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我所知,我們行業各單位的薪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限薪令’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 某位券商高管向記者透露。
目前,A 股 50 家上市券商中,已有 26 家發布了 2022 年年報,這些券商 2022 年的職工薪酬也随之出爐。" 限薪令 " 後,他們的薪資水平是如何變化的?
券商薪酬整體減少
數據上來看,與 2021 年的薪資相比,券商去年的确在限薪方面下了功夫。
具體來看,已披露 2022 年年報的二十六家上市券商中,人均薪酬水平超過 50 萬元的有九家,超過 60 萬元的有四家,超過 70 萬元的有三家,超過 80 萬元的僅有一家。
其中,中信證券 2022 年的人均薪酬水平目前排名第一,達到 82.25 萬元;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 2022 年人均薪酬分别爲 78.63 萬元、71.46 萬元和 65.36 萬元。廣發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東方證券、中國銀河等緊随其後,2022 年的人均薪酬分别達到 59.99 萬元、59.39 萬元、58.36 萬元、55.27 萬元、54.26 萬元。
而人均薪酬前十的券商,人均薪酬均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中信證券人均薪酬同比下降近 8%,中金公司下降 20.00%,國泰君安下降 4.46%,申萬宏源下降 9.28%,廣發證券下降 27.69%,中信建投下降 14.81%,華泰證券下降 24.53%,東方證券下降 13.28%,中國銀河下降 3.55%,東興證券下降 2.15%。另外,已披露 2022 年年報的二十六家上市券商中,應付職工薪酬同比增長的隻有八家,人均薪酬同比增長的僅四家,其中東方财富人均薪酬同比增長 13.96%,華林證券增長 13.46%,紅塔證券增長 10.34%,光大證券增長 0.52%。
高管薪酬帶頭跳水
此前,有券商高管向記者表示,券商每年都會招聘大量基層從業人員,一般來說,剛入職的新員工薪資不會太高,因此員工的增加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均薪酬數據拉低。
不過從最新數據上來看,2022 年各券商并未進行大量的員工招聘。華泰證券在目前二十六家披露了年報的券商中,2022 年在職員工同比增長最高,爲 2427 人,而在 2021 年,華泰證券猛增了 3856 名員工,中信證券則新增了 4684 名員工。
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各券商高管反而爲拉低人均薪酬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Choice 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 4 月 3 日,共有 18 家證券公司高管年度薪酬總額出現減少,占比近八成。其中,2022 年中信證券高管年度薪酬總額爲 1.04 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 1.66 億元縮水 6200 萬元左右,同比下滑 37.51%。中金公司高管也出現大幅降薪,2022 年董監高年度薪酬總額爲 4126.20 萬元,縮水 5315.40 萬元,較 2021 年 9441.6 萬元同比下滑 56.30%。此外,華泰證券、方正證券、中國銀河、中信建投證券、中泰證券、海通證券高管年度薪酬總額也分别減少 20.09%、26.32%、27.00%、34.74%、38.22%、41.84%。
券商薪酬體系不斷優化
事實上,近兩年來,我國金融業薪資體系已持續得到優化,去年,财政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财務管理的通知财金〔2022〕87 号》(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金融企業應當合理控制崗位分配級差,充分調動一線員工、基層員工的積極性,有效平衡好領導班子、中層幹部和基層員工的收入分配關系,對于總部職工平均工資明顯高于本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其年度工資總額要進一步加大向一線員工、基層員工傾斜力度。
另外,2022 年 5 月,中證協發布《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以下簡稱 "《指引》")
具體而言,《指引》當時對券商的薪酬制度,主要做了三方面規範:
首先,是提出證券公司建立薪酬制度應遵循的原則與目标。《指引》指出,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應以貫徹穩健經營理念、确保合規底線要求、促進形成正向激勵、提升公司長期價值爲原則目标。通過建立健全穩健的薪酬制度夯實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治理基礎、風控基礎、合規基礎、文化基礎和人才基礎。
其次,是明确證券公司薪酬制度應遵循的基本規範。《指引》表示,證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薪酬标準、考核體系時,應綜合考慮業務和崗位的風險屬性和特征、以及相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及專業責任,完善薪酬激勵約束機制。通過建立與公司長期利益相一緻、與全面風險和合規管理相銜接的穩健薪酬制度,提升證券公司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的能力。
再次,是要求證券公司保障穩健薪酬制度的有效落實。《指引》稱,證券公司應明确薪酬制度的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建立健全薪酬遞延支付、問責等相關機制,加強聲譽風險管理和員工價值引導,增強薪酬管理的有效性和約束力,促進證券公司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降薪,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近期公開表示:" 中信證券的薪酬體系均是經過公司董事會、薪酬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的意見共同研究制定的。同時,也會考慮主管機構有關薪酬指引和指導意見來設定薪酬管理辦法,秉承着市場化要求發放薪酬。未來的薪酬體系也會充分體現短期和長期、個人和集體、不同層級包括前台和後台員工的不同要求和布局,相信未來的薪酬體系一定能夠使股東滿意、使員工滿意 "。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大部分券商的 2022 年業績并不是很理想。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期發布了證券公司 2022 年度經營情況分析,稱 2022 年受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證券行業經營業績短期承壓。2022 年全行業 140 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949.73 億元,實現淨利潤 1423.01 億元,分别同比下滑 21.02%、25.11%。
潇湘晨報記者郝詠琪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台;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