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根 " 還在 " 三和大聖 " 那裏。
每天早上醒來,你腦海裏湧現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麽?
我從清晨鬧鍾響起的第一秒,心裏就會立刻冒出四個大字—— " 不想上班 "。
每天一睜開眼,我身體内的每一個細胞,都開始因爲缺乏睡眠,而開始痛苦哀嚎。軀殼已經走在前往公司的路上,但靈魂還留在那張舒适的溫床。卡着遲到的死線打卡,坐上工位後,殘留的困意還遲遲沒有散去。晚上精疲力竭地回到家後,我本想早睡,但最終還是在報複性地狂刷手機後,于淩晨才遲遲入眠。就這樣,每一天都處于惡性循環中。
而最令人心生疲倦的是,這樣的日子似乎一眼望不到頭,自己在對 " 這樣的人生有什麽意義 " 的反複追問下,似乎也無法得到答案。有人說人生是曠野,我深以爲然,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精彩,等着我去看一看。但是迫于生計,我目前隻能運行在公司到家之間,兩點一線的軌道上。說到底,誰不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呢?
尤其是最近中秋和國慶假日的連續調休,算是把我的心态給徹底搞崩了。連續一個月的混亂工期,讓我早已習慣上 5 休 2 的生物鍾無所适從。原本好端端能在家休息的周末,卻不得不去公司工作的心情,我想各位懂得都懂。
就在我周末加班,心想 " 不如幹脆辭職去當三和大神 " 時,卻意外發現有着這麽一群 " 網吧少女 ",她們不用調休,沒有 KPI,仿佛存在就是爲了貫行 " 吃喝玩樂 " 的四字真言。在鏡頭下的她們,接過了 " 三和大神 " 的衣缽,幹一天玩三天,隻要兜裏還有錢,就整日泡在網吧中。
或許你會覺得,這些網吧少女和昔日那些 " 挂壁 " 的三和大神并無二緻,在 " 網吧少女 " 之前,網絡上已不乏各路網吧大神,通過短視頻分享他們的 " 挂壁 " 日常。
但要知道,在大衆的刻闆印象中,網吧常被視作一個煙霧缭繞、充斥着不修邊幅、缺乏生活目标的青少年,以及不良分子的聚集地。在這片被标簽化的領域中,女性的身影猶如抽卡遊戲中的 SSR 角色,異常罕見。得益于 " 網吧少女 " 與傳統網吧大神在形象上的巨大反差,加之巧妙利用 " 擦邊 " 這一流量密碼,她們在短時間内迅速獲得了大量關注。
" 玉足 " 幾乎是每位網吧少女的拿手好戲。視頻的開頭,你總能看到一雙溫潤如玉的纖纖玉指出現在鏡頭中央。而且,玉足品類繁多,黑絲、白絲、裸足、棉襪輪番上陣,足以讓 XP 各不相同的舟吧老哥通通得到滿足。
除此以外,網吧少女那在化妝和美顔的修飾下,變得閉月羞花的容貌,在網吧中便是一股清流,能讓本低頭沉迷于遊戲的網瘾少年,暫時抵擋住虛拟世界的誘惑,把目光投向這些仿佛觸手可及的美人身上。就這樣," 網吧少女 " 就像虎入羊群,輕松收割了一波又一波 " 網吧少年 " 的流量。
但在 " 網吧少女 " 成爲流量密碼後,跟風模仿者便迅速湧現,企圖從中分得一杯羹。于是你能看見,當前自媒體平台上充斥着由 MCN 機構批量複制的 " 網吧少女 "
這些 " 網吧少女 " 的名稱、視頻文案、拍攝手法,幾乎如出一轍——起手的 " 開篇玉足 ",再到吃各種網吧常見垃圾食品,還有棒讀各種悲情台詞。她們的視頻内容,往往充斥着對青春迷茫的描繪,以及對現實壓力的無奈控訴。" 出身農村 "" 原生家庭 "" 負債累累 "" 被生活打敗 "" 孤獨 " 等等,都是文案中高頻出現的關鍵詞。而且,除了這些刻意營造的賣慘人設,視頻也有着極度違和的擺拍感。
當 " 網吧少女 " 開始 " 泛濫成災 ",觀衆審美疲勞,流量被分流後,本身隻爲利益而來的 MCN 機構和主播們一旦發現賬号數據不行,就會停止更新。最後留在原地的,隻剩一地雞毛,和苦苦等待更新的粉絲。
因此,在自媒體平台上," 網吧少女 " 的内容也就此被打上擺拍的标簽,變成了比秦始皇還要 " 一眼頂真 " 的存在。
此時,純靠擦邊和賣慘填充視頻内容的網吧少女,已經不再吃香。而走在版本前沿的網吧少女,創作的視頻内容頗有 " 一手抓考公,一手抓考研,一手抓教資,一手抓秋招 " 的美感。她們把其他看似毫不相幹的賽道,融入自己出演的 " 挂壁 " 生活中。
于是,你能看到網吧少女開始了各種整活。原本走抽象賽道的她們,再次猛打方向盤,直接墜入了抽象的深淵。網吧少女開始往租住的毛坯房中堆滿垃圾,學習 " 鹹魚夢想家 " 用立白洗頭,往鍋裏倒入各種非常規食材,甚至用五菱改裝了一輛房車。
最終成功轉型的 " 網吧少女 " 賬号,其核心吸引力已不再是展示貧窮的 " 賣慘 " 情節,留存下來的觀衆亦不再糾結于人設真僞,而是沉醉于那些擦邊、獵奇、反差與審醜交織而成的故事——一位秀色可餐的妙齡少女,生活在髒亂的毛坯房,用立白洗頭,吃 " 鹹魚夢想家 " 式的煉金産物,這一獨特場景本身就極具吸引力。
還有的賬号在不斷運營進化後," 網吧少女 " 的人設反倒成了無關要緊的元素,甚至是拖累賬号發展的累贅。
比如 " 網吧少女思思 " 這一賬号,巧妙融合濃縮了當今互聯網上的衆多流量密碼——擦邊、鄉村風情、打野探險、寵物日常、烹饪美食、唱歌,以及 VLog 等元素。
在 " 思思 " 的視頻作品中,這些元素被緊密編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系列爆點連貫且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上一秒她可能還在賣力颠勺,下一秒她就用換上的高跟鞋輕松開啓啤酒瓶蓋。期間各種橋段環環相扣,整個流程設計節奏流暢、高潮叠起。而有關網吧少女的人設,僅存在于開頭 10 秒内的幾個擦邊分鏡中,可有可無。
而在最近," 網吧少女思思 " 的賬号名稱也改爲了 " 大臉思思 "。
視頻中 " 在網吧裏擺爛 " 等和負能量相關的内容,如今已蛻變成爲展現農村生活甜蜜與幸福的美好畫面。
" 網絡少女 " 這層在初期吸引流量的皮囊,就此被 " 大臉思思 " 抛棄。而她的 " 閨蜜 " ——主要以 " 網吧挂壁 " 爲賣點的矩陣賬号 " 網吧少女小甜甜 ",則是因爲相較 " 思思 " 更差的數據表現,早在五月份就停止了更新。
" 網吧少女 " 所借用的 " 三和大神 " 人設,之所以能在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薪百元的年輕人們》播出後,開始備受世人關注,一方面是從經濟條件來說,三和大神幾乎等于當下的最底層群體,滿足了觀者探索未知的獵奇心理,另一方面則是在 " 佛系 " 和 " 躺平 " 文化逐漸興起的時代背景下,三和大神 " 自由 " 的生活狀态,恰好契合了部分疲于内卷,渴望精神解脫的年輕人,對精神烏托邦的追求。
但是三和大神擁有 " 自由 " 的代價,十分高昂。
三和大神這個群體的組成人員十分複雜,他們中既有被坑蒙拐騙,失去身份證明,不得不打黑工的受害者;也有不想肩負生活的重擔,主動選擇 " 挂壁 " 生活的躺平青年;更有看透工廠剝削本質,不願成爲被剝削對象的 " 嬉皮士 ";還有受限于條件,難以覓得理想工作的低學曆青年;當然,并不否認還有單純的遊手好閑之輩。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大徹大悟,或不願再做無謂掙紮,于是主動擁抱了這種生活。但是有更多人,渴望改變現狀,但力有不逮,想要徹底躺平,卻心有不甘。在不斷掙紮,與自己的惰性對抗後,他們最終依舊深陷在這潭泥沼裏無法脫身。
但無論三和大神是主動躺平,還是身不由己,他們的公衆形象已經成爲 " 貧窮 "" 堕落 "" 躺平 " 等負面詞彙的代名詞,而這也導緻他們注定不能被主流叙事所接納。
而且三和大神的自由,終究是有限度的。當他們把最後一分錢用盡,重新回到身無分文的狀态時,他們的 " 自由餘額 " 也同時歸零,生存的金箍就會再度戴在他們頭上,迫使他們再度尋找日結工作。
而這些活在劇本中的 " 網吧少女 ",卻并不需要承受這份 " 自由 " 之重," 挂壁 " 對她們來說,隻是逢場作戲的表演。無論鏡頭前的 " 網吧少女 " 過得有多艱辛,在拍攝結束後,不再是 " 網吧少女 " 的她們,又會回到了各自原本的生活中。
原本三和大神身上的苦難,被自媒體機構作爲噱頭博取流量,成爲用後即抛的工具。原本嚴肅的叙事,在娛樂化的解構下,變成了大衆情緒的快餐消費品。很少有人能再度關注到," 網吧少女 " 這個人設背後真正所代表的群體,如今所面臨的困境。
自從三和大神被紀錄片暴露在聚光燈下,爲衆人所知後,當地政府就對三和人才市場進行了多次整頓。如今的三和人才市場,已經不再是三和大神的聚集地,而被改建爲了 " 奮鬥者廣場 "。過去的混亂肮髒,也變成了現在的整潔井然。
但就像你把石頭揭開後,原本躲在石頭陰影中的生物也不會從此就生活在陽光下,烈日的炙烤隻會讓它們備受煎熬。它們最終還是會遵循生活習性,向着更加黑暗的地方遁走。三和大神也不會随着三和人才市場的改造,而憑空消失。他們在失去三和人才市場這個容身之所後,各自四散,最終輾轉到了更加鮮爲人知的角落,逐漸從大衆的視野中消失。
部分三和大神轉移到了三和人才市場原址幾公裏内的龍華汽車站
而 " 三和大神 " 這個概念在失去實體後,反而得到了升華——現在,它不再指代某一個具體地點的群體,隻要是以 " 挂壁 " 狀态生活的人,都可以算作廣義上的三和大神。
如今,在三和人才市場原址的幾公裏外,龍華汽車站悄然成爲三和大神的新避風港。而吃過一塹的三和大神,或許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容身之所,在面對來自外界的窺探時,他們的态度變得更加警惕和敵視。龍華汽車站中,部分三和大神在面對鏡頭時,要麽躲避,要麽聚集起來對拍攝者語言威脅,甚至暴力相向。這種不願被外界窺探、不願暴露自身境遇的心态,或許正是大多數三和大神内心最真實的寫照。
昔日被媒體曝光的 " 三和大神 " 選擇自願退居幕後,而本與他們毫無瓜葛的 " 網吧少女 ",則扮演成他們從前的模樣,把 " 三和大神 " 抛棄的流量從地上捧起,走上了台前。
如今 " 三和大神 " 仍在,隻是他們已不在三和。
" 網吧少女 " 也在,隻是她們也不在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