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玉瓊
編輯 | 雪小頑 蘇建勳
被稱爲企業 " 第二份财報 " 的 ESG 報告,在全球範圍的受關注度不斷升溫。相應地,關于 ESG 信息披露的評價标準,一直是企業、投資方關注的焦點話題。日前,國内 ESG 信息披露規範有了新進展。
7 月 31 日,據《證券日報》報道,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已于 7 月 25 日發布《關于轉發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規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工作。
報道稱,《通知》關于專項報告編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 ESG 專項報告編制研究課題相關情況報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專項報告參考指标體系》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專項報告參考模闆》。
36 碳從《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專項報告編制研究》課題核心成員單位——中央财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以下簡稱 " 綠金院 ")了解到,自 2008 年以來,國資委一直在推動央企 ESG 信息披露工作。此次發布的課題成果在一年前立項。
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 5 月,國資委制定印發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動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 ESG 專項報告,力争到 2023 年相關專項報告披露 " 全覆蓋 " ——此次課題成果發布進一步落實了 " 全覆蓋 " 的要求。
在發布的課題成果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專項報告參考指标體系》(以下簡稱《指标體系》)提供了最基礎的信息披露指引——從環境、社會、治理三大維度,構建了三級指标體系,涵蓋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 ESG 三大領域的重點實踐。
從指标分布來看,14 類一級指标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下,分布較爲平均。
根據綠金院的解讀,環境議題下有 5 項一級指标,涵蓋資源消耗、污染防治、資源與環境管理制度措施等方面;社會議題下有 4 項一級指标,涵蓋員工權益、産品與服務管理、社會貢獻等方面;治理議題下有 5 項一級指标,涵蓋上市公司在治理策略與組織架構、信息披露透明度、合規經營與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中财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參與了《指标體系》的課題研究。他告訴 36 碳,三級指标以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結合的形式呈現,爲下一步企業評級提供依據。同時,課題成果設定了 " 基礎披露 " 與 " 建議披露 " 兩個披露等級,其中 " 基礎披露 " 具有強制性,而 " 建議披露 " 則保留了一定的彈性和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環境議題下的範圍一、範圍二、範圍三 3 個碳排放指标,在《指标體系》中均爲 " 建議披露 "。社會議題下的員工權益維度,三級指标項大多爲 " 基礎披露 "。
課題的另一成果則提供了更具實操性的披露模闆。
據綠金院解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專項報告參考模闆》(以下簡稱《報告模闆》)包含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企業及報告基本信息、ESG 管理、ESG 風險與機遇、利益相關方溝通、實質性議題評估、環境範疇指标、社會範疇指标、治理範疇指标、指标索引、第三方評價報告方面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模闆中 "ESG 管理章節 " 的内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制定 ESG 發展戰略和行動計劃前,首先要廣泛搜集企業需關注的 ESG 議題,評估各項議題的重要性,再根據議題設定戰略目标及追蹤指标,制定實施行動路線。
實踐過程中,企業的 ESG 戰略可以基于業務需要、政策調整以及執行過程中出現問題等,适時進行修正。
近期,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密集披露 ESG 專項報告。據《證券日報》報道,截至目前,153 戶央企境内上市公司編制并發布了專門的 2022 年度 ESG 報告,占比 41.58%,較上一年提升了 28.87 個百分點。
按照此次下發的《報告模闆》,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暫未發布 ESG 管理框架,可以描述公司已經進行的相關工作以及爲制定 ESG 戰略拟定的詳細實施計劃,包括時間表、關鍵裏程碑、責任人等。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要對标世界一流企業,ESG 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 ESG 信息披露方面,需要發揮表率作用。" 施懿宸告訴 36 碳,企業在披露 ESG 信息時的共性問題是,統計口徑需要更加規範和統一,數據質量有待提高。
對企業來說,數據統計和量化是進行信息披露的一大痛點。央企通常下轄衆多子公司," 全覆蓋 " 則對企業的數據統計能力和披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業在初期會越來越痛,但這在現實上也無法追求一步到位,需要給企業一個适應的空間和過程。" 施懿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