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麽拯救你,我絕望的文盲!
我們總是說娛樂圈就是一個火柴盒,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火的是誰。而且像是小紅靠火,大紅靠命的這些說法都讓娛樂圈充滿着偶然與迷信,遠不是看看本周星座運勢以及轉轉錦鯉就能實現夢想的程度。
然而最近羊飯煎卻發現,縱使是這樣以迷離與玄機爲特點的娛樂圈内,有一條數學規律卻越發擁有了案例來進行科學的作證,那即是:
文盲程度與演技高低成反比
盡管我們一向知道内娛是以九漏魚數量之多而出名,但他們的表現卻總是能再度突破離譜的天際,達到流浪地球的程度,甚至誕生了一個新的詞彙
絕望的文盲
不過我還是想說,這個詞應該拆解一下:
文盲的是他們
絕望的是觀衆
01 絕望的文盲
内娛的九漏魚之多已經快要讓娛樂圈變成「魚樂圈」,然而縱使同時天涯淪落魚,卻也并非來自同一個派系。他們往往以這樣三個門派最爲知名:
引經據典派
這一派總是輸人不輸陣,縱使完全不能領會采訪時記者提問的要義,卻能夠高頻率輸出。用高談闊論的氣勢自以爲能夠壓倒對方,卻殊不知自己話語空洞,答非所問,隻留下一個又一個内娛名場面的笑柄。
表演界的祖師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絕對不可以缺少的,縱使現在某些明星們的演技是能夠讓他老人家氣活過來的,但這并不能阻止明星們将他一次次擡出來。
而每一次采訪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一場堪比諜戰片情節的攻心戰,面色一定要保持鎮靜,所說的話就是要那種乍一聽能唬住不少人的,但實際細究起來會發現小學一年級課本都比他們說的有深度。
引經據典成爲必然,這種自以爲高端深度的回答本來是立住人設,蒙混過關的最好方式。
但往往要是遇到想要追根究底的人去進一步追問時
尴尬就不期而至
那這時
考驗自己胡編亂造的功夫就極爲重要了
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麽吧
不識字派
這一派堪稱輻射範圍最廣,掃射人數最多的一個派系,旗下門派弟子衆多。并且他們其中多數人都在其他門派也占有一席之地。
寫錯字原本不是什麽嚴重的錯誤,網絡社會下提筆忘字的事情普通人也經常經曆,但如果是特别常見且簡單的字都不會寫,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其文化水平了。
每一個錯誤都不得不讓人夢回學生時期的語文課堂
讓我們再次感歎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
隻要我寫的夠潦草
你們就發現不了錯誤
如果說平時的讀寫錯誤還情有可原,可在悼念袁隆平院士這樣嚴肅的場合下還是滿屏的錯誤,就不得不讓人覺得「令人發指」了。
支支吾吾派
比起引經據典派的人來說,他們還是具有誠實的本性的。畢竟在面對稍微有深度的問題時,他們往往是甯可選擇沉默也決不選擇虛僞,用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留白營造出一種水墨畫的意境。
畢竟空白的那部分,往往都通過粉絲們極強的腦補能力給共同完成了,這是一次粉絲與偶像共同完成的行爲藝術。
而他自己隻用負責沉默
讓沉默成爲今晚的康橋
被動挨打已經是過氣的應對方式,現在講究的就是反客爲主。
既然回答不了問題,就直接質疑問題
不是我不會回答你的問題
隻是我要制造個讓希區柯克都直呼内行的懸念
他們秉承着
隻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他人的态度
總能在看似羞澀的外表下
語出驚人
所以千萬不要被表面的支支吾吾所迷惑,因爲他們内心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理直氣壯。
甚至說他們偶然一次的支支吾吾
就會掀起蝴蝶效應
令廣大普通學子受苦
02 老戲骨們的智慧
内娛之大,大就大在既有流量們一次又一次的出現讓人感歎内娛完了,同時又有一批老戲骨們在各種戲裏展現出純熟的演技,形成降維式打擊讓觀衆們重新燃起希望。
也許你會覺得這種對比
完全是一種登月級的碰瓷
但如果不多多去宣傳這些正面的事例,恐怕隻會讓更多流量粉絲以及不明所以的路人逐漸忘記:
什麽是演藝圈的規矩
什麽是演藝圈的體統
至少對于真正的戲骨來說
他們從來都是謙卑的
他們總會在采訪裏
将自己的表演優秀歸功于對手演員
總是會對幕後工作人員報以極大的尊重
名不副實的人,總是覺得自己配得上一切
實至名歸的人,卻往往是謹小慎微
縱使是這種擱到别人那裏恨不得吹噓一輩子的實績
卻也希望盡可能低調處理
娛樂圈的文盲有時并非是自己真的讀書少,很大程度是因爲他們拒絕去花任何時間去揣摩角色、去做哪怕一點點思考。
而真正的好演員
往往是能夠搶導演飯碗的
比如《狂飙》裏這個警戒線對峙的場面
就是來自張譯的設計
《歸來》中這個舉着牌子的動作
則又是來自鞏俐本人的設想
而張頌文更是給導演出過無數主意
是不是在《狂飙》劇組裏
最輕松的反而是導演呢?
能做到這些,很大程度也得益于演員的生活閱曆與人生經驗。最近爆火的張頌文,就用自己的例子告訴我們:隻有生活的像普通人,才能演好各式各樣的人物。
尤其是他在節目上展現出對普通人的觀察入微,僅僅靠外形就能分析出職業的能力,都讓人不禁感歎懷疑他是不是入錯行了?
偵探界實在是損失了一個人才
同連基本表達能力都沒有的明星相比,老戲骨們最大的能力是總能用獨到的見解貢獻出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采訪:
而這種能力
其實和學曆無關
因爲像是王寶強,盡管他出身貧寒,在早年的片場甚至要依靠字典才能記台詞。
但他卻依舊能用精準的語言說出對表演的感受
趙本山對喜劇的看法在如今看來更是振聾發聩
這并不來自任何書本
而來自他實實在在的經驗
一個演員說自己努力可能是騙人的,說自己敬業也可能是騙人的。而唯有談論自己演出的作品時,對角色與作品的思考深淺是完全騙不了人的。
想成爲一個頂尖的優秀演員,無論是來自對生活的觀察與曆練,還是不斷閱讀與思考的習慣,往往都是缺一不可的。而許多流量們已經是嚴重缺乏生活的閱曆,那在這種前提之下,
至少多讀讀書吧!
不然到最後真的就如郝蕾所言
本節目由「勸你多看書的小 S」贊助播出