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到了位于雲南的彌勒,這是一座讓人聽名字就很向往的城市,畢竟這是全世界唯一與佛同名的城市,小城共有八大景區,四個特色小鎮,例如很有地方特色的東風韻藝術小鎮,可以說是妥妥的網紅打卡聖地,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環境堪稱攝影的天堂,同時也是薰衣草基地,合适的季節到此絕對不虛此行。
當然,我們肯定不是來給大家當導遊的,而是給大家介紹全新的路虎發現運動版。
新車從設計上看變化并不明顯,依然采用飛橋遊艇式的 C 柱,還是擁有很典型的發現家族的設計語言,其更多的是體現在細節上讓其向大哥發現 5 靠攏,例如前保險杠兩側增加了虎爪造型設計,這并不僅僅是爲了裝飾效果,而是擁有着實際的導風作用,幾何造型的 LED 頭燈與流水轉向燈相結合,中網與機蓋的車标擁有鍍鉻和熏黑兩種風格選擇。
車身側面幾乎沒什麽變化,同樣是飛橋遊艇的 C 柱,并且延伸到車尾的時候,有一個下壓的趨勢,長寬高分别爲 :4597/1904/1727mm,軸距爲 2741mm,在這個沒有 L 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的年代,這個車身尺寸優勢不大,但路虎更多的可能考慮到的是在越野時候的通過性。
内飾部分沿襲了發現品牌的垂直設計主題,變得更加的科技和現代,尤其是 11.4 英寸懸浮曲面屏和全新的飛機造型排擋杆,和攬勝上配備的可以說是如出一轍,中控屏的操作邏輯和攬勝也大差不差。
發動機采用的是獲得沃德十佳的 2.0T 英傑力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爲 249 匹,最大扭矩爲 365 牛米,擁有響應快,動力強等多項優點,再加上 48V 輕混,減少渦輪遲滞和起步更加平順的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它的油耗。
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第二代智能全地形反饋适應系統的配備才是一台路虎的靈魂所在,還擁有同級别車型當中獨一份的全地形進程控制系統,你可以簡單把它理解成是越野狀态下的定速巡航,打開該功能,把時速定到 3.5km 每小時到 30km 每小時,無須踩油門,扶好方向即可。這時候系統就會自動監管動力和牽引力控制,讓車輛在低摩擦路面的時候也能不打滑。
再加上車輛配備了 3D 效果的 360 度全景影像,還有不錯的接近角,離去角以及離地間隙,讓我們在這種情況的非鋪裝路面上可以說是如履平地,毫無壓力,再加上擁有 600mm 的涉水深度,理論上隻要水沒有淹沒機蓋,發動機就不會進水,車輛就能正常行駛。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這種非鋪裝路面也叫越野?我底盤高一點的轎車都能過啦,的确,這種非鋪裝路面隻要底盤高一點的,無論是轎車還是 SUV,都能通過,但我們要清楚的是,能通過和能夠從容的通過,它是兩回事,令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在在非鋪裝路面上,整台車的剛性很足,在極力壓縮行程的情況下,車輛也沒有發出異響,底盤的整體性很高,電子味沒那麽偏重的方向盤也不會輕易出現打手的情況,較長的懸架行程讓輪胎都比一般的車輛更容易地抓住地面,減少輪胎騰空的現象。在鋪裝道路上不容易發現的點,在這裏你就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好處。
這些都離不開路虎在設計這款全新發現運動版的時候便從零部件和材料結構入手,采用了高剛度底盤設計以及爲越野設計的後懸架。
所以這就是很多用戶吐槽發現運動的點,一款中型豪華 SUV 的整備質量竟然達到兩噸多,在 48V 輕混的加持下,油耗爲什麽比同級别車型還高?
其實咱們能知道的,路虎這種品牌它怎麽可能不知道呢?它完全可以偷工減料,降低車身剛性,把钣金做的薄一點,如果你還不滿意的話,直接把全地形反饋系統和進程控制系統給去掉,體重降下來了那油耗不就低了嗎,還更省錢呢
但是路虎它并沒有這麽幹,如果單純隻是爲了迎合市場,不采用高強度的車身剛性,丢棄了全地形反饋系統等衆多的硬核越野裝備,那還能叫路虎嗎?一家連靈魂都可以丢棄的車企,還會有多少人追捧?
換句話而言,即便發現運動版這款産品沒有路虎品牌光環的加持下,就憑借着這麽多硬核的越野裝備和爲越野而生的标定,無論挂上什麽 LOGO,它都值這個價錢,并且我相信,發現運動版後期的優惠力度,肯定會進一步加快你掏腰包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