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二代大狗上市前一天,2 月 26 日,長城汽車就集團新能源轉型現狀,安排了一場線上媒體溝通會。" 大家都提到長城新能源轉型慢了半拍,主要說的是哈弗 ",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表示。
在複盤長城新能源轉型之路時,李瑞峰坦承,長城中途出現了偏差。這直接導緻投放的部分新能源産品 " 水土不服 ",沒能趕上插混爆發的首波紅利。
僅從銷量看,确實如此。長城 2022 年銷量同比下滑 16.7%。乘聯會 2022 年廠商批發銷量排名,長城跌出前十。反觀比亞迪,因享受到新能源汽車發展紅利,以 186 萬輛排名第一。在技術品牌打造方面,比亞迪刀片電池、DM 超級混動技術等已深入人心。如此情形下," 長城怎麽了 " 的質疑聲漸起。
對于當前的處境,長城并不避諱。在意識到發展出現偏差後,長城去年下半年及時調整,涉及内部架構、産品戰略、供應鏈和終端渠道等方方面面。
今年,長城将其視爲 " 決戰之年 "。
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CGO)李瑞峰,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轉型途中,出了些偏差
實際上,長城向新能源轉型的步伐并不晚,且是集團全面轉型。并是打造技術品牌、混動 DHT 技術兩大理念的先行者。
2020 年 7 月,長城發布檸檬平台、坦克平台、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在此之前,雖然有不少車企也強調技術标簽,但長城率先提出要對技術進行品牌化管理。
檸檬混動 DHT,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基于檸檬平台,長城延伸出 " 檸檬混動 DHT" 技術,重新定義混動技術。DHT 是一套完整的混合動力技術方案,包含發動機、變速器、驅動橋、電池等組件。在長城發布該技術幾個月後,比亞迪的 DMi 超級混動技術姗姗而來。
自此,打造 " 技術品牌 " 成爲各家必做課題。吉利雷神動力,奇瑞鲲鵬動力,長安藍鲸動力,廣汽傳祺钜浪動力……各企業技術品牌應運而生。在中汽協副秘書長柳燕看來,技術品牌可爲企業或産品創建差異化競争力,企業或産品品牌的延伸品牌。她指出,技術品牌已成爲營銷新戰場。
的确如此,在長城三大技術品牌發布初期,業内叫好聲不斷," 技術長城 " 的标簽不斷深化。
首款搭載檸檬混動 DHT 車型,魏牌瑪奇朵 DHT-PHEV,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然而,轉型中途,長城 " 押錯了寶 "。長城選擇,讓高端品牌魏牌去打前站,而不是哈弗。爲了提升魏牌的競争力,長城将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先進技術運用其上。
現實卻是,魏牌沒能打開插混市場。2022 年,魏牌銷量僅 3.6 萬輛,遠低于競争對手領克 18 萬輛。
對于魏牌折射出的 " 技術實力與銷量不匹配 " 的問題,李瑞峰表示,是管理節奏和着眼點出現了問題。魏牌發布的插混産品,造型(燃油車屬性偏重)和定價(30 萬左右)都偏離了主航道。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發現,8 萬 -15 萬平價市場是插混主流市場。
" 我們意識到,不管是定價還是産品的吸引度還是終端服務鏈路等,都需要提升 ",李瑞峰如是說。
2022 年,再調整
原本,長城希望以品牌(即魏牌)爲集團技術賦能,但顯然這條路行不通。李瑞峰表示," 幾大品牌獨立作戰,相互之間拉扯和争奪比較大。" 爲打造企業品牌,統一的技術品牌,長城有了去年底的那次架構調整。
2022 年 12 月,長城宣布,對旗下品牌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其中,歐拉和沙龍在組織管理上全面整合;魏牌和坦克在組織管理上全面整合,兩大體系将實現各自雙品牌運作。然後是,哈弗和長城皮卡兩個品牌繼續保持獨立運作。
2022 年 8 月,哈弗新能源戰略發布會,圖片來源:哈弗品牌
在長城内部,形成了 "5+4+1" 作戰模型。其中,"5" 是指傳播、渠道、用戶運營、數字化、銷售服務五大中台;"4" 即哈弗、皮卡、魏和坦克、歐拉和沙龍四大品類;"1" 是回歸一個長城。以此爲指引,長城形成了 " 三城兩面 " 概念,三城爲一個長城、品類品牌、明星大單品,兩面是國内和海外。
實際上,這場調整自去年初就已開啓。蓋世汽車了解到,長城決定停産黑貓、白貓,就是信号。然後是 8 月,哈弗宣布全面轉型新能源。大單品 H6 成爲哈弗切入插混市場的先行者。基于一個長城理念,1 個多月後,哈弗 H6 PHEV 陸續登陸泰國等海外市場。
隻是,相比競争對手,長城新能源轉型腳步被認爲偏慢。主要表現在長城 2022 年新能源滲透率上,僅 13.2%,低于整體新能源市場 28% 的滲透率。以及歐拉、魏牌銷量下滑,哈弗品牌中僅 H6 PHEV 單打獨鬥。
對此,李瑞峰解釋道,與客觀因素、集團規劃等有關。首先是疫情、芯片緊缺、原材料上漲以及供應鏈緊張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其次是定價的問題。上述因素導緻多個具備量産條件的産品被迫延期。
2023 款歐拉好貓 2 月 28 日上市,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内部變革的同時,終端銷售渠道也需統一步調。李瑞峰認爲,新能源轉型是系統化工程,廠家和經銷商是利潤共同體,廠家的步調和終端步調一緻,才可以讓經銷商清晰了解戰略方向,才能夠和廠家形成同一個力量。爲了保證今年 " 輕裝上陣 ",長城去年對經銷商庫存結構進行了調整。
本輪調整距離上一次大變革,不到兩年。調整的過程,也是長城在探索适合自身發展的新能源轉型路徑。而長城的遭遇,是所有國産品牌共同的經曆。隻是,長城是少有地坦承 " 中間走錯幾步路 " 的車企之一。
2023 年,哈弗扛起反攻大旗
從長城透露的信息來看,從終端渠道到垂直産業鏈條到整車制造再到營銷的全造車生命周期,都已爲 2023 年的沖刺做好準備。李瑞峰透露,原來按而不發但達到 SOP 量産條件的産品,今年将迎來大規模上市。
四大品類,都将密集投放新能源車型。
哈弗二代大狗 PHEV,圖片來源:哈弗品牌
哈弗,聚焦 8 萬 -15 萬元主航道。今年,哈弗将發布 7 款新能源車型,包括哈弗二代大狗 PHEV、A07(傳命名爲如歌)和 B07(傳命名爲枭龍)兩款旗艦車型等,涵蓋 EV 和插混版本。其中,首款車型哈弗二代大狗 PHEV 于 2 月 27 日已上市,官方指導價爲 16.28 萬 -17.58 萬元。
魏牌主打智能化,回歸主價格競争區間(15 萬 -30 萬元)。将發布的車型包括藍山(上海車展前上市)、兩款全新 MPV 車型、圓夢等。魏牌将與哈弗在大衆和高端兩大新能源市場形成産品銜接;
歐拉和沙龍品牌方面。歐拉後期将推出純電轎跑 SUV,以完善産品矩陣;沙龍首款産品機甲龍,上海車展将進行預售;
坦克和皮卡也将全面新能源化。其中,坦克 500 EV 上海車展将上市,全新車型坦克 700 也在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是哈弗扛起長城新能源反攻大旗。基于哈弗受衆群體與插混市場的契合度,以及其龐大的基盤用戶。一定程度上,長城新能源上量,關鍵在哈弗。
哈弗更是接過了長城普及智能化和插混技術的重擔。數據顯示,長城汽車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領域的搭載率爲 80%。李瑞峰認爲,今年随着在哈弗上搭載,智能化普及率會更高,價格也會更加親民。DHT 技術同樣有如此趨勢," 能實現銷量規模 "。
圍繞哈弗新能源轉型,長城會規劃 " 獨立的品類,獨立的核心技術,獨立的組織管理 ",甚至是建設獨立的新能源銷售渠道。李瑞峰透露,長城也将進行直營模式嘗試," 一線、新一線等核心新能源市場,會成立品牌體驗中心。" 但他強調,長城大比例堅持代理和授權經銷商模式。
沙龍品牌機甲龍,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要想擴大新能源銷量規模,着眼點還在于 " 大單品 "" 技術品牌 " 的打造。爲此,長城不斷引入品牌營銷和造型設計領域的人才,如果鐵夫、陳思英等。目前,長城内部各個品牌公關和傳播形成了矩陣式管理,組成品牌作戰群。對技術進行品牌化管理,加強營銷宣傳,可培育用戶心智,進而反饋到銷量上。
看起來,爲了赢面更大,長城準備充分。即使面對勢在必行的新能源價格戰,長城也不懼。但是在保證長城整體規模和利潤雙平衡的前提下。李瑞峰認爲,新能源轉型需要質量市場,而不僅僅是數量市場。在他看來,充足的資源、利潤,才能保證技術研發的推進和引領地位。
隻是,随着 2023 年新能源市場越發白熱化,插混細分市場更是進入爆發階段。該市場不僅矗立着比亞迪這座 " 山丘 ",吉利、奇瑞、長安等國産品牌也加入了 " 插混大戰 "。長城的進擊之路,壓力不小。
不過,李瑞峰表示,新能源賽道是馬拉松長跑," 隻有守得住才可以跑得遠 "。如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争,才剛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