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撕 6 年 百度地圖與四維圖新再迎新戰場。
你還在糾結手機裏的哪家地圖導航 APP 好用,那邊的百度地圖已經和昔日的行業大佬四維圖新因爲地圖數據已經打了 6 年,如今剛剛獲得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判決書認定,百度地圖背後運營的三家主體公司,向四維圖新公司賠償經濟損失 6542 萬元。
百度地圖憑與四維圖新到底有怎樣的糾葛?昔日車機導航大佬又怎麽會選擇跟如日中天的在線導航 app 死磕到底,從密切合作的戰友,到對簿公堂的敵人,這幾年裏到底發生了什麽?
B 端車機大佬 四維圖新與百度地圖的愛恨情仇
四維圖新至今,雖多次股份制改革,仍然具有 " 國資 " 背景,其前身爲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導航部,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是由國家測繪局于 1992 年創建的,國内唯一一家專業從事測繪的公司,隸屬于國資委直屬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維圖新誕生就是瞄準了國内汽車市場的未來增量,在 2002 年成立,獲得了中國第一批甲級測繪資質。
而此時,是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的第一年," 全球化 " 和 " 轎車進入家庭 " 兩大舉措讓中國汽車工業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變革。那一年,北京現代正式投産,第一代索納塔下線,盡管個性化車牌僅僅發放了 7 天就叫停,但從那一年起,汽車已經越來越走進中國人的家裏了。國外車企也被中國這一巨大的市場所吸引,以各種方式謀求進入中國市場。
也正是這個春風,以聽廣播、CD 爲主的車上娛樂,讓尚不知車載導航爲何物的國人見識了四維圖新的實力。
2003 年到 2010 年的 7 年間,四維圖新連續 7 年在車載前裝導航市場市占率超 60%。在 2007-2009 年,四維圖新已經和豐田、本田、大衆等車企進行合作,在出廠時車機就搭載了四維圖新的導航系統,同時,那一時期的諾基亞手機的高端型号,也内置了四維圖新提供的地圖。
2010 年,四維圖新在已經成爲國内最大的導航電子地圖服務商、車載導航地圖和 GPS 手機地圖市占率均爲行業第一,在那一年,其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在四維圖新在車載導航領域披荊斬棘的時候,百度地圖 PC 版在 2005 年率先上線,在那個掃雷和空當接龍都能玩一天的年代裏,誰也不會在意一個網站上的電腦版地圖的。百度也敏銳地發現了互聯網的變化,3G 移動網絡開始逐漸發展壯大,僅憑自己的技術積累,并不一定能在納斯達克股市講好科技故事,于是找到了當年的導航界大哥四維圖新。
2009 年開始,百度旗下的百度網訊公司、百度在線公司,開始與四維圖新圍繞電子地圖數據領域展開合作。在 2013 年,百度與四維圖新達成《合作協議》,合同有效期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協議的主要約定内容爲:四維圖新向上述兩家公司提供電子地圖作品授權,上述公司向四維圖新支付相應費用,一買一賣,公平合理。
隻不過,2010 年開始,随着蘋果 iPhone 4 的一夜爆火,大屏幕全虛拟鍵盤的手機外形直接改變了整個手機行業,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機,手機導航一夜之間成爲各大巨頭重點布局的市場。四維圖新也通過一系列的收購,将業務延伸至地圖編譯、車聯網業務、位置大數據、自動駕駛等相關領域。
協議到期接着用 四維圖新選擇維權
百度也沒閑着,2013 年,在與四維圖新正式簽訂《合作協議》的當年,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了一張甲級測繪資質,從此之後,才有了路上常見的車頂裝滿各種攝像頭的百度地圖數據采集車。2014 年,騰訊産業基金以 11.7 億元的價格獲得了四維圖新 7800 萬股股份,持股比例達到 11.28%,成爲四維圖新的第二大股東,被稱爲是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股。隻不過,2022 年三季度時,騰訊産業基金已經低調退出股東序列,在騰訊作爲四維圖新股東時,騰訊地圖、微信等軟件中所有的位置服務都是由四維圖新提供的。同時,四維圖新還爲搜狗、滴滴等 APP,以及寶馬、大衆、奔馳等主流車廠提供數據及相關技術支持。
2016 年年底,雙方協議到期,已經手握甲級測繪資質,且有了一定技術儲備的百度不準備接着付費,于是并沒有選擇續期。2017 年,四維圖新發現了百度依然在不付費使用自家地圖數據,直接選擇了起訴,要求公開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 1 億元。三年後的 2020 年,一審判決下來,四維圖新勝訴,要求百度停止使用四維圖新相關作品、數據,并公開道歉,賠償經濟損失 6450 萬元,以及合理支出 92.66 萬元。
百度當然不服,很快提起上訴,并以侵犯著作權和不正當競争爲由,起訴四維圖新及關聯公司,要求賠償 9000 萬元經濟損失。雙方的 " 互掐 " 大戰正式開始。
2023 年 12 月 28 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做出終審判決,駁回百度公司的上訴,維持原判,判令百度網訊等三公司停止侵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連帶賠償四維圖新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 6542.66 萬元。
對此次終審判決,百度在回應媒體采訪時表示:自 2016 年與四維圖新的合同終止後,百度地圖使用的是自采數據,而非對方數據。百度将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以維護我方正當利益。公司已經對四維圖新侵犯百度地圖著作權及不正當競争行爲發起訴訟。百度始終尊重并保護知識産權,遵循合法合規的原則開展商業經營。
四維圖新的日子不好過,2 年虧損超 8 億
從車載導航到車規級芯片,到智能駕駛、智慧座艙,四維圖新的業務範疇越來越廣,近些年的營收也可圈可點,但由于種種原因,其 2020 年、2022 年,以及 2023 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分别爲:-3.09 億元、-3.36 億元、-4.95 億元,也就是說,從 2022 年到 2023 年三季度的不到 2 年的時間,四維圖新虧損了超 8 億元。
2020 年暫且可以理解爲受疫情影響,2021 年四維圖新實現營業收入 30.60 億元,同比增長 42.48%,創上市以來新高,但歸母淨利潤爲 -3.36 億元,同比下降 375.48%,扣非淨利潤更是下降 683.14%。與此同時,四維圖新毛利率也在不斷下降,2022 年的毛利率 49.15%,創下近 6 年來的新低。在此之前,2018 年 -2021 年間,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公司毛利率分别爲 70.65%、68.67%、65.54%、59.89%。
造成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投入研發資金比重大幅提高,數據顯示,2022 年研發投入金額爲 17.88 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達到了 53.44%,同比增長 24.90%。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營業成本、銷售、财務成本大幅增長。更重要的是,以華爲、特斯拉爲代表的典型頭部廠商所推崇的全新 " 重感知、輕地圖 " 的技術路徑,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着以高精地圖導航發家的四維圖新的發展。新一代的智駕技術,已經不需要實時在線的高精地圖,而是通過一系列車載設備,實現對外界道路環境、障礙物的感知,實現在無網絡、無衛星通訊條件下的精準導航。每一次的技術的大變革,基本都是以上一代前輩的倒下爲代價的,而四維圖新能夠保持現在的狀态,是與其深度布局的智駕軟硬一體解決方案密不可分,而這,也正是百度地圖一直在布局的市場。所以,與其說是百度地圖和四維圖新在地圖數據上的知識産權紛争,倒不如說是智能駕駛賽道上的利益紛争,雙方在乎的并非這幾千萬的賠償,而是通過一個判決讓對方身敗名裂,失去主要市場。
智能駕駛賽道 大佬們的數據生意
與百度地圖走的面向 C 端免費,向 B 端提供地圖點位廣告植入收取費用的模式不同,四維圖新是通過與車廠深度合作,提供基于地圖的全方位的智能化駕駛解決方案,截止 2022 年底,車規級 MCU 芯片出貨量超 3000 萬顆。而百度從 2013 年開始布局智能駕駛已經 10 年,在國内 10 多個城市,累計自動駕駛了 7800 萬公裏路側 0 主責事故,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地圖、開放式智駕開發平台等等,幾乎與四維圖新業務完全融合。在廠商的智駕方案選擇中,與四維圖新完全是競争對手關系。
目前,四維圖新旗下主要業務包括智雲業務、智駕業務、智艙業務、智芯業務。從 2022 年來看,智雲業務仍然是其支柱業務闆塊,年度營收 20.6 億元,同比增長 3.14%,營收占比超六成。傳統車企和新生代廠家就那麽幾家,百度比較吃虧于沒有車規級芯片,一切都是基于軟件系統的。
即使百度如數賠償了 6500 多萬元,對于四維圖新來說,也是杯水車薪,面對不斷興起的造車新勢力,隻有不斷研發,推出領先的産品,誰才有機會走向最後。對于百度地圖和四維圖新來說,還有一場未來的硬仗要打,這可比持續 6 年的互訴互撕更慘烈,不知道這兩位準備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