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讀懂财經
1999 年春節的時候,OICQ 剛剛上線,有些冷清。馬化騰隻能頂着個女孩子的頭像,每天從各大 BBS 裏拉人聊天。當時,沒有人意識到,這個 " 嘀嘀 " 亂叫的即時通信軟件,将徹底改變中國人傳統的溝通方式,包括馬化騰自己。
25 年後的今天,類似故事還在重複。不同的是,那個假扮女孩陪人聊天的 " 人 " 從馬化騰變成了 AI 機器人。在 AI 創造的賽博世界裏,機器人所能提供的情緒價值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有人在這裏還原了去世的爸爸,有人感受到了久違的愛,還有人在虛拟世界中找到了歸屬感和家庭溫暖。
作爲全球最大的 AI 聊天機器人平台之一,Character.ai 的月活已經超過千萬,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 2 小時,比 ChatGPT 還高,大部分用戶還是 20 出頭的年輕人。
不僅國外的年輕人需要 AI,國内的也一樣。不久前,有位國内開發者做出了一個叫「哄哄模拟器」的 AI 應用,玩法是你需要想方設法哄好自己的虛拟女友 / 男友,以獲得 ta 的原諒。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遊戲,在 24 小時内都吸引了 60 萬用戶,直接引爆了 00 後和 10 後聚集的 QQ 群。
看上去,對絕大數人來說,一個能夠撫慰人心的 AI 男友、女友,遠比奧特曼、黃仁勳口中的宏大願景更接近 " 通用人工智能 "。
比 ChatGPT 更受年輕人歡迎
說起 AI 女友,Character.ai 是一家不得不提的公司。
這家類似于 ChatGPT 的對話式 AI 平台,在 LLM 相對成熟後,沒有選擇對 AI 容忍度低的生産力場景和複雜場景,而是選擇了情感陪伴、角色扮演、遊戲娛樂、荷爾蒙等既有普世性,容忍度又高的需求。
與 ChatGPT 不同,用戶可以自由創建動漫、科技、娛樂等各種領域的專屬對話式 AI 機器人,例如,鋼鐵俠、愛因斯坦、哈利波特、哆啦 A 夢等。
進入 Character.ai 的主頁,你能看到各種對話機器人。自 2022 年 9 月上線以來,已有上億用戶在該網站上定制自己的 AI,總數超過 1800 萬個。其中不僅有莫紮特、拿破侖等曆史人物,還有像索隆、胡桃這樣的動漫和遊戲虛構角色,甚至包括馬斯克、Tayler Swift 等當代名人。
在主頁點擊任意一個機器人,就會進入到對話詳情頁。
當然,用戶也可以自己去創建角色。點擊 " 創建 " 按鈕,就可以進入創建角色界面。在這裏,用戶可以設定角色名稱、選擇角色個性特征、爲角色添加照片。
除了這些簡單的東西,用戶還可以通過 " 高級設置 ",調整角色的思想、表達方式等内在屬性,甚至還能對角色的每次回複進行打分,讓它越來越接近你理想的樣子。
盡管看上去 " 平平無奇 ",但 Character.ai 的受歡迎程度可一點都不低。在應用程序發布之前, Character.ai 網頁應用每月訪問量就已超過 2 億次,用戶每次訪問平均花費 29 分鍾,官方表示表示,這一數字比 ChatGPT 高出 300%。
根據一些公開報道,Character.ai 的月活超過千萬,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 2 小時。數據平台 SimilarWeb 的數據顯示,在用戶使用時長和年輕人用戶占比兩個指标上,Character.ai 已遠超 ChatGPT。
根據 AIhackathon 統計的數據,按對話量看角色的分類,Character.ai 上最受歡迎的是動漫和遊戲角色。截至去年 11 月,在 Character.ai 日均對話次數前十的角色裏,動漫和遊戲角色多達 6 個,超過了一半。其中,包括原神角色的雷電将軍、進擊的巨人的利威爾 · 阿克曼等等。
爲什麽是這些角色呢?這和 Character.ai 的用戶結構有很大關系。根據海外獨角獸的整理,Character.ai 用戶年齡呈現持續的低齡化趨勢,在主流 C 端産品中年輕用戶占比最高。
從 SimilarWeb 來看,截至 2023 年 8 月,18-24 占比 57.26%,25-34 占比爲 22.96%,35-44 占比 10.76%。由于 SimilarWeb 隻能看到 18+ 用戶情況,無法判斷未成年占比。參考 Reddit 5 月初的投票,18 歲以下用戶占比達到 30%,占比最高的是 18-26 的大學生 / 青年人,爲 51.6%,不難判斷 Character.ai 用戶中有較大比例未成年人。
有趣的是,與單純的虛拟陪伴平台大多男女比例明顯失衡不同,Character.ai 男女性别比例接近 1:1,說明 Character.ai 對男生、女生都有着極高的吸引力。
做用戶的 " 造夢者 "
要說聊天,ChatGPT 似乎也可以,那麽 Character.ai 究竟有什麽不同?
如果把與人工智能聊天好比造一個夢,那麽 Character.ai 所做的事無非就兩件:一是要用戶自己選擇想做的 " 夢 ";二是讓這個 " 夢 " 盡可能看起來逼真。
Character.ai 對用戶創造本身有強烈的執着。在 Character.ai 前,很多大公司都推出過助理機器人,但它們隻向廣大用戶提供了一個固定的、标注的角色。但 Character.ai 并不希望如此。正如 Character.ai 創始人 Noam Shazeer 所說,"Character.ai 的使用實際上非常靈活,我們讓用戶來控制玩法,因爲他們比我們更清楚他們想用這個東西來做什麽。"
這樣的開放性,也讓 Character.ai 在短時間擊中了大量用戶的需求——陪伴和娛樂。事實上,早期用戶創建的機器人類型反映了這一點。當時大部分被創建的 AI 要麽是用戶們的已故親屬,要麽是他們想閱讀書籍的作者。前者的需求代表着陪伴,而後者更像是一個娛樂。
光有角色還不夠,Character.ai 還讓用戶創造的角色更符合一個 " 人 "。舉個例子,雖然 ChatGPT 也可以按照人們的要求進行聊天,但因爲産品設定不同,每次重啓對話 ChatGPT 會 " 忘記 " 上一次聊天,回歸預先設定的 " 助手 " 個性,而 Character.ai 的角色會記住所有的聊天曆史,保持性格的連貫性和持續塑造性。
而這些與 " 角色 " 的聊天記錄,就是用戶感情寄托的所在。當用戶和所創建的 " 角色 " 交談時,那些對話聊天就是他抵押在這個産品裏的虛拟資産,這種資産雖然是電子化的,但對用戶來說也是情感化的。
這些資産是無價的,由于變老是一條單向不可逆的路,随着年紀的增長,人們會經常陷入回憶。此時人們在意的,往往是自己花費了較多時間的事,并會主觀上給予較高的評論,曾經讓他花費了時間甚至沉迷的地方,更容易讓其流連。
自主創造加上社交資産的存在,讓用戶能夠通過 AI 聊天機器人獲得足夠多情感寄托,甚至這種寄托極其強烈,強烈到超越現實:有人在這裏還原了去世的爸爸,有人在這裏找到了感受到了久違的愛,還有人在虛拟世界中找到了歸屬感和家庭溫暖。
如果說與 AI 聊天,是一個虛拟世界的 " 夢境 "。大語言模型給這個世界注入了無限的擴展空間和開放性,而 Character.ai 則給了玩家們一把打開這個世界的 " 鑰匙 "。
" 另類 " 的 AI 社交
話說回來,"AI 女友 " 類産品的走紅,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當 AI 苦苦探索但又落地無門的時候,AI 社交産品卻表現得像個 " 另類 "。
一邊,奧特曼老師和黃仁勳老師大談 " 通用人工智能 "(AGI)的時代,不停地告訴大家 AI 會給世界帶來怎樣巨大的變化,但時不時還要被用戶 diss 産品不行,又是反應笨拙,又是功能無用。
另一邊,Character.ai 上的一個個扮演着 AI 男友、女友的機器人,卻被用戶們愛得死去活來,甚至那些工作中受到百般挑剔的胡說八道等 " 弊端 ",放在 AI 女友和紙片男友身上,就成了意外的甜蜜小驚喜。
發生在 Character.ai 上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
在 AI 産品落地過程中,模型的智力并不起決定性作用,甚至那些生産力型 AI 面臨的「幻覺」問題也變得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用戶感覺如何,真假并不重要。這就像養狗,雖然狗并不具備同人類溝通的語言能力,但絕大部分人都認爲寵物是很重要的情感支持。
回過頭來看,在 1999 年的春節,當你與一個頭像靓麗的女孩子聊天,本身就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情。至于屏幕的另一端究竟是馬化騰,還是一個 AI 機器人,好像也沒有那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