado Libre(美客多)等玩家攻城略地,卡位賽如火如荼。
全球消費市場異動,平台流量和政策的調整,這些外部變化将跨境電商賣家推到新的十字路口,跨境電商進入到 " 新周期 "。這一輪新周期是否會成爲行業的大規模淘汰賽?從 " 賣家 " 成爲 " 品牌 " 是否是跨境企業穿越本輪周期的必經之路?
本次「出海參考」直播間,邀請易倉科技市場副總裁龔志浩、任小姐跨境品牌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陳元園,分别從宏觀數據和微觀個例的角度,展示跨境電商企業的生态圖譜,探讨跨境電商 " 賣家 " 的進化路徑。
" 新興 " 市場是 " 萬能藥 " 嗎?
全球通貨膨脹、歐美經濟衰退、國内港口空箱堆積,這些 " 壞消息 " 不斷打擊着跨境電商從業者的信心。然而,從各方數據看,跨境電商行業仍舊保持向上活力。
易倉科技與跨境眼觀察的數據顯示,2023 年 1 季度跨境電商企業銷售額增長率對比 2022 年 4 季度雖小幅下降 0.69%,但相較于 2022 年同期環比下降 2.07%,已幾近止跌。2023 年 1 季度同比小幅增長,按季度增長曲線走勢,2 季度增長可期。
國家進出口數據更顯示出我國外貿業的回暖走勢。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 年 1 月我國進出口下降 7%,2 月份 " 由負轉正 ",當月增長 8%,3 月同比增速提升到 15.5%,最終一季度整體增長 4.8%。
背後增長的原因之一是我國與新興市場的貿易逐步上漲,形成多點開花局勢。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一季度,我國對東盟、拉美、非洲進出口分别增長爲 16.1%、11.7%、14.1%,規模合計達到進出口總額 28.4%;對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合計進出口 3.52 萬億,規模合計占總值的 35.6%。
不隻是國家層面,SHEIN 的全球化也采取了相似的布署路徑。2022 年以來,SHEIN 從北美西歐逐漸拓展到東歐、中東、拉美、東南亞地區。
此外,數據顯示,我國對前三的貿易夥伴東盟、歐盟、美國分别進出口 1.56 萬億、1.34 萬億、1.11 萬億。從單一國家來看,美國依舊是我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對象。
針對此現象,易倉科技市場副總裁龔志浩分析," 第一,歐美市場依舊占主力。從跨境眼數據看,跨境電商企業的主要收入依舊是歐美市場。第二,新興市場是傳統市場的外溢,它與歐美市場是互相承接的關系。例如,易倉科技的一些客戶就北美外溢、布局到了拉美市場。"
任小姐跨境品牌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陳元園指出," 雖然新興市場在持續上升,但暫時還沒有辦法替代歐美市場。北美的消費市場非常成熟,消費金額巨大,大多數盈利的跨境品牌都主打歐美市場。"
安克創新的财報側面驗證了這種觀點。2022 年,安克創新在北美和歐洲的營收分别是 725,317.65 萬元、282,898.40 萬元,分别占全年總營收的 50.9%、19.85%。
單一平台 " 打透 "or 多平台 " 并舉 "?
新興市場的崛起帶來新的消費力,推動新興電商平台的增長,也促生全球電商平台的新格局。
據 SimilarWeb 數據顯示,Shopee、AliExpress、Marcado Libre(美客多)進入 2022 年全球月份訪量前十電商平台榜單。此外,Temu、TikTok Shop 也成爲國内跨境電商行業的熱門平台。
然而,新平台的流量紅利也同樣是新的挑戰。面對紅利,跨境電商企業仍需從自身出發。
對于如何合理投入新興平台,龔志浩分析道," 誠然,行業内某些跨境企業可以快速反應,去搶新平台的流量紅利,并存活一段時間。但随着行業競争加劇,合規和财稅監管加強,這類 " 賣家 " 會被逐步邊緣化。
真實邏輯是新平台代表新市場、新用戶。不同市場需求不同,跨境企業需要新的供應鏈來支撐前端的新平台。底層供應鏈才是跨境企業最重要的部分。
然而,這并不代表企業不做新平台。畢竟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多平台布局已經逐漸成爲行業共識。"
安克創新的财報隐含了這種共識。财報顯示,2022 年,亞馬遜依舊是安克創新最大收入來源,占總營收比的 55.95%;速賣通、eBay 等其他第三方平台的營收占總營收比的 5.64%,安克創新獨立站同比增長最快,增速達 71.75%,占總營收比至 4.75%;同期,安克的線下渠道收入占總營收比達到 33.66%。
陳元園也認同品牌企業須謹慎看待新平台,她分析道," 每個平台的流量規則不同,企業難以複制過往平台經驗,去獲得新平台紅利。并且如果企業追求有資産價值的跨境品牌,換平台意義不大,甚至有損品牌。
同時,在投入新平台前,跨境品牌一定要明确自身訴求,企業是希望通過渠道投放實現銷售轉化還是品牌曝光。訴求不同,量化标準不同,實現路徑和後續改進也不相同。"
跨境電商企業穿越周期的 " 新能力 "
跨境企業的自我審視來源于疫情帶來的外力。雨果跨境 VP Maggie 曾在活動中表示,疫情給跨境電商企業帶來的變化之一是 " 賣家們 " 開始自我思考,更加聚焦内部。
同時她指出,精細化、品牌化、數字化成爲行業發展方向。
這種趨勢在跨境眼綜合觀察 300 位跨境電商企業的數據後得到驗證。數據顯示,規模最大的億級跨境企業正在精簡 SKU,逐步依靠品牌化提升産品複購率,依賴精細化運營實現降本增效,推動企業增長。
那跨境電商企業應該如何做好精細化運營和品牌化升級呢?
解析過 100+ 跨境 DTC 品牌的陳元園指出," 首先,跨境電商企業一定要有品牌思維,擺脫産品和賣貨思維。從用戶角度出發,挖掘用戶真實需求,進而清晰定義品牌。
其次,跨境品牌要利用數據來支持品牌戰略,擺脫靠猜測和臆想做決策的方式。通過數據了解海外市場,清晰了解海外細分人群需求;通過數據讓營銷更科學,更有效,更可被追溯;通過數據建設和管理公司的團隊。"
來自易倉科技的龔志浩補充道," 不止是品牌和營銷,精細化運營還包含跨境電商企業的采購、頭程、物流、銷售、财務、客服等不同環節。
首先,每個環節跨境電商企業都需要将其數字化後,轉換成數據,再交給系統去處理和分析數據。最後讓數據來指導機器決策或輔助人爲判斷,最終形成一套有迹可循的可被新人操作的方法。
其次,企業裏不同的環節,會形成不同的方法,這就會帶來内部摩擦。因此,企業要想圍繞同一個目标前進,還需要一套系統在底層做拉通。這是管理層面的精細化運營。"
一方面,跨境電商行業正在進行内部的洗牌更叠,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跨界人士湧入此賽道。跨境 " 賣家 " 的升級之路已然開始。
直播回顧
下期直播預告
4 月 15 日,巴西總統盧拉結束 4 天的訪華行程,并帶走了 15 份中巴雙邊協議。協議覆蓋貿易、數字經濟、科學技術、農業、減貧、氣候問題等多方面内容。這是繼前不久中巴簽訂《貿易本币結算》協議後的又一重大事件。
國家數據顯示,2022 年中巴雙邊貿易額增長至 1714.9 億美元,同比增長近 5%。因此,有分析稱,中巴雙邊貿易将很快突破 2000 億美金。
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和 21 個拉美國家簽訂 " 一帶一路 " 合作協議。巴西作爲拉美最大經濟體,本次訪華在加深中巴雙方合作後,能否加速拉美出海呢?作爲 2022 年全球電商增速最快的區域,跨境電商在拉美存在哪些機會和風險呢?
請鎖定「出海參考」直播間 vol.06,「中巴 " 蜜月 " 歸來,能否加速出海拉美」,探索神秘的拉美跨境電商。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