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姗 4 月 14 日,中金所發布 30 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及相關業務規則,以及《關于 30 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上市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批三個 30 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将于 4 月 21 日上市交易。
目前,中金所已經上市 5 年、10 年以及 2 年期國債期貨,30 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将進一步完善國債期貨産品線。有業内人士表示,從境外實踐看,30 年期國債期貨能夠有效對沖超長期利率風險,大大提升保險、養老基金、商業銀行等配置型機構投資者的超長期利率風險管理效率。
30 年期國債期貨 " 登場 "
公開資料顯示,國債期貨作爲利率期貨的一個主要品種,是指買賣雙方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約定在未來特定時間,按預先确定的價格和數量進行券款交收的國債交易方式。國債期貨具有可以主動規避利率風險、交易成本低、流動性高和信用風險低等特點。
業内人士認爲,30 年期國債現貨市場發展日益成熟,可爲期貨産品提供紮實市場基礎。據悉,在 10 年以上期限的國債中,30 年期是最主要的發行品種。近年來,财政部實施多項舉措推動 30 年期國債市場發展,包括提升 30 年期國債發行頻次、發布 30 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2022 年,30 年期記賬式附息國債的發行期數達到 12 期,與 1、2、3、5、7 等關鍵期限國債相同。30 年期國債存量充足,2022 年末 30 年期國債期貨可交割國債存量爲 1.65 萬億元,高于 2 年期和 5 年期國債期貨同期可交割國債存量。同時 30 年期國債二級市場流動性日益改善,交易量顯著提升,2022 年日均成交金額爲 245 億元,較 2021 年增長 76%,是 2020 年日均成交金額的 2.4 倍。
根據中金所《通知》,30 年期國債期貨合約自 4 月 21 日起上市交易,首批上市合約爲 6 月、9 月及 12 月合約,挂盤基準價、可交割國債及其轉換因子由中金所在合約上市交易前公布。
《通知》明确,30 年期國債期貨各合約的交易保證金爲合約價值的 3.5%,對 2 年期國債期貨、5 年期國債期貨、10 年期國債期貨和 30 年期國債期貨的跨品種雙向持倉,按照交易保證金單邊較大者收取交易保證金;上市首日各合約的漲跌停闆幅度爲挂盤基準價的 ± 7%;30 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手續費标準暫定爲每手 3 元,平今倉交易免收手續費,交割手續費标準爲每手 5 元,交割手續費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減半收取;30 年期國債期貨各合約限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爲 50 手,市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爲 30 手。
中金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 30 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下一步,中金所将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領導下,紮實做好 30 年期國債期貨合約上市工作,确保産品平穩推出、穩步運行。
國債期貨産品線更趨完善
據了解,在 30 年期國債期貨上市之前,中金所于 2013 年 9 月 6 日上市 5 年期國債期貨,2015 年 3 月 20 日上市 10 年期國債期貨,2018 年 8 月 17 日上市 2 年期國債期貨,基本形成了覆蓋短中長端的國債期貨産品體系。
目前,中金所國債期貨市場規模有多大?記者從中金所獲悉,2022 年,國債期貨日均成交 16.04 萬手,日均持倉 35.52 萬手,日均成交金額 1918 億元,期現成交比爲 0.84。相較于 2013 年上市初期,日均成交量和日均持倉量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别爲 49%、66%。同時,上市以來國債期現貨價格未發生大幅偏離的情況,2 年期、5 年期、10 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均達到 99%。
國債期貨市場是以機構投資者爲主的專業化市場,初期參與的機構類型包括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一般法人、期貨公司等。2020 年以來,中長期資金參與國債期貨步伐加快。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首批 7 家保險機構獲準參與國債期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年金 / 職業年金基金相繼開展國債期貨交易。2022 年,第二批 3 家保險機構獲準入市 ; 渣打銀行(中國)獲準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并于 2023 年 1 月 4 日正式入市,成爲繼五大行之後參與國債期貨市場的試點外資銀行。2022 年,機構投資者在國債期貨市場的日均持倉占比超過九成。
對于 30 年期國債期貨推出的意義,中糧期貨機構服務部研究總監黃少藝認爲,30 年期國債期貨的上市也能夠爲更多不同類型的機構投資者提供豐富的曲線交易機會、跨品種套利策略,從而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到國債期貨交易中來,進一步提高市場的深度、廣度,促進國債期貨市場的功能發揮,爲期現券市場帶來正向的傳導效應。同時,30 年期國債期貨的上市能夠爲超長期限地方政府債的投資者、承銷機構提供便捷、有效的對沖工具,從而穩定價格波動,助力地方債發行,助推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