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子 " 可以說是最近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它既有那種樸實的态度,同時也帶有強烈的認同感,這次試駕的一汽奔騰 T90 就給了我很強烈的,這樣的感覺。說實話,試駕之前我也沒對這台車報以多大的期望,畢竟 10 來萬的家用 SUV 太多了,除了出身和名字不一樣,其他的似乎都大同小異。但是當我實際駕駛過它之後,我覺得它的整體表現還是相當值得肯定的,可以給一個整體上的好評。
本次試駕的是全系的頂配車型,就是選裝了極智科技包,官方指導售價爲 14.6999 萬元的那個版本。另外,鑒于我的同事此前已經對這款車型進行了詳細的靜态體驗,這次咱就先從動态駕駛感受開始分享,靜态部分我也會對上次沒提及的以及這次新發現的内容來重點去聊。
想要從零開始了解奔騰 T90 的讀者,點擊下面的圖片可以跳轉至此前的靜态體驗文章:
先說一下基本動力信息,T90 全系有 1.5T+7DCT 和 2.0T+8AT 兩種動力組合,當然,将來還有 PHEV 版本,下半年亮相,明年上市。我們這次試駕的是 2.0T+8AT 的版本,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 252 馬力,最大扭矩 380 牛 · 米,從賬面參數來看,絕對是同價位車型中的第一梯隊了。與之匹配的是愛信 8AT 變速箱,整體表現還不錯,一會兒再細聊。
從實際駕駛的感覺來看,這套動力組合對于 T90 來說可以算是過剩了,大部分時間都隻是輕踩油門就可以獲得想要的加速感受了,畢竟以這台發動機的動力儲備來看,并不需要太努力就能達成目标。不過這台車的油門響應邏輯其實還有優化的空間,大部分時候都還好,隻有起步的時候反應比較慢,踩淺了,加速意圖不清晰,踩深了又有一點用力過猛,往前竄的感覺。不算太好掌握,需要花一定時間去适應,而過了起步階段之後就沒事了。
愛信 8AT 變速箱升擋很積極,過程也完全感覺不到,哪怕是深油門急加速也幾乎感覺不到什麽升擋的動作,順滑程度相當不錯。行駛過程中,降擋也是比較積極的,油門加深一點,超過某個限度後,變速箱就會立刻降擋來提升發動機轉速,應對加速超車沒有壓力。但是,如果中低速情況下,油門直接到底,這時候變速箱的降擋過程就顯得有點兒遲緩了。當然,這種暴力駕駛方式可能大家很少用到,偶爾等那麽一兩秒鍾倒也沒啥。
制動方面,這台車表現正常,制動力的釋放基本上會随着制動踏闆的深度變化做出等量的調整,再說直白一點就是踩多少有多少。另外,制動踏闆的空行程也是正常的距離,完全不需要刻意去适應,不至于像某些車型那樣踩了半天還沒踩出制動力來,讓人心慌。
轉向方面沒啥要強調的,整體就是好用的評價,既無明顯讓人不适的阻尼,也無明顯的轉向虛位。值得好好說說的是這台車的懸架表現,四輪獨立懸架對于 T90 這個 " 堆料王 " 來說隻是基礎操作。但工程師團隊确實把這套不錯的基礎硬件發揮出了令人滿意的水平,對于細碎的颠簸,這套懸架過濾得比較幹淨,在車内已經察覺不到太多小震動,說明懸架初段的反應很快。而到了考驗支撐力度的中後段,T90 又表現出了十足的堅韌,側向支撐力夠強,彎道中完全不會有害怕被推出去的感覺,表現得很老練。由此可見,這家夥真不止是堆料王,而是在好的基礎上做的更好。
最後說一下隔音,總體而言,對于這台頂配售價不過 15 萬元的車型來說,它的整體隔音水平還是可以評價爲中上等的。無論是高速行駛時的風噪還是底盤傳來的路噪都不明顯,甚至按照時速 120 公裏來跑,車内前後排乘員之間交流也不需要刻意提高嗓音。唯一有待進一步提升的是發動機在大負荷下的嗓門有點兒大,急加速的時候能明顯的聽到發動機轉速提升的動靜,不過正常行駛的時候發動機倒還算是安靜,不會對車内乘員産生影響。考慮這款車的售價,能有這樣的表現就值得給好評了。
總體來看,T90 也是遵從了奔騰品牌的最新家族化設計語言,整體看上去夠大氣也夠霸氣,分體式的頭燈也毫無違和感,再加上雙色車身帶來的視覺對比度的提升,能讓人感覺到這款車的強大氣場。
車頭部分的線條最爲複雜,幾乎充滿了每一個角落。大量的橫向飾條急劇加大了車頭的視覺寬度,而且整體的運動感營造也做的不錯,隻是對我個人而言,下方的巨大進氣口稍顯喧賓奪主,有點兒搶戲了。
T90 的長寬高分别爲 4718/1880/1710mm,軸距爲 2772mm,在同級别中算是個大家夥了。無論是作爲日常通勤還是自駕遊用車,它的尺寸都算是比較合适的。好停車,普通車位就夠用,而且儲物空間也都不小,遠行無壓力。
19 英寸的輪圈造型非常運動,雙色的搭配也很有視覺沖擊力。輪胎來自萬力品牌,胎噪不算大,規格是 225/55 R19,似乎稍微窄了一點。
車尾部分相比車頭就要簡潔多了,上半段隻有貫穿式尾燈這麽一個視覺重心。下半段仍是多層次的分割設計,但也顯得很低調。
其實,說是貫穿式尾燈,但能點亮的區域仍然是分列在車身兩側的位置,中間的部分隻是把奔騰的字母标識一起涵蓋進去了。很多其他品牌的車型也都是這麽做的,這倒是也沒什麽對與不對的,看着順眼就行了。
車内部分,除了這個紅 / 米雙拼的配色,就屬這個 12.6 英寸的中控大屏奪人眼球了。儀表台依舊是層次分明的造型,不過上面的紅色面闆很平坦,而且對于陽光直射下的反光也輕得多,幾乎完全不影響行駛時的視線,這一點給好評。
皮質方向盤整體觸感還是不錯的,尺寸也合适。兩邊的多功能按鍵區域設計邏輯合理,而且每一個按鈕的尺寸都很大,非常便于行駛時的準确操作。不過,還得提點兒小意見,3/9 點鍾位置的造型還可以再優化調整一下,現在的設計,背面過于平直了,手握在這裏沒什麽充盈感,不夠貼合手型的彎曲,建議再加深、加厚一些。
8 英寸的液晶儀表盤雖然尺寸不大,但也盡量把所有的行車相關信息都融入進去。整個交互頁面設計不複雜也不浮誇,是個剛好夠用的表現。
中控屏爲縱置布局,頂端位置完全不影響駕駛員的前向視野,其内置的 8155 芯片可以給這台車提供強大的運算能力以及流暢的使用體驗。全新的交互系統支持不少第三方 APP,可以進一步提升整車的娛樂能力。這方面,T90 的表現同樣是同級别中上遊的水準。
不過,将大量功能整合進中控屏進行控制也就意味着這台車幾乎沒有什麽實體按鍵,絕大多數功能都需要進入中控系統裏去設置,這無疑增加了初次用車時的學習成本,用戶需要花一定時間去掌握車輛的各項功能。
座椅的整體表現值得肯定,雙拼色的搭配以及表面菱形格的紋路帶來了一定的高級感,而且整體造型的設計也比較貼合身體,坐上去的穩定感很好。另外,其雙硬度填充材質在保證了整體的支撐性的同時也提供了很好的柔軟的觸感,讓身體更放松。
提一個小的設計細節,T90 的前排門飾闆儲物格進行了一定的 " 偷空間 " 動作,除了常規的開放式儲物格(内部還增加了水杯格擋),靠近 B 柱的那一側還額外深挖出一個細長的儲物空間,裏面可以再 " 躺 " 下一個水瓶,進一步增強了實用性。
後排座椅也是相同的拼色和菱形格紋路,而且整體都進行了打孔處理,進一步增強了座椅的透氣性,降低了夏天乘坐時的熱量淤積。另外,後排座椅除了可以 4/6 比例分别放倒之外,也能夠進行小範圍的角度調節,但如果能調節的範圍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後排中央扶手夠寬大,而且高度也相更高,即便高個子的成年人也能把胳膊肘舒舒服服的放在這裏,具備相當好的使用價值。
另外,前排座椅背面貼心的提供了雙層且帶有分隔的背袋設計,無論是手機、平闆電腦還是什麽其他的東西都能有穩妥的位置放置。而且後排也有兩個獨立的空調出風口,唯一的小遺憾是這裏隻有一個 USB 充電口,建議再增加一個 12V 電源接口。
最後來說一下後備箱,地闆整體很平整,總容積也夠大,應付遠途自駕遊也足夠了。甚至就連輪拱上的飾闆也增加了兩個儲物槽,完全沒浪費細節上的空間。
簡單做個總結,對于這款全新的 T90 車型來說,我認爲其已經具備了不錯的成熟度,盡管還有一些小的細節可以優化提升,但考慮到它現有的整體表現以及售價來看,可以給這款車一個高分評價了。該有的功能基本上都有了,駕駛起來也有不錯的表現,再加上不貴的售價,這台車是值得近期想要購車用戶認真考慮的好搭子。
更多原創熱點汽車資訊可關注 58 汽車微信号:wub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