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年初七,春節的鞭炮聲尤在小城市裏響徹天地,大城市的一隅,某新勢力公司上書 " 開工大吉 " 的大門敞開,裏邊某部門總監正火急火燎地和其他小組負責人商讨今年的預算規劃,文浩(化名)聽到 " 預算 " 二字,興奮之餘提出相機、攝像機等拍攝裝備的采購,以提升自己小組的硬實力,直接被總監黑着臉一口回絕——開工紅包尚且沒收到,新年伊始,便吃了個閉門羹。
正惆怅之餘,偶然發現公司茶水間處原本免費供應的不知名茶葉,蓦地斷供,就連一旁的紙巾也開始限量供應,一旁的同事已然發出了抱怨之聲,平日裏交談甚好的清潔阿叔聞聲走來,用手一指牆壁處,上面赫然寫着四個大字:降本增效!
這還沒完,幾個月後,公司分部原本的三棟大樓,悄然隻剩下兩棟,一向慢條斯理的工作作風,忽然變得雷厲風行,文浩正欲适應,不料所在的部門一夜間全部搬到另一棟樓,與其他部門 " 肩并肩作戰 ";而在某款車型上市遇上滑鐵盧之後,總監在某次小會上歎息一聲,摘下了平時鐵面無私、目中無人的面具,終究來了一次開誠布公:" 我将被調回總部,以後可能再見,可能永遠不見。"
總部與分部之間的距離,僅有不到三公裏,加上地處偏僻,塞車是家常便飯,這麽丁點的距離雖要走上半個小時,但一句 " 以後可能再見,可能永遠不見 ",恰是對這個埋藏着諸多起伏和未可知的新能源汽車時代,進行了一次完美的诠釋。
然而這一切,顯然僅僅隻是爲 " 降本增效 " 這場硬戰,拉開帷幕。就在文浩 " 吃了閉門羹 " 的一年之後,伴随着 2023 年春節鞭炮聲的,是國内各行各業的裁員消息不絕于耳,泡慣了互聯網的網民們,由驚訝到麻木,鍵盤上敲打出來的不可理喻也轉而變成全盤接受,誰都不曾能夠想到——疫情過後,比疫情期間來得更難。
" 其實,也有很多人不甘心," 文浩告訴作者," 在被公司裁退之後,拿着 N+1 豐厚的賠償,卻對着其他同事難掩尴尬,爲了維護自身的形象,隻能謊稱‘被其他公司挖走了。"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轉眼一看,當初被戲稱爲 " 非主流 " 的 90 後一代,如今即将步入人生的分界線—— 35 歲。
在大學生 " 橫行霸道 " 的當下,積累了幾年的經驗和方法論,如今看某些公司看來,成爲了 " 無用論 ",老闆們都瞄準了 " 降本增效 " 四個大字,心裏隻有一個想法:價錢少一半的應屆畢業生能幹的事,爲什麽要請有工作經驗的人來幹?
據悉,某新勢力公司在 2021 年時以其史上最高的薪資标準招聘員工,據估算,相比其他同類别公司的相同崗位,該公司的薪資足足高了 30%,可見其對人才的渴望;老員工更是對這樣的薪酬體系心有不甘,直言 " 高薪招聘新員工,老員工卻原地踏步,真實版的老員工不如狗 ",像極了當下新車降價割了老車主韭菜的一幕。
當然,在 2021 年,以 " 蔚小理 " 作爲第一陣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朝着各自的目标行進,即便是最高層,也全然沒有覺察到其中深藏的危機,而在導火索引燃,連鎖反應發生之後,所有都已是難以控制。據了解,目前該公司招聘原崗位的員工時,薪酬相比之前足足少了 30%-50%,就連當初醒目的 "15 薪 ",也一時間在招聘頁面找不到該标簽。
降本增效之舉,無疑的是,第一刀向内,不僅簡單且快捷。不說在中國市場業績日益衰退的福特、通用開啓了大刀闊斧的裁員計劃,關乎于新能源汽車行業龍頭特斯拉的裁員消息,也不時傳出,有媒體報道稱在 2022 年馬斯克因一封裁員 10% 的内部郵件,以緻特斯拉次日股價暴跌超過 9%,市值一度蒸發約 672 億美元。
有意思的是,今年年中,在裁員潮不斷侵襲之際,特斯拉被曝将上調上海工廠員工薪資,當時被大家戲稱爲 " 惡意漲薪 ",但有知情人表示,此前薪資被下調,此次上漲僅僅是回歸正常水平而已。
資本的世界,永遠讓人看不穿,猜不透。不過,也有不敢輕易觸碰法律的公司,同是在今年年中這個時間節點,廣汽豐田向内開刀,辭退員工人數多達 1000 人,占總員工數的 5%,但賠償非常體面,據悉高出了行業标準,達到了 "N+5"。此舉不免讓身處局中的打工人感歎道 " 十分難得 "。
對人對物,皆是如此。據 36 氪報道,近期蔚來推遲了自研電池業務,電池工廠的部分設備采購工作也随之放緩。有媒體報道,蔚來暫停部分固定資産方面的投入,和某手機配件業務的研究。
再看小鵬汽車,此前大肆宣傳的彙天飛行汽車,乃至機器馬之類超前的智能化應用,在王鳳英到來之後,延續長城汽車的軍事化管理作風,似乎也放緩了步伐,收緊了起來。
有媒體走訪各大企業發現,車企勒緊腰帶過日子的當下,除了大刀向内,同樣大刀向外,可謂是一視同仁。
今年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頗顯微妙。上半年,一封《緻長安汽車采購部的申訴函》,曝光于網絡,在這封申訴函中,供應商控訴稱:" 今年 3 月長安汽車采購部不顧合同約束,強行扣掉數百家供應商 10% 的貨款,以應對車圈價格戰引起的部分車型滞銷。"
據了解,按照以往車企會和供應商約定一個年降的數字,相當于供應商給到車企的折扣,有媒體采訪某供應商後報道稱:" 今年不少車企在年降之外,對供應商提出了一些額外降本需求。"
産業鏈一旦形成,便會有着 " 蝴蝶效應 " 的存在,一環緊扣着一環,不免讓某些人開始铤而走險。王鳳英對何小鵬提到的 " 座椅采購貴了 1200 元 ",何小鵬不懂用滾裝船将車輛運往海外,以及近期發生的多家車企采取措施對付采購出現貪腐問題的事件,大都說明了——無論是大刀向内還是向外,本質是降本增效策略中的一着,不是不動刀,隻是時候未到。
在 2022 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占據全球的三分之一,中國市場無疑是特斯拉最爲重要的市場。然而這條大鲶魚,似乎沒打算靠着較高的毛利率稱霸新能源車市,數據顯示,2021 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毛利率超過 30%,兩年之後,2023 年第二季度,其毛利率跌至 18.2%,馬斯克卻無視這樣的窘境,直言:繼續降價!
2021 年 1 月 1 日國産 Model 3 上市,随後接連幾次的降價,不僅讓人聯想到此前李想針對 30 萬元售價的門檻設置的政策,喊出 " 國内電動車要被特斯拉打殘 " 一事。一層激起千層浪,如今看來,不得不佩服以專業汽車媒體出身的李想的前瞻性。
面對特斯拉的沖擊,國内瞄準純電動技術路線的車企并不好過。公開的數據顯示,毛利率一向在 " 蔚小理 " 墊底的小鵬汽車,2022 年第一季度還能維持在 12.20%,車輛毛利率爲 10.40%,到了 2023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跌至 1.7%,車輛毛利率更是隻有 -2.5%。今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的毛利率和車輛毛利率均爲負數。
無獨有偶,2022 年第二季度蔚來的毛利率和車輛毛利率分别爲 13%、16.7%,到了今年第二季度,如變戲法一般分别跌至 1%、6.2%。
大緻是相信 " 物極必反 ",即便毛利率急速走低,面對新能源車市新品的不斷湧出,絕大多數車企都選擇低價走量的路線,如小鵬 G6 以 20.99 萬元起售,問界 M7、岚圖 FREE 等等進行大幅度降價,甚至的,小鵬汽車開始與滴滴合作,不再懼怕 " 低端 " 光環籠罩全身,畢竟——相比于此,更慘的是活不下去。
戰火缭繞,城牆上空被炙熱烤得連空氣都漸顯扭曲,明槍暗箭的激戰之下,城裏已是一片狼藉,此時此刻,城外的人依舊想闖進來,也不得不闖進來。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汽本田營收 428.04 億元,同比下降 21.48%,廣汽豐田營收 740.55 億元,同比下降 12.32%,廣汽集團的兩頭利潤奶牛,遭受到了不一的沖擊;上汽集團方面,今年上半年上汽大衆營收同比下降 15.65%,利潤暴跌 80.96%,上汽通用營收同比微跌,但利潤暴跌 76.83%。
在衆多的合資品牌中,上汽大衆憑借着 ID 系列進入新能源的城門内隻差臨門一腳,但由于燃油車業務下行,家大業大忽然成爲了貶義詞,大象實在難轉身,營收利潤遭受史詩級重創;如此,更不用看其他的合資品牌了。
有統計顯示,"2018 年中國新能源車制造商一度達到 487 家,但到了今年,能正常經營的新能源車企僅剩下 40 多家,短短五年時間,超過 400 家新能源車企消失了 " ——城壕前後,戰況之慘烈,可見一斑。
爲何會在最好的時代,遇上了最糟糕的事。除了新賽道的建成,大家都往這邊擁擠紮堆,或許還和 " 跨界 " 二字密切相關。
事實上,新勢力區别于傳統車企,除了産品産生差異,經營的理念也絕然不同。打價格戰以求量的行爲,在多年的汽車發展史上我們亦可尋得蹤迹,但終究難成現象,爲此,前段時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 16 家車企簽署不降價承諾,雖不符合規則、涉嫌壟斷,但爲何會在這樣的時間節點出現這樣的行徑,值得深思。
互聯網造車的跨界,引起了傳統車企們的恐慌,但與此同時的,也是新賽道的建成,大批量的人員湧入,跨界之下,其中便難免出現魚龍混雜。有在新勢力車企待着一段時間的朋友對作者表示:" 你會發現,他們慣用一些非常規的思維,非但如此,還忽視掉你那幾年的汽車行業經驗,意圖采取一種互聯網的經驗雜糅進去,本意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結局卻往往是贻笑大方。"
直至離職那天,他才了解到:" 據說産品規劃部門,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沒有駕照 ......."
無論如何,新就意味着變,如果不變,又如何常新呢?不說傳統車企,新勢力車企即便不吃不喝,也要加大力度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何況是打工人。雖然公司和個人,都有試錯的機會,但誰願意再去折騰呢?
" 年底了,或許還會有更大的變動," 文浩如是說," 公司降本增效這場暴風雨,來得比之前更加猛烈了。"
視頻号回顧: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