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被網暴了。
3 月 26 日,200 多萬粉絲的網紅 @春遊哥哥 發布了一段視頻,在前幾秒裏,充斥着各種肮髒惡毒的詞句。
其中最刺眼的一條是:" 覺得你沒腿,活該!"
更下面,還有人理中客似的 " 勸告 ":" 你要喜歡别人就遠離别人,你自己身體情況你知道。"
2008 年,汶川地震奪走了她的右腿,明明是天災人禍,卻成爲了她被攻擊的證據。
憑什麽她要遭遇這些?
和帥哥談戀愛,有錯嗎?
還得從 @春遊哥哥 自己的故事說起。
2008 年 5 月 12 日,震驚全國的汶川大地震發生,那時的她隻有十一歲,在廢墟下被埋了三天三夜。地震沒有奪去她的生命,卻讓她失去了右腿。
汶川大地震時春遊被救出
但她并沒有放棄好好生活。
2018 年,她戴着假肢參加了紀念汶川地震的馬拉松比賽,被大家譽爲 " 中國最美馬拉松女孩 ",也收獲了一些粉絲。
春遊在汶川馬拉松終點線上
後來,她順利地讀了大學、自學攝影,還繼續在互聯網上發布着自己的生活。
2021 年上海時裝周,她邁着鋼腿走上了 T 台,台上的她又飒又迷人,收獲了一大片掌聲。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 我不知道怎麽走,甚至都不知道怎麽甩手,但我覺得,我今天能站在這兒就特别酷。"
圖源:@春遊哥哥 微博
這個特别酷的女孩,也在去年遇到了她的真愛。
2022 年 7 月,她的假肢意外卡在了公園石墩的縫隙裏,實在取不出來,于是她撥打了 119 請求援助。
也是在那天,消防員小李來到了她的面前。
小李看着石頭縫裏的小鋼腿,問春遊:" 你帶着這個會不會很痛?"
春遊哥哥的假肢上還貼了個海賊王
或許,就是這溫柔的一句話,敲開了春遊的内心。
她決定主動出擊。
兩人很快在一次直播活動中重遇,加了微信、開始聊天、分享日常生活、聊書和電影,漸漸的,小李意識到自己喜歡上了這個女孩。
那段時間,春遊也經曆了低谷期。但小李始終陪伴着她,度過那段艱難的時間後,小李主動向春遊表白,兩人終于在一起了。
2022 年 12 月,春遊在網上官宣了兩人的戀情,分享了他們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看起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公主和王子的故事走向了幸福的結局。
但——她的更新頻率卻越來越低了。
今年 3 月 26 日,她終于更新了一條視頻解釋原因,但分享出來的理由卻讓人震撼又心疼。
原來,從 2021 年開始,她就陸續收到了各種攻擊她的私信,而和小李公布戀情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她的私信框,對她進行肆意的羞辱謾罵。
" 你怎麽還好意思追男生啊!"
" 對自己有點自知之明 "
" 你真 TM 醜 "
" 你沒腿 活該!"
......
沒來由的惡意充斥在小小的一方屏幕,光是曬出來的這些,就已經足夠讓人遍體生寒。
盡管春遊在視頻裏說:" 殺不死我的,隻會讓我更強大。"
但我們都能想象到,她漫長的沉默背後,藏了多少的眼淚。
沉默的他們,不配發聲嗎?
在春遊哥哥發布的那些網暴私信裏,最多的,就是指責她嘩衆取寵、辱罵她配不上男友。
在他們看來,殘疾的春遊和長相帥氣的男友根本就不應該在一起,就算在一起了,也不合适、" 遲早要分 "。
他倆的秀恩愛視頻," 辣眼睛 "、" 讓人看了想吐 "。
藏在污言穢語背後的心理邏輯大概是:" 她一個殘疾人,憑什麽活得這麽好?"
可是,殘疾人就該保持沉默嗎,就不配過上正常的生活嗎?
正相反,他們已經沉默太久,該有人曬曬自己的生活了。
很少有人知道的一個數據是,截止至 2020 年 2 月,中國有 8500 萬殘疾人,約占中國總人口比例的 6.21%。
也就是說,平均每十六個人裏,就有一個殘疾人。
可是大家回想一下,你在生活裏遇到過殘疾人嗎?你有殘疾的同學朋友同事嗎?
爲什麽我們在生活裏很少看見他們?
因爲大衆的目光,他們時常保持沉默,不敢被看到;因爲并不友好的出行環境,讓他們離開家的每一步都無比艱難;因爲就業的艱難,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隻能守在家裏。
B 站 UP 主 @大程子好妹妹 曾經做過許多輪椅出行的相關測評,還邀請過其他博主坐上輪椅感受他們的一天。
當人們坐上輪椅時,感受無一例外地統一:沒想到這麽累。
運動型輪椅需要自己轉動,才兩分鍾就手酸。
圖源:B 站 @大程子好妹妹
想要出門,光是跨越門檻都需要找好角度方向。
一個 90cm 的緩坡,對于他們而言,可能需要五六分鍾艱難挪動。
地鐵、公交、紅綠燈、電梯、商場 ...... 許多在健全人腳下司空見慣輕易踏過的階梯,擺在殘障人士面前,可能都需要一遍遍摸索克服。
而除了坐輪椅的人,我們的殘障人士裏,還包含了看不見的人、聽不見的人、沒有手的人、說不出話的人。
越來越繁華的城市讓健全人享受到了便利與快捷,但車水馬龍間,對于殘疾人的忽視也爲他們的出行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在這個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無比簡單的時代,他們卻被迫活成了孤島。
在主流環境中長期失語的他們,被嘲笑歧視,也被憐憫唏噓。
但惟獨,不被正确看待,不被包容肯定。
在這一次網友們對春遊的審判中,我們看到了大衆對于殘疾人的刻闆印象:
" 你可以活得勵志,但不能活得漂亮,更不能活得‘比我還好’。"
看到了殘疾人士的艱難與迷茫過後,我們才能更加感受到春遊的可貴。
她的存在,不僅僅是給健全的人提供一個勵志的樣本,更是讓許許多多和她一樣的人,擁有了走出家門的勇氣。
" 你看,我們也可以出門,可以戀愛,可以好好生活。"
——就像每一個普通人一樣。
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多不容易
需要聊到的另一件事就是,長久的沉默不僅僅禁锢了他們的生活空間,阻礙了他們的人生道路,更會讓他們無法自信地接受愛、表達愛。
史鐵生曾在《病隙碎筆》中寫:
「不過自卑,也許開始得還要早些。開始于你第一次走出家門的時候。開始于你第一次步入人群,分辨出了自己和别人的時候。
開始于你離開母親的偏袒和保護,獨自面對他者的時候。開始于這樣的時候:你的意識醒來了,看見自己被局限在一個小小的軀體中,而在自己之外世界是如此巨大,人群是如此龐雜,自己仿佛囚徒。開始于這樣的時候:在這紛纭的人間,自己簡直無足輕重,而這一切紛纭又都在你的欲望裏,自己二字是如此不可逃脫,不能輕棄。
開始于這樣的時候:你想走出這小小軀體的囚禁,走向别人,盼望着生命在那兒得到回應,心魂從那兒連接進無比巨大的存在,無限的時間因而不再是無限的冷漠 ……」
他們盼望着得到他人的回應,卻又因殘缺的軀體而羞于展示表達。龐大的殘疾人群體,正在長久地經曆着這種 " 囚禁 "。
甚至,别說春遊哥哥這樣和普通人不大一樣的女孩了,如今的互聯網上,哪怕隻是外部條件看起來不匹配,女生都免不了遭遇一場小型網暴。
當胖女孩和帥哥戀愛時,他們會說:
" 他那麽愛你,你就不能爲了他減減肥嗎?"
當普通女孩和帥哥戀愛時,他們揪着眼神不放:" 沒看出來他有愛。"
隻要是外表不般配,總能一股腦打成炒作、劇情。
但值得注意的是,某種程度上來說,網友們對她們施加的網暴,并不僅僅是出于嫉妒而已。
春遊曾經分享過一段媽媽跟她說的話。
在前一段戀愛裏,男方的父母反對他們在一起,分手之後,春遊和媽媽長談了一次,媽媽認真地告訴她:" 我不要對方家庭用‘接受’、‘接納’這樣的字眼對待你,我希望他們能覺得,春遊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快樂。你是我養大的崽,我知道你有多好。"
在她心裏,女兒的被愛應當是理所當然的。
但很顯然,這種戀愛中的 " 配得感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修煉成功。
什麽叫 " 配得感 "?
心理咨詢師 @崔慶龍 曾經解釋過這種理論:" 配得感就是獲得的事物不能超出自我價值的容器,它始終尋求自己剛好能夠穩定持有的那部分,那種程度。"
配得感低的人,會對美好的回饋無所适從,甚至以同等的價值審視旁人。因此,不斷地以外貌來審判他人、将所謂 " 般配 " 看作愛情中的一切的網暴者們,或許正在自己的生活中 " 負向循環 "。
" 因爲我認爲這樣的人不配被愛,所以當她獲得愛情時,一定是不長久的、是有問題的。"
可是,愛情原本就不是一個可以量化後再嚴絲合縫匹配的标準答案,網友們總是隻站在容貌的視角上認知女性,性别價值被放大到極緻,兩個人相處時那些更珍貴的東西,被完全抛棄了。
圖源:日劇《四重奏》
而相反的是,配得感高的人,會 " 相信自己配得上美好的一切 "。
就像是春遊後來在一段采訪中說道的那樣:" 相信社會上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女孩,她們可能不是肢體殘疾,而是身上有傷疤或者内心有點自卑的女孩,但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
她從未因爲天災人禍而貶低自己,也不曾以低自尊在愛情裏委曲求全。在這段關系裏,她主動出擊,大膽追愛。
他們的勇氣疊加在一起,才拼湊出了愛的形狀。
春遊曬出了小李的告白
而這次,在喧嚣之外,她姐還發現了一個珍貴的細節。
在春遊哥哥回應網暴的那條視頻下,她的男朋友自豪而驕傲地說:" 我這小子真有福氣 "。
是啊,哪有什麽配不配的,兩個人能走到一起,原本就是一場共同修煉的 " 福氣 "。
于春遊哥哥是,于小李來說,也是。
監制 - 她姐
作者 - 今魚
微博 - @她刊 iii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