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曝出一個毀三觀的新聞。
韓國一男子性侵小學 1 年級的親妹妹,還緻其流産。
長達 5 年期間,父母知情,卻無作爲。
網友們都大呼震驚。
巧的是,網飛剛出了部新劇,拍了同樣的故事。
父母眼見未成年的女兒被性侵,卻沒有任何行動。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劇中,這不是一個畸形、病态的家庭。
而是——
開場就是一出強奸戲。
一個 15 歲女孩,被一個成年男人強按在床上。
女孩一再說着,「我不想做。」
對方卻置若罔聞,抓住她試圖推開的手,進行了下一步。
他們還沒來得及穿衣服。
女孩的父親就推開門,看到了這一幕。
不難想象,父親大爲震驚,狠扇男人幾個巴掌後,帶走了女兒。
父親誤以爲女兒早戀,責備她這麽小就幹出這種事。
但女孩清楚表明:
「這是個意外,我都說了我不想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得知女兒是受害者。
女孩的父母卻決定,不報案,也不做任何多餘的事。
假裝一切沒有發生過。
難道父母都法律意識淡薄?愚昧無知?
恰恰相反。
父母都是高學曆、高收入。
而且,母親就是律師,還在大學教授法學。
父母究竟爲什麽不報案?
實際上,在他們看來,他們也盡自己最大努力幫了女兒。
帶女兒去醫院做了檢查。
溫柔詢問她當時的情況。
但,因爲發現女兒身上沒有被侵犯的迹象。
而且,據女兒回憶,當時雖然嘴上拒絕,肢體并沒有做出明确的反抗動作。
母親的工作經驗告訴她,不應該報案。
女兒是一個「不完美受害人」,而且沒有證人、沒有證據。
這意味着,她被當衆反複撕開傷疤後,不僅不會勝訴,還可能被倒打一耙。
想到種種後果,父母因此一緻決定就此翻篇。
如果說這件事足以讓我們質疑父母的愛,那麽多年後他們則用實際行動又推翻了這一點。
4 年後,女兒又卷入了一樁謀殺案,被指控殺了一個 32 歲的男人。
女兒是否真的是兇手,其實父母都心知肚明。
推測的作案時間,和女兒半夜消失的時間相同。
母親在女兒的床下發現了一堆沾血的衣服和一把刀。
不同的是,這次,夫妻倆聯手,爲解救女兒铤而走險。
母親充分發揮了專業律師的手段和頭腦,在警方來之前,銷毀了作案工具。
之後又借職務之便,偷了案件相關資料,聯系了證人。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女兒被無罪釋放,一家三口團圓。
很多涉及原生家庭的劇,都會呈現出具體的問題,比如重男輕女、家庭暴力、雞娃教育等,也因此會被一邊倒地批評。
但,這部劇中的家庭,卻很難評。
評論區就很割裂。
有人羨慕這樣的父母,有人卻直言讨厭。
評判父母如何,最有發言權的其實是孩子。
劇中,女孩被心理醫生問「和父母關系如何」時,她并沒有給出肯定的回答。
「媽媽甯願自己生的女兒是我最好的朋友。」
「爸爸不了解我,至少不是真的了解我。」
而且會發現,劇中,父母的視角下,女兒一直是一個模糊的形象。
先是受害人,又是殺人犯,最後是凸顯英雄父母的工具人。
至于她爲什麽會被強奸,又爲什麽會殺人,他們什麽都不知道。
更不知,在性侵事件和謀殺案之間,存在着某種因果關聯。
性侵事件中,強奸犯是女孩當時所處球隊的助教。
第一次見面,女孩就對他犯花癡。
後來,女孩主動約他去海邊遊泳。
上岸後,濕漉漉的兩人四目相對,擦出了異樣的感情。
唯恐别人看見,女孩提議去附近的小木屋,她還主動擁抱、索吻。
不過,她完全沒料到,對方這麽快就要進行下一步,而且完全不理會她的感受。
性侵就這樣發生了。
這件事最後的不了了之,使女孩一直以爲自己做錯了事,心裏留下了很深的裂痕,和父母關系也逐漸疏離。
這其實間接導緻了後來的謀殺案。
後來,女孩 19 歲時,瞞着父母,在社交平台結識了比自己大 13 歲的男友。
随着交往漸深,女孩意識到對方是個危險分子。
不僅 PUA 她,給她拍裸照,還盯上了她的好朋友。
趁她不在時,利用她們的關系,下藥後準備強奸她的朋友。
女孩當晚就發現了這一切,她及時用防狼噴霧救下了朋友。
随身攜帶防狼噴霧,也是那次被性侵後養成的習慣。
後來,暴怒的男友追上來前,她們完全有機會全身而退。
但離開途中,女孩突然一咬牙,又折返回去,一刀捅死了他。
那一刻,也是想到自己曾經被強奸後沒有結果的結果。
她才選擇爲自己、爲朋友親手複仇。
父母爲什麽不願意了解這些真相?
原因很簡單。
他們不願意接受,女兒會先向強奸犯示好,女兒是心狠手辣的殺人犯。
實際上,在調查過程中,父母甚至都不願意承認女兒交了男朋友。
他們銷毀證據的同時,也在強迫自己相信另一個事實:女兒才是被誘騙的一方,女兒殺人是出于自衛。
最近這則新聞中,父母面對女兒被性侵卻無所作爲,也是因爲強奸犯是自己的兒子,他們同樣選擇了逃避事實,自欺欺人。
通過這一家庭悲劇,這部劇試圖揭示的是一個令人悲哀的現實——
這樣的家庭,是現實中最爲常見的「近乎正常」的家庭。
就像《涉過憤怒的海》中,父親的形象其實也很難用「好」「壞」去界定。
父親不惜搭上性命也要爲孩子複仇,但實際上他根本不了解女兒,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真正傷害到女兒的人。
片中有場戲,看過女兒的屍體後,父親撞頭自殘,「你得疼啊。」
有人說,父母其實才是 coser。
很多父母不懂得如何做父母,隻是在想象中扮演着父母的角色。
劇中有一幕,女兒過生日,一家三口慶祝,看似十分溫馨。
父親還貼心地準備了驚喜禮物。
一張精緻的賀卡上寫着,「看窗外。」
女兒望向窗外,一輛粉紅色的電動車映入眼簾。
「謝謝,很棒,但是 ……」
話還沒說完。
父親打斷她,「我本來怕顔色有點太孩子氣,但店裏的人說這很受你們這年紀的女孩歡迎。」
緊接着就和母親聊起别的話題,談起工作的事,完全沒給女兒說話機會。
女兒幾次插嘴失敗後,覺得沒人在乎自己的感受,也沒了表達的欲望。
完全像一個家庭中的 NPC 角色。
而這已是一種常态。
這部劇不僅揭示了這種糟糕的代際關系。
像《狗十三》中一樣,父母忽視孩子的情緒,孩子也對父母不斷積攢失望,最後雙方漸行漸遠。
還道出了很多「正常家庭」的一個普遍問題。
面對重大的生死變故可以一起患難,但在安穩的日常生活中卻常常死于心碎。
劇中,不僅父母和孩子關系不好。
夫妻倆其實也是貌合神離,表面恩愛,背後出軌。
用女兒的話說,「我甚至不知道他們幹嘛結婚。」
但有意思的是,女兒被控謀殺後,他們就突然化身好萊塢電影裏的完美父母,互相擁抱打氣,合力解救女兒。
最後一家人相聚,宛如從來沒有過裂痕的幸福之家。
或許因爲,重大的變故其實轉移了生活的焦點,而普通的日子往往才會暴露出感情的本色。
情感的聯結終究不能靠外力,我們也終歸是活在日常裏。
這部劇想說的其實還是:
家人之間,在談「愛」這一抽象宏大的命題之前。
更需要審視的是,最基本的尊重和理解。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