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 恰逢中國汽車工業 70 年的大交響,剛好奉上汽勢 5 年的小序曲。中國汽車工業 70 年,是一個值得禮贊的裏程碑。
從 1953 年一窮二白一汽奠基,到 2023 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世界第一 ; 從中國人做汽車隻有跟随的份兒,到上海車展跨國巨頭對中國車進步的驚歎 ; 從第一輛紅旗車呱呱墜地到超百萬元比亞迪仰望橫空出世 ; 從發動機技術處處被掣肘,到拿到 " 三電 " 技術話語權、新能源汽車産銷連續 8 年世界第一,中國汽車工業走過了筚路藍縷、玉汝于成的 70 年,這是一幅深沉、昂揚的奮鬥曆史畫卷,值得人們駐足、禮贊。
爲此,汽勢 Auto-First 推出禮贊 70 車專題,紀念波瀾壯闊的中國汽車 70 年。
汽勢 Auto-First| 劉天鳴
在 " 新三樣 "(上海通用别克凱越、北京現代伊蘭特、海南馬自達福美來)之中,福美來是唯一一個自主品牌車型,也是發展道路最曲折的車型。
提及福美來,就不得不從海南汽車制造廠和海南馬自達說起。1988 年,海南汽車制造廠帶着發展海南省工業經濟任務,從菲律賓引入了一條二手福特生産線,但苦于沒有車型,生産線并沒有馬上運轉生産。兩年後,這條二手生産線迎來轉機,馬自達第七任社長古田德昌到訪海南,與海南汽車制造廠一拍即合,在海南合資生産汽車。經曆短暫磨合後,海南汽車制造廠與馬自達于 1992 年組建了海南馬自達。
随後,馬自達将 323 車型帶到了合資公司之中,但由于海南馬自達沒有轎車的銷售資質,所以海南馬自達 323 轎車(福美來前身)隻能在海南省銷售。海南馬自達 323 轎車高昂的生産成本和産品無法全國銷售,使得海南汽車制造廠瀕臨破産邊緣。爲了拿到生産許可銷往全國,一汽集團和海南省政府在 1997 年簽署協議,以資産劃轉方式,将海南汽車制造廠國有資産 100% 劃轉給一汽集團,并更名爲一汽海南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海馬)。通過資産劃轉,這家海南汽車企業獲得了轎車生産資格。
有了生産資質,一汽海馬在 2002 年将第八代馬自達 323 引入國産,命名爲福美來,配備了與普力馬相同的 1.8L 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 5 速手動變速箱和 4 速自動變速箱。與普力馬相同的動力總成使得福美來的成本大大下降,更具競争力的售價使其迅速得到消費者青睐。
好景不長,由于一汽未能提供新車型的技術支持,以及馬自達在華尋找到一汽和長安兩家新合作夥伴,馬自達 6 和馬自達 3 兩款産品分别在一汽馬自達和海南馬自達國産,懸挂馬自達标識的福美來逐步淡出中國汽車曆史長河。
2006 年,懸挂在海馬汽車标志的福美來 2 代進入中國市場,标志着海馬汽車從合資向自主過渡。福美來 2 代配備了馬自達原裝進口 ZMD 型發動機和巴西原裝進口 Tritec 發動機,并以 8.18 萬元的起售價,創下當時 " 新三樣 " 的售價新低。
極具性價比的福美來 2 代迅速赢得消費者青睐,上市一年時間裏銷量達到 9 萬餘輛,占到福美來總銷量的四分之一,并迅速促成了福美來在 2007 年實現 40 萬輛産品的下線。
2010 年,完全由海馬上海研發中心自主設計開發福美來三代進入中國汽車市場,中庸的外觀設計迎合了當時中國消費者的審美,海馬自主研發 HA-VVT-1.6 發動機匹配 5 速手動變速箱或 CVT 變速箱,加之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全獨立懸架系統,使得福美來三代再次成爲消費者追捧的對象。
福美來三代上市首月便銷售 1.25 萬輛,有效訂單突破 1 萬台,重現了福美來 2 代上市的輝煌。采用福美來三代的海馬福美來車隊,在 2011 年收獲 CTCC 中國量産車組冠軍,成爲第一個奪得年度總冠軍的自主品牌。
2014 年,第四代福美來上市,新增了海馬汽車自主研發的 1.5 升渦輪增壓發動機。2017 年 -2018 年,海馬汽車将福美來擴充爲家族,先後推出福美來、福美來七座版、福美來 F5、福美來 F7 車型。
雖然福美來從一款車型擴展爲家族車系,但市場競争加劇以及技術叠代匮乏,福美來家族最終走向了停産。20 載 4 代車型超 100 萬銷量,是福美來的一生,更是海馬汽車過往光輝歲月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