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次看到深藍汽車的 logo 的時候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猛然想起,這不是那個雅迪電動車嗎?還以爲兩家公司有什麽淵源,仔細查了背景資料之後發現,毫無關系。。。行,反正都是 " 電動車 ",管它呢 ......
"
文|星辰
編|周展
視覺|慢慢
前不久," 共赴深藍 先達未來 " 深藍品牌戰略發布會暨 S7 大規模交付啓動儀式在南京拉開帷幕。
深藍 S7 是繼 SL03 問世後的首款 SUV,有增程式和純電版兩個版本,與 SL03 一樣,增程屬于 S7 的入門動力,起售 14.99 萬。另外,在品牌戰略發布會也能看出深藍汽車依然深耕于增程技術。
但是對于 " 增程 " 這種動力模式,很多人吐槽說是 " 落後技術 "" 拿不出混動技術的車企選擇 ",就連現長城汽車 CGO 李瑞峰也曾發微博吐槽:" 打鐵還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後是行業共識,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 面對質疑,深藍汽車是技術不到位的無奈之舉?還是長安汽車在其新能源發展做出的戰略舉措?
卷到不行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誰又不無奈呢?
随着國家大力倡導綠色出行,一個又一個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出台,單看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是百花齊放。
車輛越來越智能,價格越來越親民,并且技術的叠代速度也是飛速前進。那麽,想在這個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超額利潤,不卷起來怎麽能行?
新能源汽車市場越來越卷的現狀,短期來看對于消費者至少在價格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對于車企來說就是壓力山大,也不免會出現短期研究不出來技術,找一個可以應急的方案,價格上占到優勢先一步搶占市場。那麽深藍汽車屬于哪一類呢?也許哪一類都不是,也許哪一類都有點。
從技術上看,深藍汽車背靠長安汽車,共享技術平台,應該不至于研究不出來混動技術或超長續航的純電車型。阿維塔 11 就是一款純電車型,但阿維塔又是三方聯合打造的品牌,深藍汽車能否趁着新能源的熱度研究出超過競品的先進技術呢?不太好說。
從戰略上看,也許長安汽車一開始就将深藍汽車的發展方向定在了深耕增程技術,純電技術讓阿維塔來實現。
一直被吐槽的增程技術,優劣勢體現在哪裏?
增程車型的優點就像它的名字一樣 " 增加裏程 ",比純電車型續航優秀很多,适合主要使用場景在市内偶爾出遊的用戶。
其次,電池小,更安全。但反過來看,小電池帶來的就是純電的續航裏程很低,基本上較遠一點的車程都需要增程器來充電。
在高負載工況,比如虧電高速長距離爬坡性能表現大打折扣,發的電趕不上用的電并且油耗也不一定低。而且,增程車型和油車一樣需要保養。如何放大優點,縮小缺點呢?
單從增程技術上看,肯定永遠無法在虧電上和其他混動比,但因爲其技術原理簡單,也沒有 DHT 變速箱,理論上可以放更大的電池,但安全隐患也随之而來。如果換個思路改串并聯式的混動,例如比亞迪的 DM-i,相對來說動力效率更高,當然結構也更複雜。
此次深藍汽車提出的 " 超級增程 " 在結構上依然是單一的電池加增程器,值得關注的是其針對電車冬季續航容易打折,自研的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據說可實現零下 30 ℃車輛動力性提升 50%,充電時間縮短 15%。
增程車的熱賣,坑的是不是消費者?
縱觀曆史,作爲新勢力銷量一直排在前面的理想,可以說是增程車型的代言人。并且國内其它新能源品牌看到紅利後也紛紛加入隊伍,增程車的隊伍正在不斷地壯大。
在不同品牌的銷量數據上可以看出,一旦某款車型出了增程版,銷量反增不減。也許是出于生存的無奈,一些車型在出純電混動的同時還會加一個增程版來 " 帶動銷量 "。很顯然,深藍汽車也是如此。
那消費者爲什麽會紛紛選擇增程車呢?很痛心的說,有點把消費者的無知當令箭了 ......
大多數的消費者對于車輛在技術上是不懂的,哪個技術好,光憑銷售巧嘴講得好:增程真挺好,有電用電跑,沒電充電跑,科技一點也不少,價格還挺好。尤其像理想那樣的車型,内部空間又大,換誰看了不心動?
展望未來,增程車型畢竟無法真正的解決新能源的面臨的短闆,可以說它隻是新能源市場全面轉向純電的 " 過渡産品 ",那随着政策一點點的完善,增程車無法享受電車的福利後,還會如此獨占鳌頭嗎?畢竟上海已經開始不再爲購買插電混動汽車 ( 含增程式 ) 發放專用牌照。
如果上海這個試點成功了,那麽接下來别的城市會不會也有樣學樣,對這幾款車子進行取消綠牌的操作?如果這樣下來,車企會不會及時調整戰略方向?那麽之前購買的車售後又如何保障?畢竟大多數家庭的換車頻率還不至于三五年,但如今的汽車行業三年時間已經翻天覆地了。
随着技術的不斷發展,我相信也不會太久,純電汽車的續航裏程就會突破 1000km,如果到那個時候,還要随身帶個充電寶嗎?
反觀現在,那些一心一意做純電的車企可能在銷量上還是比較尴尬,但短暫的失利不代表未來不可期。顧客至上對于每一個企業都是十分重要的,那麽深藍既然選擇了加入增程隊伍,哪怕是最後因爲政策或者技術等原因抛棄了增程技術,也希望可以管管曾經入坑的用戶。
畢竟發布會也是着重說了售後的,對客戶來說戰略部署不重要,兌現承諾才重要。
ta 的作品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