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國内市場手機出貨量最權威的數據報告,終于發布了:
作爲工信部的直屬研究單位,中國信通院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的指導下,發布國内市場手機出貨量的月度數據報告;衆所周知,所有在國内市場銷售的手機都需要貼上進網許可的标簽才能上市,所以中國信通院通過統計工信部發放的入網标簽數量來出具手機出貨量的月度數據,無疑是最爲權威的。
但信通院的月度數據報告往往發布得比較晚,一般要隔兩個月時間,比如最新出具的 9 月份的報告直到 11 月 22 日才上網。然而行業市場對于手機出貨量和市場份額數據的需求比較迫切,所以很多國内外知名的咨詢機構往往等不及信通院權威數據的出爐,就按照各自市場調研數據的結果,發布一系列關于手機市場份額變動的隔月報告,爲的是追求一個時效性。
然而,蘿蔔快了不洗泥,在信通院的權威數據報告出台後,可以發現這些咨詢機構在 10 月份發布的第三季度國内手機市場出貨量和市場份額變化的報告,被嚴重打臉了。
比如針對中國市場 2023 年第三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Canalys 報告的數據是 6670 萬台,比 2022 年第三季度的 6980 萬台,同比下降了 5%;Tech Insights 則報出 6370 萬台的出貨量,同比去年下降 4.8%;IDC 的報告沒有給出具體出貨數量,但也給出了 6.3% 的同比降幅。
然而,彙總信通院月度發布的國内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雖然 2023 年七月和八月的出貨量同比各自下滑了 9.6% 和 1.2%,但是憑借 9 月份突然同比暴增了 60.9% 的出貨量,使得 2023 年第三季度國内市場智能手機的總出貨量達到了 6715 萬台,相較 2022 年第三季度的 5710 萬台,同比增長了 18%。
相較于 IDC、Canalys、Tech Insights 等咨詢機構通過市場調研估算的數據,無疑信通院通過統計手機入網标簽得出的出貨量數據更爲權威。因此,國内市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18%,一舉扭轉了此前持續下滑的态勢,無疑爲手機市場回暖增添了信心,同時打臉了一衆報告悲觀數據的咨詢公司。
從信通院最新出爐的 9 月份報告數據來看,國内市場 9 月份單月全部手機出貨量高達 3327 萬部(其中智能手機 3193 萬部),同比暴增了 59%,創出了自 2022 年 1 月以來的單月出貨量最高紀錄,其背後的原因,無疑與在 8 月和 9 月先後推出亮眼新機的華爲和蘋果關系更大。
8 月底,久違的華爲手機開售 Mate 60,憑借 " 遙遙領先 " 的聲勢,在市場上造成了一機難求的火爆局面;而 9 月中旬才上市的蘋果 iPhone 15 則在 " 創新不足 " 的質疑聲中被普遍看衰。這兩種不同的情緒,在 IDC、Canalys 和 Tech Insights 的數據報告中體現得更爲明顯。
Canalys 報告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榮耀、OPPO、蘋果、vivo 和小米在 2023 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都出現了下滑,其中蘋果下滑了 6%,與之對比,華爲所混迹的 " 其他廠商 " 出貨量則同比增長了 21%。Tech Insights 的報告與之類似,顯示蘋果出貨量下滑了 5.8%,而包括華爲在内的 " 其他廠商 " 則同比增長了驚人的 35%。
IDC 的報告雖然認爲華爲所在的 " 其他廠商 " 出貨量同比僅增長了 5.1%,沒有那麽誇張,但也認定蘋果的出貨量在第三季度下滑了 4%。
然而,從信通院報告中公布的 " 國内手機市場國内外品牌構成 " 數據來看,2023 年第三季度國内品牌手機的總出貨量爲 5803 萬台,同比 2022 年的 5448 萬台,僅同比增長了 7%;而外國品牌手機(考慮到三星手機在國内市場的銷售并無起色,以蘋果手機爲主)在 2023 年三季度的出貨量達到了 1279 萬台,同比 2022 年的 533 萬台,竟然暴增了 140%。
再從市場份額變化情況來看,2022 年第三季度以蘋果爲主的外國品牌手機,在國内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占比僅爲 9%,然而到 2023 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占比竟然高達了 18%,特别是 9 月份竟然沖到了 25% 的份額占比,由此可見 iPhone 15 的上市對蘋果手機總體出貨量的拉動效應。
所以,對比信通院的權威數據,IDC、Canalys、Tech Insights 等看衰蘋果在國内市場表現的咨詢機構們,又被蘋果手機第三季度、特别是 9 月份暴增的出貨量結結實實地打了臉。
當然,被蘋果打臉的也不止 IDC、Canalys、Tech Insights 這些咨詢機構,還包括那些用《華爲 Mate 60 爆賣,iPhone 15 暴跌》《華爲 Mate 60 Pro 平均一天賣出 3.8 萬台!iPhone 15 遭殃了》《華爲赢了!Mate 60 系列賣斷貨,iPhone 15 大降價,勝負已定》等标題來抓人眼球的自媒體們。
從信通院 9 月份的報告數據來看,國産品牌手機出貨量 2495 萬台,相比 8 月份的 1684 萬台增加了 810 萬台。不考慮其他國産手機廠商出貨量的上下波動和華爲自研芯片産能的瓶頸限制,假設增量全部來自于華爲 Mate 60 系列手機熱銷的貢獻,環比增長了 48%;而以蘋果爲主的外國品牌手機 9 月份出貨量 833 萬台,相比 8 月份的 214 萬台增加了 619 萬台,環比增長是 289%。
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驕人戰績,在蘋果 11 月 3 日的财報會議上也得到了印證,在解釋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業績下滑主要由 Mac 和 iPad 導緻之後,庫克确認 iPhone 在中國大陸創造了新的季度營收紀錄,并 " 對此感到非常自豪 ",無疑又打臉了那些看衰 iPhone 在中國市場表現的咨詢機構和自媒體。
結語
随着信通院的權威數據報告确認國内手機市場出貨量自第三季度開始出現同比增長趨勢,第四季度的手機市場形勢就更加令人期待了。
除了華爲和蘋果之外,小米、OPPO 等廠商也紛紛在四季度推出了手機新品,而且雙十一大促無疑又将進一步拉動手機銷量,因此國内手機市場能否就此扭轉頹勢在 2023 年創出年度出貨量的新高,就等信通院後續的權威數據報告來蓋棺定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